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平(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五小学)
教材不仅仅是开展课堂教学的载体,其中也蕴含了大量读写训练的优质资源。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随文微写的实践研究》的成员们,努力寻找单元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以教材为切入点编写《随文微写成长册》,关注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展读写结合写作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是写作教学的重要资源。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技巧、结构内容、表达手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随文微写》将课文与单元写作训练要素结合起来,实现了课文资源在写作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它主要依托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教材的课文,以课文的重点段落为载体,在单元阅读教学中,以单元习作要求的习作训练点为主,根据文体特点、写作技巧选取一个训练点而进行的模仿微写作。
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进行“四微一练”(微目标、微内容、微用时、微体验、时时练),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感受、审美、写作等能力的同时,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的爱国、文明、诚信、友善的美好品质。《随文微写册》既是对学生微写之旅的记录,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读写习惯并成为“小作家”的有益帮手。它首先陈列的是每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让学生对本单元微写的范围、方向和基本要求有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开门见山地点明读什么课文写什么或学什么,并设计了“精彩再现”“佳作赏一赏”“练笔试一试”等3 个固定版块,首先对刚学过的课文中的精彩部分进行回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再欣赏其他学生“已完成”的优秀习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写作头绪,知道“从何下笔”“写些什么”等;最后根据习作要求,在“小文”“小微”卡通人物对话启发下,确定自己的写作思路,开始200 字左右的“随文微写”练习。
这样先读后写的设计,紧密结合单元语文要素,精选课文写作训练点,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赏读佳作、品读对话,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明了,让文思不断在心中酝酿,实现了意在笔先。即便是一开始,多数学生只是简单仿写,但是也敢写、能写且言之有物,不至于出现无从下笔的“迷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指经过阅读积累,读书效果从量变实现质变的客观描述。课题组深知“读”的目的是为“写”做好铺垫,专门对《随文微写册》里的“课文精彩再现”“佳作赏一赏” “练笔试一试”对话提示等,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精心挑编写,这样就极大地缩短了“破万卷”数量上和时间上的要求,只需下笔前用心研读,也就是精读提供的材料,不说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也能达到“下笔不费神”的效果。
精读是指深入细致地研读。具体而言,是对文章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短语等。在精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用已知的知识与作者呈现的文字内容进行比较,去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准、描写之细致、情感之充沛、层次之分明等,很容易碰撞出写作的“火花”。经过“课文精彩再现”对文段写作方法的梳理、“佳作赏一赏”写作例文的引领,以及“练笔试一试”环节对写作细节的点拨,学生直抒所思所感所悟,完成200 字的微写,已不再是什么难事。
学习了《祖父的园子》,通过精读园子中与祖父的温情回忆,赏读《爷爷的菜园》佳作中果蔬的种植趣事后,五(1)班李同学在写“我的园子”时,瞬间打开了童年记忆,想起了姥爷家小园子里的小昆虫,仅用了10 多分钟时间,完成了随文微写习作。全文如下:
姥爷家平房前的小园子,是我童年观察小昆虫的一片小天地。
园子里的山楂树、苹果树和枣树,将两块菜地自然分开。在山楂树下住着一窝蚂蚁。蚂蚁头顶上的触角总是一动一动的,像是探测仪。它们的牙齿就像两排镰刀一样锋利!咬住活物时会放射蚁酸,让猎物很快动弹不得,这是它们的“秘密武器”。我亲眼看到这些“小武士”一哄而上,把一只大于他们好几倍的蚂蚱围住就咬,即便蚂蚱开始还能跳开,但是在蚁酸作用下,很快就成了“俘虏”。后来,看到它们齐心搬运毛虫、甲虫等,我知道没有困难能挡住它们前进,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这篇习作能在短短的10 多分钟内完成,说明“小作者”真正领悟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小作者”回忆起童年时对蚂蚁的细致观察,选择印象深刻的事件,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军事知识,运用探测仪、秘密武器、武士、俘虏等词语既生动又形象,特别是最后油然而生的“团结就是力量”的感悟,贴切又自然。
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同学能在《随文微写册》的引领下很快进入写作情境并顺利地完成随文微写。有的同学甚至能够一口气完成500 字左右的作文。对此,课题组对这样的同学进一步提出了缩写、精写,读起来朗朗上口等更高的要求,以提升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控。
例如,五(2)班刘同学在读过《刷子李》后,以“形形色色的人”为题,写出了一篇500 字左右的习作。在缩写和精写过程中,刘同学自身将事件刻画简洁化,将习作精练成了300 字左右。最后,课题组发动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篇习作进行集体修改,再一次精写,使其读起来更有节奏感和层次感,最终形成了下面这两篇习作:
其一:安厦小区有位封爷爷,从小习武,身体强健。他年逾古稀,坚持弘扬中华武术及精神,所教人员,一律免费,从不收取一分钱。他在群众遭遇持刀歹徒威胁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空手夺刀,制服凶徒,交给警察,赢得一片叫“好”声。他面对无端辱骂妇女还要动粗的年轻人,雷霆出手,让他动弹不得,直至真诚道歉,才放其离开。这么正义正气的好爷爷,他的形象在我心中特别特别高大。
其二:安厦小区封爷爷,从小习武身强健,年逾古稀教武术,从来不收一分钱。傍晚散步解危难,挺身而出夺白刃,制服歹徒交警察,报纸宣传美名扬。妇女无端遭辱骂,一身正气赶上前,扭住无赖逼道歉,学会做人才放开。油城这位封爷爷,德艺双馨人人夸。
这两篇习作内容不变,一篇比一篇精练,看到成品,同学们都兴奋不已。他们从中收获了如何遣词造句,让文章读起来更通顺;如何谋篇布局,让文章层次分明。同时发现了诗句更简洁更易读,但是也更难写成。
通过改写,也激发了大家读经典诗词文赋的兴趣,与古时文人墨客交错时空吟诵,揣摩平仄押韵、排比句式等,这必将对他们以后的写作植入“神奇”的种子,哪怕有一天妙笔生花,也不用感到奇怪,因为他们曾经在《随文微写成长册》上练笔,读写互促,打下了坚实的写作“童子功”。
课题组因势利导,有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同一标题的写作。比如,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白鹭》,课题组的安排是读《白鹭》,学“用对比手法写事物”,“佳作赏一赏”呈现的是《柳树》,通过嫩叶、柳条、顶冠、主干来展现柳树不同寻常的美。同学们写的动物多是身边熟悉的小花狗、鹦鹉、麻雀等。此时,课题组让各小组尝试着写《白鹭》。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白鹭在中原一带难得一见,谁也没有真切地观察过白鹭。但是,课题组要看他们对课文《白鹭》了解是否深入,考查他们能否从不同角度来写,避免千人一面。于是课题组得到几篇不一样的《白鹭》:
其一,白鹭有一种适宜美。它的体长约为60厘米,朱鹭和苍鹭与它站在一起也显得大了一些。白鹭有着一身白雪般的蓑毛,它全身呈S 状。并且它那铁色的长喙约有7 厘米,大约有一个卷笔刀那么长。它那修长的腿大约有12 到22 厘米,腿长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其二,白鹭一般在潮湿的水洼地带活动,以鱼类为主食。它们捕鱼技术高超,就跟经验十足的老渔民一样。白鹭还有一个独特的嗜好,它们喜欢在枝头独立,就像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在思考问题。
这两个组侧重点明显不同,一个组通过翔实的数据,简洁的描述,将白鹭以白描的手法呈现在读者面前。另一组更侧重以拟人化和对比的手法,较生动地刻画出白鹭的特点、生活习性等。通过小组代表上台宣读成果,全班同学学习交流和老师点评后,课堂明显“活”起来,让大家在同读共写中,把白鹭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这种打破各自为战,采取小组协同作战的写作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随后,在第三单元读《牛郎织女》,学“把情节写具体”的过程中,课题组让各小组以《牛郎照顾老牛》为题进行了PK,其中两组习作如下:
其一,牛郎非常关心自己的老牛,他把老牛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好伙伴。每当闲暇无事的时候,牛郎都会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以及奇闻异事,都原原本本,仔仔细细地告诉老牛。牛郎说得绘声绘色,说到精彩之处眉飞色舞,说到伤心之处黯然神伤。老牛听得聚精会神,仿佛能够听懂牛郎说的每一句话,高兴的时候摇头摆尾,悲伤的时候低头不语。有时候老牛把头扎进牛郎的怀里,好像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让牛郎轻轻地抚摸它……老牛真的很乖。
其二,牛郎对老牛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他每天都会早早起床,为老牛准备新鲜的草料和清水。在老牛吃草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站在旁边,观察老牛的食欲和健康状况。牛郎知道老牛年纪大了,身体可能会有些不适,所以他经常会用草药给老牛调理身体。在老牛生病的时候,他更是不离不弃,日夜守护在老牛身边,直到老牛康复。生活上的照顾,牛郎还非常关心老牛的精神生活。他经常会为老牛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让老牛开心快乐。有时候,他还会带着老牛去河边散步,让老牛欣赏美丽的风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可以说,牛郎对老牛的照顾已经远远超出了主人对牛的责任,他把老牛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爱护和关怀。
全班同读一篇文章,分小组共写同一命题作文,有的小组有号召力较强的“笔杆子”,思维活,思路清,小组成员能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并补充完善,快速完成任务。也有的小组成员意见不同,出现耗时较长、效果不显等问题。值得肯定的是,几次之后,小组分工合作越来越明确,集体创作热情越来越高涨,写作风格越来越多样化。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随文微写册》以用好“教材”这个最好的写作范例,寻找微写作的落脚点,让教材的读写范例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引导学生把通过阅读得来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写作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随文微写册》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读写情境,伴随着学子们的读写成长,必将为其小学阶段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