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的现实基础和文艺创作研究

2024-06-10 01:16:08叶琳谢小涵
剧影月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乡贤时代

叶琳 谢小涵

“载道传声,以文育人”是当今时代与人民的要求。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先后就文艺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的塑造是与时俱进、应运而生的。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的塑造要雅俗共赏、审美融合。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由于受到社会与时代的多重影响和制约,因而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的动态结构之中。从审美的时代性来说,我们应该注意新时代对社会文化审美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融通中外是构建“中国话语”的关键,我们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才能更好地让“中国话语”传播到世界,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话语,我们应该以为世界人民谋福利为宗旨,把握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中国长期以来就有着眼天下、面向世界的话语自觉,与西方国家“利己主义”观念不同,中国的典籍《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代表了中国人修己安人、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中国智慧是中国人民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实践中的思想经验结晶,中国方案是中国智慧的具体体现。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的解决途径与方法,切实为世界人民带来福音,也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理解与支持,这种确定性、包容性的力量,推动中国话语建构。

一、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田野调查

在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中国文学作品创造出一批能够表达时代要求、与时代同构的人物形象,为新时代中国经验书写和中国形象的战线做出可贵的艺术探索。而这一类艺术创作不仅仰仗于时代相符的创作背景,更重要的是时代孕育出的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艺术原型。为探寻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的现实基础,我们选取三种能代表新时代农村建设新面貌的社会群体,对他们的工作经历与思想活动进行现实调查与分析。

(一)农村新人

“农村新人大都是突围农村成功的青年农民,野心勃勃并成功立足城市,获取了人生蜕变的资本、技术和现代观念。但在乡愁的召唤下,这批外省青年返回家乡,重新构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他们围绕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产业、生态于一体的乡村共同体,带领乡村致富,整合城乡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领头人。”他们是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的一个重要典型,为了对乡村发展新模式的带头人进行现实原型调查,我们采访了一位大学生村官和两位乡村振兴计划青年志愿者,来探究以他们为代表的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特质。调研旨在了解农村新人的工作契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方法、对大学生们的建议等。实地调查总结这一群体的形象特质,为新时代中国形象的书写总结现实原型与支撑。调研对象为:陈义平,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学生“村官”;吴希唯、有佳琪,“乡村振兴计划”成员,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街道办事处志愿者。调研方法采取实地访谈和系统分析。通过调研,我们做了如下分析。在农村工作契机上,不管是大学生“村官”还是服务于乡村基层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多是因为学校政策引导,产生到乡村锻炼的想法。无一例外,在工作时,农村新人都遇到很多工作困难,“熟悉又陌生”“任务紧”“难度大”“经验少”“人才流失”,这些是在回忆工作初印象时,农村新人们提及较多的词。农村新人们不断向前辈学习有效可行的方法,同时也实事求是地运用新方法来共同解决问题。提及对大学生村官或“乡村振兴计划”队伍有什么样的看法时,农村新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人才流失问题。原因有人才待遇较低、受制于农村现实情况(包括经济、生态等)、缺少硬件技术支持、人才在现有发展模式下能力发挥效用较低。为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国家继续鼓励乡村振兴,到大学生人才里多做工作;适当提高待遇,提高乡村工作吸引力;发挥现有农村新人思维优势,转变发展思路,鼓励有效的土地发展模式等。

(二)乡村教师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推动乡村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发展乡村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教师队伍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探究“三可”教师形象特质,总结优秀乡村教师品质,为乡村教师实践“三可”形象提供经验。调研方法采取线上采访、对比分析。调研对象为:仇玉丹,江苏师范大学研支团成员,2020—2021年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独李镇独立中心小学支教;张莹莹,江苏师范大学研支团成员,2022—2023年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独李镇独立中心小学支教;李婉苏,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三岔希望小学教师,2019年入职,教授科学科目;孙东梅,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三岔希望小学教师,2019年入职,教授科学科目。通过调研,我们做了如下分析。在教学工作方面,教师们一致认为,在教育上应深入了解农村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同时兼顾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中,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师们也深刻认识到当前农村教育的困境。第一,教师资源短缺,尤其是优秀教师资源的匮乏,教师需要兼任多门课程,这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第二,学生家庭背景和环境的影响问题,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不是很高。第三,教学硬件设施落后,如校舍设施、图书馆相较于城镇比较简陋,同时因为地理因素,学生与外界的互动相比城镇少很多。访谈中,教师们普遍认为,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引进和培养人才,同时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建设,提高农村教育的应用技术和教育理念,让农村学生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推进城乡一元化发展的社会进步。为了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公平度;提高乡村教师薪酬待遇,改善生活条件,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加强对乡村教师的教育培训,筑牢其责任意识,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新乡贤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党和国家重要文件,都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作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华传统乡村治理优秀经验与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的重要结合,为乡贤的回归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外在推力。新乡贤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社会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基层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有赖于新乡贤的助力。调研旨在展现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利于新时代语境下“三可”中国形象的学习借鉴。调研方法采取线上采访、系统分析。调研对象为:杨红莲,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段庄街道法苑社区党委书记;韩建,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徐庄镇来安村党委书记。通过调研,我们做了如下分析。为民办事方面,书记们提到新乡贤们主张文明办事、办实事。第一,政府能够给予相关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重心放在有疑难问题的老旧社区,同时这些社区老人占比大,亟须完善基础设施,为居民们的生活和出行等提供便利。第二,在有爱心企业家提供公益资金的情况下,想办法做实事,整合辖区资源,群策群力。人力资源方面,书记们提到了近几年,在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年轻力量的加入,使得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新乡贤们带来新思想和新理念,在利用智能办公方面比较擅长,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同时也因为工资低,最后留下来的年轻人数量并不理想,而新时代基层发展需要大学生人才,需要他们先进的理念带动社区发展。通过书记们的口述,新乡贤们都重点提及了新人待遇问题,原因有薪资待遇不够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发展落后。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第一,需要更多新乡贤的加入,就需要一定程度上提高薪资待遇。第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层工作者工作条件,增强就业吸引力。第三,通过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宣传与沟通,让年轻人对于乡村产业的发展有信心,从而回到乡村为乡村发展助力。

二、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精神具有美育功能。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就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伟大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要塑造这样的“三可”中国形象,就是对文学艺术家的胸襟、眼界、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能使“三可”中国形象在人民群众的内心扎根。总结出来,“三可”中国形象精神具有四大美育功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性情,塑造民族精神。第一,正确的审美观就是指能分辨美丑,掌握审美标准。通过“三可”中国形象的文艺创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构建新时代的审美理想。第二,在美育中,审美对象的反复展现可以促进感官对形式的感知,形成高度的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美育就是要自觉运用审美对象,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形象来完成这一教育任务。第三,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美育的陶冶会逐步培养和建立起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人生态度,改变人的性情,去除功利主义的性质,正如“三可”形象的塑造能帮助我们去伪存真,使人从心底生发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真性情。第四,通过审美,人类可以和周围的世界、人们建立起关系。这种关系渗入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经济等关系中,改变着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反过来,这种精神、文化生活又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人类个体的精神,从而实现人格建构。如顺应新时代“山乡巨变”而产生的《白洋淀上》,展现人们生态宜居、创新驱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历史智慧,契合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时代主题,这样的书写形象契合“三可”定义,在现代化大背景下,塑造着今人全新的精神面貌与人格。

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精神旨在树立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塑造具有象征性质的、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象,建构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帮助我们将文化形象的内在精神力量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外在动力,实现自我精神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文艺培民族之根、铸人民之魂,始终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奋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能动性力量。如第8届鲁迅文学奖创新颁奖形式,探索“文”“艺”联动,首次将颁奖典礼与丰富多样的舞台表演相结合,打造“中国文学盛典”,助力优秀作家作品走进大众视野,增强文学吸引力和传播力。对于国际公众来说,诸多中国形象例如政党组织是抽象的,只有将政党组织象征化,才能帮助国际公众认知、理解进而认同中国共产党。例如中国共产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派出中国维和部队、中国援外医疗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开展国际和平安全事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除此之外,中国译出文学在海外的接受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如《中国文学》创刊号的发行反响较好,海外一些进步作家纷纷写信祝贺,并对作品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形象赞叹;《中国当代七位女作家选》在英美的销量也很好,总印刷量达3万册左右,相关评论文章也较多……这些形象的走出,能够比较有效地证明中国文学作品形象的海外接受已取得一些成果,对中国人民提升文化认同与自信也是正面契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背景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国家形象展现的重要载体。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展现中国形象的黄金时期。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不断涌现,中国形象的传播获得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不仅是人民渴望文化强国的建成,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也让各国更加迫切渴望地认识、了解中国。

总而言之,“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讲好极具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文艺工作者时不我待。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三可”中国形象,谱写中国形象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乡贤时代
打好“四张牌” 奏响乡贤“同心曲”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5:16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5:00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0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阳光(2020年6期)2020-06-01 07:48:36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阳光(2020年5期)2020-05-06 13:29:18
“人大代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1:00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