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翟家所镇郭家咀小流域综合治理思考

2024-06-10 10:57牛晓菲
南方农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会宁县项目区坡面

牛晓菲

(会宁县水利建设工作站,甘肃会宁 730799)

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人为因素影响,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镇郭家咀小流域作为典型代表,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十分必要。本文将围绕会宁县翟家所镇郭家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展开讨论,以期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概况

1.1 项目背景

依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报告编写提纲(试行)》(水保生函〔2010〕22 号)等文件精神,为继续推进会宁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落实会宁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依托甘肃省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对会宁县郭家咀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1]。

1.2 项目区基本情况

会宁县翟家所镇郭家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位于会宁县东南部,系黄河流域祖厉河二级支流,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总面积为1.5 km2,行政区划翟家所镇翟家所村的1 个社。

项目区流域内耕地面积72.01 hm2,其中梯田面积62.01 hm2。项目区天然植被类型主要为草地,以冰草、针茅、冷蒿、阿尔泰狗娃花、白莲蒿等植物为主,人工草地以紫花苜蓿为主。人工林树种包括刺槐、山杏、杨、柳、柠条、沙棘、山毛桃及云杉等。水保林面积为28.55 hm2,经济林面积为5.10 hm2,草地面积10.18 hm2,林草覆盖率为29.22%。

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435.4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 736.4 mm;年平均气温6.4 ℃,年极端最高气温33.5 ℃,极端最低气温-22.8 ℃;最大风速24.0 m·s-1;最大冻土深度0.94 m,最大积雪深度0.15 m,无霜期为154 d。

项目区内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有冬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等,还有荞麦、莜麦、豆类等小杂粮。人均耕地0.8 hm2,人均水平梯田0.69 hm2,人均产粮1 256 kg,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280 元。项目实施区水土流失总面积1.5 km2,其中轻度0.605 km2,占40.36%;中度0.507 km2,占33.80%;强烈0.178 km2,占11.88%;极强烈0.131 km2,占8.74%;剧烈0.078 km2,占5.22%。

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且由于流域内主沟道沟头坍塌扩张、交通道路标准低、农田保护差等原因影响,制约了流域整体的发展。为了彻底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达到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治理的目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项目区建设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十分必要的。

2 治理目标及技术路线

2.1 治理目标

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在70%以上,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上,区域内蓄水保土能力不断增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目前,项目已逐步建成农、林、牧各业稳定、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和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生产基地,使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合理化,促使农民增收,初步实现了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但由于治理措施单一,流域内主沟道沟头坍塌、沟底下切及沟岸扩张严重,人居环境差、交通道路标准低、农田保护功能弱。因此,治理目标主要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消除流域的安全隐患,完善防洪、交通、农田保护方面的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2]。同时,整治沟头坍塌、沟底下切及沟岸扩张,减少水土流失,提高防洪能力。此外,使绿地面积一定程度得到增加,调整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助推乡村振兴。

2.2 技术路线

根据项目区地貌、气候、水土流失规律和特点,在建设思路上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实施山、水、田、林、湖、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在现状治理的基础上,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防治沟底下切及沟岸扩张,提高防洪能力,改善生态现状和人居环境,提升治理水平。

平面布置为在小流域沟头新建沟头防护1 处;改善人居环境包括硬化干道、支道并增设相应的排水和防护设施,改善流域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包括保护林农田在干道、装修拓宽整修田间耕作道、栽植行道树和农田防护林。

3 治理方案

3.1 治理原则

按照水土保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本次工程布局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突出重点,规模治理的原则。项目建设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整体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水保林建设为重点,小型水保拦蓄排导工程相配套,确保规模和效益。

2)坚持改善环境,结构调整的原则。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与调整土地利用和农村经济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实施荒坡地林草化、荒沟封禁化、村庄道路美化工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推进农林牧各业合理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3)坚持防治并重,治管结合的原则。在综合治理的同时,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广大周边居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法加强预防保护,确保治理成果发挥应有的效益。

3.2 治理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区地貌、气候、水土流失规律和特点,在建设思路上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实施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在现状梯田、现状林草地的基础上规划新的措施,从而形成完整的治理体系。

1)沟头防护工程:新建沟头防护1 处。

2)道路工程:水泥硬化干道2 条、支道3 条,并配套相应的路肩排水和防护设施;田间道路拓宽整修2 条。

3)林草措施:扰动坡面种植云杉,硬化干道、田间耕作道一侧栽植金丝柳行道树,坡面撒播紫花苜蓿。

3.3 沟头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项目区主沟头继续溯源侵蚀坍塌,以及两岸坡扩张坍塌,通过对项目区实地勘察,按照沟头坍塌的现状,秉持一次性彻底控制坍塌、不留隐患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治理坍塌[3]。

1)对两岸坍塌岸坡进行削坡处理,沟道清基处理完成后,碾压回填沟道,坡面坡比1 ∶2 回填至沟头坍塌边缘高程。2)在坡面和原坍塌边缘的分二级消能处布设187.00 m长的双向60 cm hdpe钢带缠绕波纹管,尾水浇筑截墙后接铅丝笼护坦消能设施。3)在回填土方与岸坡结合处布设排水渠。4)土方回填对削坡两岸及坡面进行绿化。

3.4 道路工程措施

项目区道路按照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田间道路与通村公路连接,能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配套路基排水、涵洞和路基保护设施,便于农机进田地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的原则布置。

3.5 林草措施

林草措施布设需要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类型进行树种、草种选择[4]。项目区立地条件的划分以原地貌土壤类型为主导因子,根据不同的土壤特性进行分类,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现场调查并结合项目区气候类型,对乡土树种和草种的生长情况、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比选,确定适宜的树草种:树种选择云杉、柳树(金丝柳);草种选择紫花苜蓿。

3.5.1 扰动坡面造林

在沟头防护增设排洪管基础开挖、岸坡削坡、沟道回填取土场和沟头回填新增的平台处,形成扰动坡面1.392 hm2,并进行绿化。

3.5.2 种草

在沟头防护回填碾压形成的三级坡面,根据立地条件选择种植紫花苜蓿,撒播草种,播种量80 kg·hm-2,共计播种面积1.3 hm2。

3.5.3 栽植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是保护土地不受风、水、沙及气候等影响与危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土地环境的生物工程措施。利用林网的保护作用减少风蚀造成的土壤粗化和土壤养分输出,使粘粒、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稳定在农田系统的土壤库中,从而起到护地增产的作用。该工程主要种植云杉、柳树。

3.5.3.1 苗木选择

1)苗木应选择大苗、壮苗,确保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伤根烂皮,株高要求金丝柳2.0 m、云杉1.2~1.5 m,胸径要求金丝柳5 cm 以上、云杉3 cm以上。

2)起苗时要做好苗木的保湿工作,在采苗过程中要带土坨起苗,或将根部沾上泥浆,以免根部失水,影响成活。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假植、随造林。

3)在苗木包装、运输、假植和造林的过程中,及时补充苗木水分,以免苗木失水,导致成活率不高。建议最好采用当地苗木。

3.5.3.2 栽植要求

针对项目区域地势及气候,选择在春季栽植,秋季补植。行道树以苗木定植点为中心,进行穴状整地,株距4 m。扰动坡面造林整地以实际削坡的平台穴状种植,株距2 m,整地时要深翻深松,清除杂草,培肥地力;地面做到中心低四周高,以有效汇集天然降水,便于林木生长。

3.5.3.3 管护措施

造林后要建立护林机构,制定护林公约,由专人管护,进行定期灌水,灌水后要在上面用薄膜覆盖,防止蒸发,保持水分,同时要做好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修枝和防火等方面的工作,严禁放牧、攀折、破坏[5]。

3.6 施工设计

项目区域交通条件较好,只要保证道路通畅,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材料即可顺利运输。项目区域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蒸发量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3 ℃,一般在12 月初开始封冻,至第2 年3 月下旬开始解冻,气候条件适宜在春季、夏季、秋季施工。依据工程规模与施工条件,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期定额》和国内施工资料综合类比,采用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为辅的施工方式,经合理安排、统筹平衡,拟定施工总工期为4 个月,包括施工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工程完建期,其中施工准备期15 d,主体工程施工期3 个月,工程完建期15 d,工程可在1 年内完成。

4 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逐步实现人口、生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提高防洪能力整治了沟头坍塌、沟底下切及沟岸扩张问题,减少了水土流失,消除了安全隐患,对防洪、交通、农田保护起到彻底改善的作用。

通过综合治理,绿地面积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调整了生态结构,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助推了乡村振兴。同时,项目区通过对道路的建设,为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一定基础,将大大改善当地的生产力水平,进而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会宁县项目区坡面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更正启事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超音速流越过弯曲坡面的反问题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会宁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面板堆石坝垫层施工及坡面防护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
母乳喂养及产科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