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机制与效果研究

2024-06-10 21:55涂俊仪
北京文化创意 2024年2期
关键词:两创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摘要: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当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机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是推进科技赋能“两创”的具体背景。本文充分结合已有的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了科技如何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资源开发、生产创作、分发推广与消费接受各个环节,全链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融入生产生活。同时,从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提升文化影响力、文化感召力四个方面分析了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达成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科技赋能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以文化自信夯实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立根之本,建立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上。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与现实土壤,作为突出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强调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在当代的价值转化和超越发展,要按照时代的新要求、新进展,对文化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对表现形式加以改造、创新,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④“两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内涵,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思想指引与实践指南。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实践正在快速推进,高新科技赋能作为其中的重要路径,其具体实践机制及效果亟待研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科技赋能问题辨析

随着现代化发展,高新科技逐渐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已成为重要趋势。文化与科技融合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之下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文化数字化进程需要科技从文化装备和支撑技术等方面进行助力。另一方面,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联网等高新科技的研发推进需要应用场景,这使得新的技术快速渗入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各个行业之中。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一直是各国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方向。①在我国,《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②,表明对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工作的充分重视,将其放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是文化科技融合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充分运用数字文化产业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指出了高新科技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潜力。

已有不少研究对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创新转化的方式与效果进行研究。有学者指出,新的物理介质、元素跨界重组可充实传统文化形象,数字创意催生了非遗的新兴业态。④高新科技应用于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不仅可实现化静为动的活化呈现,而且赋予传统文化以符合当代审美的形式,丰富与扩展内涵,创造性重组新产品,催生传统文化产业新业态。⑤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寻求新的途径,科技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起到拓展文化消费空间、打造文化创制新模式、形成文化产品新内容、营造文化产业新生态的作用。⑥但是,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实践机制与效果并未得到充分地梳理与论述。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旨在构建从文化资源到文化生产再到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的全新体系。”⑦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在当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机制,本文基于此背景,希望紧扣开发、生产、分发、消费的文化产业链核心环节,充分结合已有的具体实践案例,总结经验,深化理论,为后续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三、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产业体系共同推进,遵循开发、生产/创作、分发/传播、消费/接受这一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它以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活化作为重要前提与基础,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科技因素渗透于其中每一环节,甚至变革了原有的实践方式。

(一)资源开发:效能提升与基础奠定

文化资源开发,主要指文化资源发掘、修复、整理、分类、生成数据库及在此基础上的数据衍生与要素提炼这一过程。科技赋能贯穿于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以数据扫描和记录技术等大幅提升文化资源发掘与修复的效能,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等采集文化资源的全息数据,经由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整理分类,构建传统文化数据库。进而,数据衍生技术可对数据库资源进行活化,形成可供多元主体进行开发利用的文化生产要素。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更提出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分类层级清晰、共享性强的文化遗产标本库、基因库、素材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包括典籍、文物、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要类型,不同的资源类型在前期开发阶段有所区别,本文主要以文物资源的开发过程作为例子阐述。

首先,在文物挖掘阶段,科技通过图像收集、数据记录等方式保存考古过程可能丢失的细节信息。“南海I号”作为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文物量众多的木质帆船,层次丰富,细节繁复。由我国民企自主研制的“智能考古测绘平台”被设置于考古现场上方,在考古人员向下挖掘过程中,通过激光扫描、超低空航摄、视频采集等多种方式,实时记录发掘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遗迹遗物信息,保证地层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关系能够及时对应。科技助力之下,文物考古过程实现发掘过程全面回溯与虚拟仿真,为后续的文物修复与研究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其次,在文物修复与入库阶段,高新科技可提高修复效率,助力文物数据采集及数据库生成。三星堆文化数字化是文物保护利用的典型。在发掘与修复阶段,三星堆文物可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留痕,以二维码的方式记录每一块文物的生命周期,为其未来的开发利用奠定原始数据基础。①不仅如此,3D扫描技术可将文物信息详尽地记录于数据库,再通过人工智能对材质、纹理、色彩、断面等进行读取和计算,极大地提高了文物拼接的效率。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兽经由数字三维模型技术,时隔3000多年实现了再度组合,成为人尊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文物发掘、清理、修复完成后,三维数字化采集技术可对文物进行高精度的信息采集及储存,建立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经由高新科技,文物资源转化形成数字化资源,更完善地实现了文物保护,也为后续的陈列展览、文创开发、推广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在文物资源转化阶段,数据衍生可将文化遗产数据转化为活化的文化生产要素。人工智能、语义化技术、可视化技术等智慧数据技术,通过对文化遗产原生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应用,生成反映文化遗产内容和空间结构、体现文化遗产时空变化历史、文化行为累积的衍生数据。②通过主题化、情景化、功能化,大量的文化遗产原生数据被激活,匹配多元主体的利用需求。

第四,在文化资源库建设阶段,高科技助力数据的分类与管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出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分类层级清晰、共享性强的文化遗产标本库、基因库、素材库。这一大数据体系即可成为后续文创开发的标本与素材,亦可成为全民共享的中华文化全景数据库。用户可通过VR眼镜介入到文化大数据体系之中,参观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在云端欣赏文物藏品细腻逼真的肌理。文化大数据系统还可以进行文化数据管理、确权、分发、标识,从而支持文化产品的展示、共享、流通和交易,帮助用户盘活资源。

(二)生产创作:内涵与形式的现代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农耕时代,需要从形式与内涵上进行现代转化,使其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感知与消费模式,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转化,生成新的产品形态;二是社会化生产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中提取标本、基因、元素,通过内涵的完善、补充、拓展,采用新颖的表现形式,形成承载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这两方面的转化围绕文化资源的形式与内涵进行,科技赋能之下的具体转化机制为“科技+”加成及新业态转化。

首先,“科技+”加成形式在原有文化资源实体的基础上,通过科技表达能力的加成,使文化产品观感变得现代化。三星堆博物馆出品的《古蜀幻地第一章——青铜神树》为全球文博领域首部MR导览电影,该影片在严格参照三星堆文物与研究成果基础上铺陈故事情节,应用AR、MR、3D技术生成文物故事。高新科技的使用,使得静态的文物转化为动态的MR影像,无言的物件变成叙事性故事,在糅合了剧情、沉浸式场景、3D立体影像与虚拟人物的情况下,生成了新产品形态。

“科技+”更被大量应用于文艺创作之中,完成传统摄制技术难以达到的表现效果。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综艺中,“端午奇妙游”广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舞蹈《祈》便专程到水下拍摄基地,以水下置景升降台与拍摄机位升降台等拍摄技术辅助完成了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舞蹈。文化节目更大量应用AR等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造景、造型、全息影像打造。河南卫视《唐宫夜宴》便通过“5G+AR”完成了唐宫乐佣们从博物馆到《千里江山图》,再到宫殿等场景的切换,将舞蹈的主题表现得更为直观,也极大地丰富了视觉美感。《唐宫夜宴》从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唐佣》改编,相关制作人员深谙科技赋能之道,在舞蹈内容本身并没有进行太多改动的情况下,“尽量从电视包装的角度去给这支舞的呈现效果加分”③。技术赋能之下,舞蹈实际空间、虚拟组合空间、观演空间的多层次组合营造了虚实相生的效果,“观众在这种明知‘非真的拟象中得到‘真实的体验”④。可以说,这一舞蹈得以出圈,固然因为舞蹈本身文化意蕴和审美效果足够惊艳,但科技赋能则是其广泛传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科技+”还能起到激活传统文化经典的作用,国产经典动画片修复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当前,动画修复技术通过结合AI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视频等底层多媒体进行降噪、超分、色彩增强等,可使老动画片呈现出清晰而富具质感的视听效果。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天书奇谭》以古典小说、民间故事为基础,融合绘画、雕塑、戏曲、民乐等艺术形式,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之美誉。2021年底,经过4K超高清画面修复及声音修复的《天书奇谭(4K紀念版)》,于各大网络平台推出了数字化版本,引发了观影和评论热潮。这部电影通过现有科技的精心修复,既在视觉和听觉的精度上适应当代审美习惯,又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再次带到了大众眼前。

其次,科技加成之下的文化新业态,已成为传统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领域。数字化转化及新业态呈现等形式将文化资源实体转化为数字形式供网络共享,更好地适应当代的传播与消费方式。虚拟视觉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叠加网络化与智能化,衍生出云服务业态、沉浸式业态等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态。“云展览”“云旅行”贴合了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习惯,以数字化技术的精确再现能力赋予用户大量的细节与全新的体验,更能以故事化的方式进行时间次序上的安排,完成更多的文化功能。

《云游长城》便是一个将长城数字化并快速应用落地的项目,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增添了“云游览”的趣味性,宣传了长城修复的相关知识。项目结合摄影制图法(Photogrammetry)、超大场景渲染、云游虚拟化等技术,用卫星云图来做地形参考,通过数字孪生,运用激光测量、照片拍摄等方法,在游戏引擎内复刻长城景观。程序化内容生成(Procedural Content Generate,PCG)技术在周围山体“种植”了超过20万棵树。云端渲染技术基于照片扫描建模技术的制作流程,采集了超过5万张的海量素材,最终生成了超过10亿面的超拟真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项目采用基于云渲染的云游戏技术,通过小程序将高精度渲染效果直达用户。这是全球首次通过云游戏技术,实现大规模的文化遗产毫米级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数字还原,成为前沿科技和数字技术在文保领域实现创新应用的又一标志性范例。

(三)产品分发:多元渠道与全景推送

随着大量互联网信息传输渠道与平台的建设、科技终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数据等信息分析处理技术的提升,内容产品分发的渠道、平台、场景得到极大丰富,分发的精准化、个性化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带来了从单一渠道到多元渠道、多接受场景、精准针对多元需求的产品分发变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依托这一变革趋势,以多元载体、多元平台、多元业态将产品传送至各类场景和内容终端,极大地扩展了受众范围。典籍、文物、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皆可以通过数字化形成图像、声音、活动影像等媒介形式,以电视、电影、动漫、音乐、游戏等表现形式呈现,通过基于大众媒体、社交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或智能设备等多元平台进行分发①,最终抵达受众群体。

多元渠道与平台分发不仅触及了更多受众,还能整合资源进行更为全面的推送。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服务平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集精品出版、采风录制、乐器音色、作品名录等于一体,覆盖乐曲、乐谱、乐器、乐人、乐论、乐馆等信息,以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重载体形式,为用户提供了知识学习与音乐欣赏的渠道。技术平台所具有的服务功能,使得某一领域的相关信息得以体系化、深度化、全面化地呈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多元载体、多元平台、多元业态的内容分发方式,带来的不仅是广泛的传播与影响力,更能以跨媒体多元形象对某一文化IP进行全景式的呈现,使其更为全面、细化、立体地为民众所感知与了解。比如,三星堆文物一经发掘就声名远扬,自进行文创开发之后,更有大量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已成为广为人知的中华文化IP。这一成效的达成,离不开科技赋能之下文物形象的多元表达与多渠道传播:新闻媒体的纪实影像、影视媒介的动感形象、短视频的亚文化形象、网络小说的奇幻化表达等多元创意,通过报纸、广播、门户网站、手机APP、线上线下门店等渠道传送,以哔哩哔哩、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作为传播平台,触达了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②

(四)消费方式:多元体验与形式变革

科技发展赋予日常消费便利性与多样性,人们已形成多渠道、多场景、个性化的消费方式,个体依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的能力不断加强。依托科技终端的不断丰富和升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产品消费实践,在空间、方式、体验上皆形成变革性趋势。“生产式消费”更是完全变革了生产消费中的主客关系,使得“产消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重要生产性力量。

消费空间在科技赋能之下不仅得到更大地扩展,也开辟出新的领域,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空间、沉浸感空间及虚拟空间。①数字化产品的线上發布与消费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传统文化相关产品也得以分布在不同的空间为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供给。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店里的典籍、线上商店里的手办,各类线上平台、视频网站、手机APP等丰富的数媒产品,皆为消费实践提供了便利。XR技术与元宇宙理念则开辟出新的空间。AR、VR、裸眼3D等技术大量应用于博物馆、美术馆等,改变了人们的空间感受,形成“实+虚”的消费场景。元宇宙概念的出现和实践,则将完全的虚拟空间带给了消费者。2023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公众在手机上登录“云游敦煌”小程序后,即可进入高清还原的藏经洞中,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等细节。

在新媒介技术推动下,人们的消费方式更为个性化与多样化,消费体验也随着“跨媒介消费”与沉浸式消费而更为深入。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技术、相关推荐技术,高效地把握了用户的消费爱好与品味,精准地推送相关文化产品,回应了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随着产品运营理念与技术的不断升级,“线上+线下”更使得多平台联合互动,人们可对同一文化IP或资源进行“跨媒介消费”,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也从横向扩宽变为纵向深入。历史文物类纪录片或综艺通常提供了界面入口,使观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链接短视频、购物等其他消费场景。沉浸式消费同样加深了消费体验。比如,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以“云+端,内容+应用”的思路推出“5G新阅读”项目,依托5G、VR/AR、超高清、裸眼3D等技术, 以三面大型LED屏组成的全景幕墙作为实景互动终端,活化古籍与国画,为读者提供了“人在画中游”的感受。形成“虚实融合、主客融合、人机融合” ②的效果。随着AR、VR、界面交互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在观看影视、参观博物馆等场景中能得到更好的互动感、沉浸感与体验感。

在线上平台支撑下,生产式消费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重要生产性力量。“产消者”描述生产(尤其是定制化生产)中消费者的参与使其具备了生产者的角色、“产用者”用以描述互联网中用户既使用信息又生产信息的现象。③技术赋权下,消费者获得了生产的能力与权力,“产消者”“产用者”大量出现在日常消费实践中。线上平台集生产、分发、消费等功能于一体,大幅降低了产业组织与内容生产的门槛,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创新创造活力。一些平台设计了用户参与的通道,如由中华书局下属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的国内首款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籍合网”在界面中设置了古籍整理工作平台,提供标点、注释、校勘、翻译等在线编辑模块,用户可以通过注册成为整理者,认领整理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古籍整理与编辑效率。互联网“众筹”等形式产生的文创产品则融入了用户们的建议,更有以公益的方式让使用者参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如“云游敦煌”小程序中的“敦煌数字供养人公益项目”,能以认捐的形式助力敦煌壁画和彩塑的数字化保存和研究。在抖音、小红书、微博、哔哩哔哩等用户可自主发布信息的平台,大量的国风作品为平台用户所发布。这些作品基于对已有产品的改编、拼贴、衍生,例如,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之时,主题曲《清平乐·禁庭春昼》有不少古典舞爱好者为之配舞,生成舞蹈视频在社交媒体传播,点击量可达上百万。

线上平台也促成了消费群体的虚拟聚集,形成网络社群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社群文化。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及消费习惯趋同的个体通过网络平台聚集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的虚拟社群,使得个体化的消费转向了群体化的消费,一次性消费转化为长期可持续的消费模式。④在社群内部成员的持续性交互中,大量的衍生作品被生产出来,进一步促成了文化产品的丰富与传播。比如,哔哩哔哩网站就有“国风舞蹈”这一分类,大量的中华古典舞爱好者在这里聚集,发布、观看国风舞蹈视频并进行“点评赞”。百度贴吧“汉服吧”聚集了一百多万的汉服爱好者,交流汉族服饰的知识、展示自己的汉服装扮,传承与推广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

四、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效果

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效果需从形式、内涵、影响力与感召力去衡量。“创造性转化”强调“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创新性发展”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中华文化基因传承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义在于“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①《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要“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②从这些阐述及文件可见,形式创新、内涵扩展、影响力与感召力强,适应时代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是衡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实践效果的重要标准。

(一)形式创新

“文化+科技”的融合表达形式,使得传统文化艺术呈现出新的时代气息,既服务于艺术本身的创新与发展,又贴合当代受众的视听欣赏习惯,在青年受众中尤其收获反响和喜爱。科技赋能“两创”的具体实践最终促成的形式创新是多个层面的,不仅赋予了具体文化资源“现代表达形式”,而且从实践形式和文化业态形式都具有变革性效果。

1. 表达形式创新

科技赋能带来了文化资源的表达形式创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各种虚拟视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文化资源得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形成新的产品形态,极大地提升了视觉上的体验感、交互感和新奇感,有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力与吸引力,给予受众富有震撼力的沉浸体验和跨越时空的新奇体验。

2. 实践形式创新

科技赋能带来了文化创新转化实践形式的变革。升级与普及后的技术为文化相关实践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工具,影响最为深广的便是推进建立中华文化资源大数据体系和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完成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在技术平台的支撑之下,多元化实践主体得以跨界协作,生产与消费清晰区分的方式也转向了生产消费融合的实践方式。

3. 业态形式创新

“科技+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从产品形式创新迭代到業态形式创新,“云阅读”“云视听”“云赏乐”“云展览”“云旅游”“云演出”“云博物馆”被不断应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消费。传统文化业态不仅走向影视、动漫、游戏等现代化业态形式,更在融入“云端”、XR等新业态过程中,促进了这些文化业态的技术进步与理念创新。

(二)内涵扩展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是“两创”的重要要求。科技赋能下,文化的创新转化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出发,以新的时代特征补充、拓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为完整地传达优秀文化所包含的原有意义,升华优秀文化引领时代正能量的现代意义,更在道德情感、精神思想、价值理念上辩证取舍、推陈出新,贴近与促进现代社会主流文化价值。

1. 补充内涵

科学技术突破了传统文化形式的表现能力,从声音与视觉效果等方面对文艺作品或文化产品进行补充,传达更为完整的意涵。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以LED大屏幕构成了延展性极强的立体演播空间,节目《只此青绿》在技术加成之下呈现了令人惊叹的舞台效果。LED屏幕的光色调控,使舞台呈现绢本的素色,凸显舞者如青绿山峰的姿态,在全息扫描技术和裸眼3D渲染技术加成之下,舞者如同置身于山水之中,达到了舞蹈与古典绘画的跨界融合。科技成为“以舞绘画”的重要组成,传达《千里江山图》所表现的意象,总体艺术美感与意蕴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2. 拓展内涵

拓展内涵最为常见的形式是从文化资源中提炼元素并进行衍生与演绎。例如,数字化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中华经典故事、神话人物转化为内涵更为多面、丰富的动画电影,《哪吒:魔童降世》《姜子牙》《新神榜:杨戬》《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等一批优秀国产动画电影依托中华经典故事或人物形象创作,经由新的阐释,拓展新的内涵,焕发出新时代的新魅力。《哪吒:魔童降世》将哪吒故事的主题从突破父权转变为逆天改命,将以往哪吒故事中的父子冲突转变为更“适合亲子观看”的父慈子孝模式,赋予了经典故事新的时代意涵。影片取得了极高的票房,一时间“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网络热门语句。

3. 完善内涵

传统文化资源历经时代变迁,很多存在缺失、模糊、损坏等遗憾,其中蕴涵的内涵也难以通过直观呈现得以传达。面对此种情形,科技赋能以虚呈实,起到了完善文化内涵的效果。残损的文物、破旧的建筑在数字化过程中,经由科技的填补与修饰,呈现了更贴近本原的面貌,经由多维、动态、声光结合的呈现,向观众传达了更为完整的意涵。

(三)影响力增强

借助各类技术平台、社交媒体、传播工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转化过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以多元的参与主体、广泛的接收主体、多方位传播多种方式,融入生产生活。

1. 生产主体多元化

随着各类互联网平台及交互工具的涌现,文化资源的可获得性变高,消费机制变革下大众的参与能力变强,参与主体愈发多样多元。在政府机构推动、市场主体主导之下,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实现了社会化大规模生产。人民群众更在技术赋权的背景之下,更为主动、深入地参与到这一生产实践之中,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被深度激发。

2. 传播主体多样化

技术赋权大幅降低了民众进行自主传播的门槛,使得文化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国潮热”等中华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的相关现象,更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文化产品的丰富、媒介平台的发达及群众主体性的提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青少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最容易拥抱高新科技带来的新消费体验,加之熟悉新媒体传播方式,已成为新媒体传播格局中的重要主体。在他们的推动之下,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创意作品频频“出圈”,引发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效果。“李子柒”“滇西小哥”等视频品牌在国外受到了广泛欢迎,“三星堆”相关文创,如《堆怎么这么好看》的广泛传播以及国风综艺节目频频引发传播热度,便得益于新媒体背景下青年群体“自来水”式的推广传播能力。

3. 接受主体广泛化

互联网技术主导之下的新媒体变革,使得文化产品的分发渠道多元且分布广泛,触达了数量巨大、圈层各异的接受主体,引发了“国潮热”“国风文化热”等承载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大众文化产品被大量生产、消费所呈现的崇尚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日常生活流行风尚和审美现象。①生产、传播、接受等各个环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广泛实践,极大提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四)感召力提升

形式创新与内涵扩展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消费体验与审美感受带来的感官共振、思想内涵与价值理念带来的情感共鸣、参与能力增强带来的主体性提升,共同促进了接受主体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觉。

1. 消费体验升级

科技带来了受众消费体验的全面升级。虚实结合的消费空间带给受众沉浸式的消费体验,线上线下的多元消费形式赋予了受众互动化的消费方式,AR等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应用于造景、造型、全息影像打造,极大地提升了视觉效果上的奇观感与新颖感。

2. 审美感受升华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活化表达,可营造意境并提升美感,使得受众审美感受升华。腾讯QQ炫舞系列联动河南卫视创作的舞蹈节目《花舞星妙夜》,综合了全息技术、VR互动、AR合影、动作捕捉等,让虚拟人星瞳与古典舞者孟庆旸携手共舞,诠释洛阳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神韵。《花舞星妙夜》以多种技术手段打造了具有东方审美特质的“爱丽丝梦幻仙境”,在虚拟与现实的交融之中,达成了盛唐古典意蕴的新颖表达与审美意境的升华。

3. 思想情感共鸣

消费体验升级与审美感受升华的同时,受众达成了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共鸣,增加了喜爱感与认同感。科技赋能之下,产品在运营等环节适应网络文化环境的交互性等所产生的“网感”,因高科技的加成所产生的“科技感”,加之贴合“网感”“科技感”的赛博朋克、青年亚文化等元素的糅合,更是触动了作为网生代的青少年群体。

4.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

文化感召力提升最终体现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增强。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自觉”概念由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明白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现代转化、融入生产生活,经由多元分发渠道广泛传播到千家万户,使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认识与感受自身文化,提升文化认同感。科技赋能更以消费体验、审美体验、思想情感的全面进阶提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在这个过程中,群众除了作为文化的接受主体能动地、互动式地接收信息、消费产品,更能以自发式地参与实践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科技赋能之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机制本身就是“文化认同-行为实践”之间的循环反馈机制。比如,在技术赋权基础上形成的、由青年群体自组织与主导的国风文化热潮,一方面出自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深厚历史底蕴所具有的民族自豪感,是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日益提升的现实表现,另一方面,青年群体通过参与实践,进一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信仰,提升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③通过国风文化实践,青年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行为认同发展到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从而增强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④

五、结语

高新科技从开发、生产、分发、消费等环节变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实践机制,达到了创新形式、扩展内涵、增强影响力与感召力的实践效果。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是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创新转化的具体实践不断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的应用性需求又不断作用于文化领域的具体实践。随着文化装备与支撑技术的发展,文化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进一步走向网络化与智能化,形成新形式、新路径与新业态,这一过程亦将深度地渗入“两创”的实践过程中。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科技+传统文化”现象留待分析。另一方面,实践进程的快速推进带来了坚守传统内核与迎向新兴文化、严谨与创新之间该如何把握等问题。

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内在于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实践依据。“实践-理论-实践”的辩证路径,将使“两创”的步伐迈得更快更好,也使“两创”的理论更加坚实厚重。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22菁英人才计划:‘两创视域下青少年在国风文化热中的媒介参与实践研究”(编号:2022D0045)阶段性成果

作者:

涂俊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传播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影视文化

(责任编辑:彭傲)

Abstract: Technology empowers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practical mechanism.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national strategy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specific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technology empowerment and innovation. With fully analyzing existing specific cas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technology empowers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aspects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promotion, and consumption acceptance. Therefore, it has achieved effects in innovating forms, enriching connotations, enhancing cultural influence, and cultural appeal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Technology Empowerment,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ultural Confidence, Culture Self-consciousness

① 李凤亮,陈能军(2023)。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建设论纲。《广东社会科学》,(03),5-14+289。

② 习近平(202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202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④ 中共中央宣传部(201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① 张铮,程海涵(2022)。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国际实践与启示——以英、加、韩三国为例。《北京文化创意》,(06),4-10。

② 求是网(2022)。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检索于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2-12/28/c_1129237567.htm.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1)。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检索于https://www.mct.gov.cn/preview/whhlyqyzcxxfw/wlrh/202106/t20210611_925191.html.

④ 李凤亮,古珍晶(2020)。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价值、路径及原则。《东岳论丛》,(03),111-118+191。

⑤ 王丽霞(20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山东社会科学》,(11),85-92。

⑥ 徐梦周,胡青(2021年4月23日)。數字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8版。

⑦ 高书生(2022)。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技术路线与中心环节。《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3),14-20。

① 宋豪新(2023年4月22日)。三星堆持续发力文化数字化。《人民日报》,5版。

② 章岸婧,谭必勇(2022)。供需视角下文化遗产智慧数据资源服务模式研究》。《北京档案》,(03),11-15。

③ 观察者网(2021)。河南春晚总导演回应《唐宫夜宴》出圈:在既有优秀作品上运用5G+AR技术。检索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1642747967315945&wfr=spider&for=pc.

④ 杨康恩(2021)。《唐宫夜宴》系列节目的审美与文化表征。《东方艺术》,(05),80-84。

① 谈国新,何琪敏(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研究现状、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理论月刊》,(09),87-94。

② 涂俊仪(2021)。“两创”视域下文物形象的跨媒介创意表达与传播——以三星堆文物为例。《北京文化创意》,(04),35-41。

① 王育济,李萌(2023)。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产消机制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41-50。

② 李萌,王育济(202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数字机制与趋势。《人民论坛》,(02),104-106。

③ 谢芳芳,燕连福(2017)。“数字劳动”内涵探析——基于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的关系。《教学与研究》,(12),84-92。

④ 黄永林(2022)。数字经济时代文化消费的特征与升级。《人民论坛》,(09),116-121。

① 新华网(2017)。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检索于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25/c_1120383155.htm.

② 中国政府网(202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检索于https://www.gov.cn/xinwen/2022-05/22/content_5691759.htm.

① 王茵(2019)。“新国风”文化的荧屏呈现及其审美性集体记忆重构。《中国电视》,(09),56-59。

① 费孝通(1997)。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15-22+158。

② 云杉(2010)。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红旗文稿》,(16),4-8。

③ 陈晨(2021)。国风文化与青年的文化自觉。《中国青年研究》,(10),4。

④ 项久雨(2020)。青年为何热衷“国风”文化。《人民论坛》,(17),98-101。

猜你喜欢
两创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两创”(上)
“两创”背景下推行中小企业社保差异化征缴方式研究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资本市场是推动“两创”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的思考与创新
整合资源优势 推动 “两创”教育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