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培军(山东省诸城市繁荣路学校)
为了着力提升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益,教师可将劳动教育课程和科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实施跨学科教学,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更和形式,让学生在探究科学知识、学习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接受良好的劳动教育。
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任务的焦点,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方向。在学科融合视角下,教师应在深度挖掘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设计清晰、明确的劳动教育目标。
例如,在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包括“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等核心概念。其中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核心概念中又包括“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相互协调”等内容;在“生命的延续与进化”这一核心概念中则包括“植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不同种类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等内容。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则包括“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等。教师可将劳动教育课程中的“种植与养殖”主题和科学课程中的“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等核心概念融合在一起,设计劳动教育的大主题——“植物种植”或“动物养殖”。
围绕“植物种植”这一大主题,教师可将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学生能够在自主种植某种植物的过程中,清晰、直观、细致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学生能够言简意赅、数据确凿地详细记载植物的生长过程;(3)学生能够在写观察日记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掌握劳动教育课程;(4)学生能够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简单的栽培、种植技术,逐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逐渐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从对劳动教育课程和科学课程教材内容的挖掘、梳理,再到基于劳动教育课程和科学课程之间的联系设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厘清了科学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方向。以这种基于跨学科理念设计教学目标为指引,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发展跨学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设施环境、自然环境、时空环境、心理环境和班级环境等。教学效益的提升离不开适切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基于科学课程和劳动教育融合视角,创设有助于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教学环境。
以小学科学“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些内容为例,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花盆,并在花盆里种上自己喜欢的植物。之后,学生将该花盆带到教室,摆放在窗台上、教室的空地上等。教师依托这些种着各种植物的花盆,创设了一种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环境。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教师设计了“观察绿植”任务和“呵护绿植”任务。在“观察绿植”任务中,学生不仅需要每天坚持观察绿植的生长变化过程,而且需要做好翔实的记录,并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在“观察—记录—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理解、掌握科学知识。在“呵护绿植”任务中,学生能够逐步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
基于学科融合视角,创设有助于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和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教学环境,能够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将枯燥的劳动教育趣味化,学生会自主、自觉探究科学知识、发展劳动能力等。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学科融合视角下,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例如,当教师依托学生在花盆中种植的各种绿植,创设了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环境之后,可采取任务型、项目式教学方法。教师设计实施的“观察绿植”和“呵护绿植”任务,能够将探究学习、能力发展等与学生的日常班级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发展劳动能力。这种生活化的任务型教学方法,拉近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教师也可围绕教学内容,有序、有趣、有效的开展项目式教学。如教师可围绕“种植技术”,设计“草莓种植”“吊篮种植”“绿萝种植”和“太阳花种植”等各种各样的种植项目。以这些种植项目为桥梁,教师能够将科学知识探究、劳动技能提升和学生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场域,将学习生活化,将生活趣味化。同时,学生以完成这些生活化、趣味化、多元化的项目为契机,也能够逐步提升科学素养,发展劳动能力等。
任务型、项目式教学方法,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自觉地投入到探究科学知识、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的育人过程之中。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科学思维都会得到逐步发展,他们的劳动能力、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等劳动素养也会得到逐步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是指引,任务是抓手。在基于跨学科理念设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围绕教学主题,根据学生实际学情,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教学任务,并以这样的教学任务为抓手,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和劳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围绕“植物种植”这一教学主题,教师设计了“利用盆栽技术,培植心爱植物”“每日观察植物,写好观察日记”和“制作科学海报,分享种植经验”三项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利用盆栽技术,培植心爱植物”这一项学习任务,教师首先在课堂中,以微课为媒介,向学生分享、展示盆栽植物绿萝的生长过程。从“剪枝育苗”到“盆土配置”,从“栽苗入土”到“施肥浇水”,从“修枝剪叶”到“枝繁叶茂”……学生不仅全过程了解了绿萝的栽培技术,而且感知、体会到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奇妙的生长过程。而这,也激发了学生栽培植物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驱动下,学生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某种植物,或通过请教长辈、或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了解、掌握该植物的栽培技术,并开始着手栽培自己心爱的植物。在种植、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天坚持观察自己心爱的植物,并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详细记载植物的生长过程。当学生经过一番辛苦,培育出自己心爱的植物之后,他们不仅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教育课程,而且形成了优秀的劳动品质。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学生怀着喜悦的心情完成了“制作科学海报,分享种植经验”这项学习任务。学生在海报中,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形象、生动的图画,展示了心爱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蕴含的有趣、丰富的科学知识。
教师通过狠抓基于学科融合视角设计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以及塑造学生的劳动品质。学生就能够在乐此不疲地劳动中发展自身的劳动技能、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等,劳动教育的内容得更加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
及时奏效的评价,能够引领学生调整学习方向,能够让学生产生获得感、幸福感、自信心,能够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等。在学科融合视角下,教师应聚焦学生在各项劳动任务中的实际表现,对学生实施及时奏效的评价,让学生始终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以满满的自信,不断释放学习潜力,提升学习效益。
例如,在“利用盆栽技术,培植心爱植物”这项学习任务中,教师从“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培植兴趣”“学生是否掌握了育苗、培土、施肥、浇水、修剪等基本的培植技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引领学生更为扎实、牢固地掌握了栽培技术。在“每日观察植物,写好观察日记”这项学习任务中,教师从“是否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是否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此项学习任务中的实际表现。这样的评价,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细致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述植物生长过程的准确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劳动能力的发展。在“制作科学海报,分享种植经验”这一项学习任务中,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梳理、归纳、总结了栽培技术,分享了自己的种植收获和喜悦心情。
教师针对学生在三项学习任务中的实际表现,从学科融合的视角进行评价,让学生对植物栽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掌握栽培技术的积极性,让学生发展、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见证植物神奇的生长过程……以评价为推手,学生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中发展了自身的科学和劳动教育课程学科核心素养。
课后作业是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在融合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应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课后作业。。
以无土栽培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设计了一项无土种植大蒜的课后作业,并提出了细致的作业要求,包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种植大蒜、管护大蒜的过程,分享自己的劳动心得、劳动感悟;以记录表的形式观察、记录大蒜的生长过程,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归纳、总结与“无土栽培大蒜”相关的劳动技术;以科学小论文的形式,论述无土种植大蒜的劳动技术,分析实验数据,论证实验结果等。此外,教师基于学科融合视角,创新了课后作业的评价形式。如:教师围绕学生的日记、记录本、科学小论文等,组织学生进行了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和家长评价等。
教师还精心挑选了一些质量较高的学生作业,并进行线上、线下作业展览,强化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获得感、成就感,强化作业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发展学生劳动能力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教师基于跨学科视角,在深入挖掘科学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狠抓有趣的学习任务、实施奏效的教学评价,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