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华
(荣成市寻山街道办事处,山东荣成 264300)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旨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战略规划,其快速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向农业现代化强国进行转变。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以产业兴旺为核心,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塑造,来实现农村兴、农业强、农民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建设美丽乡村,保留乡土气息,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实现民主自治,以保证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强化农民的精神道德建设,以促进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持续提高;以“生活富裕”为根本,通过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医疗、产业等来促进农民稳定收入,促进农民幸福感不断提高。
民以食为天,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经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其关系到粮食的安全生产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因此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关注农业经济的特殊性。“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不断提高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结构化的需求。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关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包括“协调、绿色、创新、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一些学者则认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则应该包括生态质量、产品质量、结构质量三个维度。而在此探讨的“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持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产品供给更加优质、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力、财力、土地、技术等高质量基础资源建设支持,助力高质量产业协调融合,推动农民高质量收入共享发展。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产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扎根农村,盘活了农村产业,吸引越来越多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助力乡村振兴;技术创新支持推动乡村振兴治理,乡村振兴不断夯实了乡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搭建了农业产业化科技研发平台;产业协调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农村闲散劳动力的整合、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业经济向城镇经济的过渡;农业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还注重生态效益,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的居住质量;收入共享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生活富裕,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促进了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坚持以产业为导向,并通过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农村特色产业基地,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产值、产量一直稳居我国发展前列,在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下山东省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开始显现,农业经济专业性、集约化水平逐渐提升。但是从整个农业发展大局而言,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表现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间协调性不够强,农业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深度不足,园区产业的选择仍需要进一步凸显当地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关联度仍需要进一步增强,以强化农业经济的聚集效应。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加大节本增效技术的研究,积极推行生态循环模式,以大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尤其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上,山东省已经开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发展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但是总体看来,农业经济绿色发展有待加强,具体表现在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含量不够高,水域环境的污染也影响了近岸海域农业产品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乡村与城市差距仍然较大,如文化教育水平较低、乡村硬件设备建设落后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农民文化素质水平较低,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思想保守传统,文化水平也较低,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比较困难,不利于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二是“三农”服务型人才较匮乏,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还需要服务“三农”的农业人才,以助力乡村振兴的落实,但是现阶段农业服务人才存在明显的不足。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国家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的增强,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升级。但是与现阶段的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落后,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老旧失修、缺乏科技含量,农村道路水电建设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为强化制度对农业经济的保障作用,山东省对农业管理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通过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蔬菜、畜禽、水产等重点品牌的检测抽检任务,加强与省外农业交流合作,以助力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但是农业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土地流转、土地改革深化的阶段,对农业政策制度的宣传力度、宣传范围还不够大、不够广,造成农业政策红利的受益范围较窄,也就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第一渔业大县(市),荣成市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推动传统渔业向生态养殖、休闲渔业、远洋渔业转型,并发展海洋牧场,建成多个省级以上休闲渔业基地和海钓基地。同时,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真正发展高效农业,荣成立足自身特色,大力发展苹果、梨、地瓜、花生等特色种植,并高度重视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生态环境,以景区创建的标准打造了1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以及20多个省市级示范村。在这样的乡村战略实施背景下,山东威海荣成逐渐形成了“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绿色发展+协同治理”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并通过农旅融合、种养循环和智慧农业来助力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寿光模式”是农业农村改革中的典型代表,寿光构建了“产业链标准体系化+经营体系组织化+农业科技化”的农业经济模式,通过蔬菜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拉动区域经济全产业链发展,突出解决了个体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整体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良种繁育中心,对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借鉴和推广。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农安县形成了“新安合作区建设+三产融合+旅游赋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建立新安合作区来打造长春市半小时经济圈,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工业配套,以不断扩大县域经济量级;通过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打造产业园区平台、培育三产融合项目,来助力珠葱、大蒜、辣椒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切实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
昌图县是辽宁省产粮大县,也是全国知名的大粮仓。近年来,昌图县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专注于黑土地保护,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深度开发农业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首先,成立了农村合作社,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其次,加强黑土地的保护。利用畜禽粪污资源、秸秆不离田、保护性耕作等方式,来提升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可持续推进农业质量的高速发展。最后,利用科技赋能。通过利用新品种、新技术来推广科学种田,培育新型农业种植主体,以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从省内外优秀案例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依托地区资源优势,通过产业升级、培育农业从业人才、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产业来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以上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加快产业发展提升,推动农业经济朝着“精、强、大”的方向发展;探索绿色高效农业,让绿色生态环境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重视资金扶持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实力和活力;注重发挥农民作用,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和效率性;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助力农业经济发展效益。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在统筹兼顾下守正创新,以推动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是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建设,抓好用好政策机遇,认真借鉴省内外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经验做法,依托自身的产业资源优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突破口,努力打造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优、品牌特色强的产业链。二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为抓手,强化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以开发多元农业、文化旅游、特色生态、直播营销等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展绿色农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一是要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工作,强化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要对土地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土壤污染的管控和修复。同时,要加强对农民有机肥使用的引导,增强农户与畜牧场间的合作,充分挖掘禽畜粪便的利用价值,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承载力。二是探索实践型新型绿色农业,大力推进“互联网+绿色+农业”的实体农业战略,强化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等功能的融合发展,以激发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三是强化农业农村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和人才引领精神,以助力绿色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需要进一步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农业合作社,积极组建和壮大具有生产、管理、经营能力的新型农业人才队伍,以助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以提升农业产业的聚焦性。三是改造提升农户家庭经营,通过高效、常态、精准培训重点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为农业高质量、高效生产提供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水平,可以保证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一是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支持高标准智能化的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并强化配套能力措施,以强化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二是推进水电气网全面升级,以构建宜居乡村,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环境保障。三是完善多方资金投入渠道,在政府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强招商引资,以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完善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可以促进良好农业发展营商环境的构建,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要积极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土地经营权有序激活,以为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将农村集体资产以股权形式量化到农民,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积极性。二是聚集产业发展要素,强化人才赋能。坚持特色产业打造,强化农业人才培养机制,以助力农业经济特色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破除农业发展障碍的关键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要想大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并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助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