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茶德精神的影响

2024-06-10 03:34张峰源
福建茶叶 2024年4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茶文化茶叶

张峰源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国古代先民将茶文化和儒家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为人处世的一整套行为哲学,将看似普通的茶文化提高到哲学、文化、理论的高度,引导人们从茶德中涵养品德修养、追寻生活的真谛,把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茶文化能够陶冶人们的性情,涵养人的品德,承启公序良俗,成为与社会美德相融合的玉液琼浆。茶叶的形色香味能够带来质朴的感官刺激,茶叶的真善美特性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趣味。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茶文化凸显了厚重鲜明的“茶德”。本文从儒家文化的视角,分析茶德精神的四个维度——“和仁敬廉”。

1 儒家文化和茶德精神的内涵考察

1.1 儒家文化的厚重内涵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流传至广,内涵至博、利民至深[1]。孔子被尊称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相传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推动儒家文化开枝散叶。儒家思想既有独特的一套精神理念,又具备了完全匹配其精神理念的特殊实践之道。儒家文化的精神理念主要体现在基于仁的“中庸之道”、倡导宽厚平和的“中和”哲学、追求致远深沉的“中和”境界,其实践之道主要体现是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化民成俗方面。尽管孔子生活的时代非常缺乏对茶文化活动的相关资料,然而儒家文化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深刻地影响了国人的茶事活动。特别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主导思想后,一批批儒生寄情于茶叶,赋予了茶叶独特的君子之风和高尚的道德之性。《和钱安道惠寄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茶叶被赋予君子般正气凌人的品德;“古人气味茶样清,古人风骨茶样明”,展现了茶叶具有君子那样的清明风采。

1.2 中国茶德精神的内涵考察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茶叶种植源于中国,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茶叶种植、茶叶加工、品茶等活动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2],人们能够看到茶叶具有药理作用;《三国志》关于“密赐茶奔以代酒”的记载,人们看到了茶叶的品饮作用。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这样写道茶叶:“致清导和,韵高致净,中澹闲洁[3],读者能够了解茶道精神;陆羽在《茶经》这样评论茶叶:“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意为顺承茶叶本来的天性,纯净无暇、质朴无华,追求至高的真善美的境界。人们能够悟到茶叶的德性之美,这也是中国古代关于茶德的最早论述,指引人们提升品德修养,崇德向善,期待与广大茶人进行共勉,提升德行品质。唐末刘贞亮提出了“茶十德”,倡导人们应以茶之德养人之德,以茶之美感化人之美,以茶之道来践行人之道,以淬炼自我人格,完善自我,实现向上通达的人生目标,或“独善其身”,或“兼济天下”。特别是其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4]概括了茶叶能够对人的感官和精神带来诸多功效。

当代学者关于茶德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庄晚芳认为“茶德”涵盖廉(廉俭育德)、美(美真康乐)、和(和诚处世)、敬(敬爱为人)[5]。王泽农指出,茶德内容应将茶叶的精神和品质作为评定标准,以全面体会茶叶的品性。茶叶的实质在于“德”,提出了“本心为德,施行为补”的观点,德成为人性、茶性、天性的综合所在”[6]。姚国坤、程启坤认为茶德指向了“理、敬、清、融”;张琳认为茶德包括“敬、清、和、美”[7];邢湘臣主张茶德包括“敬、俭、和、乐”等多个方面[8]。笔者结合儒家文化、茶叶的特点以及茶德的内涵,指出茶德的主要内容要包括“敬、廉、和、仁”这些维度。

2 探讨儒家文化影响茶德精神的重要价值

2.1 挖掘双方共通特征,充实茶德内涵

春秋时代,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在其弟子和儒生的不断努力下,儒家文化持续传播和发展。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在各个朝代能够顺时而变,持续向前发展,体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与此同时,茶叶是常见的一种生活消费品,我国自古以来就依托茶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包括但不限于以茶叶生产、泡茶、品茶、诗歌等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艺术创作活动,推动了茶德精神的提出、发展和丰富。

儒家文化深刻地影响中国茶德精神,儒家文化的视角能够让人们把握生活的无穷乐趣与生命的非凡情趣,因而以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鉴赏、茶叶产区研学等为基础的茶文化活动变成了人们开展茶文化艺术创造的重要文化形式,茶文化品质也越发鲜明起来。儒家思想提出了“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大力倡导“仁民爱物”、“中庸和谐”、“礼乐敬人”、“信诚廉洁”等,这些都与茶德精神“和、仁、廉、敬”的主要内容非常相似,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茶叶是形美、味甘、香韵、色郁的自然之物,人们也一直在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和高尚精神追求,双方彼此契合,实现了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彼此统一。

2.2 树立正确的茶味人生观

当人们拿出自己心爱的茶叶进行泡茶、品茗,既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关系密切,又和探索宇宙自然观、兴邦治国之道等方面的联系紧密。儒家思想在茶叶相关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存在着并发挥着自己的影响,会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人们种植茶叶、茶叶加工、泡茶、品茶、鉴茶等活动中。众所周知,细微的各种事物同样能够阐述重大道理,宏大的道理也会在各种看似不起眼的事物中体现出来。通过深入探讨儒家文化如何影响茶德精神,可以看出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茶味人生观,使人们逐步形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崇高精神境界;充分享受“仁道为怀、天道贵生”的至上生命状态;树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强烈使命感;胸怀“天育万物利万民”的强烈敬畏心,将茶德更进一步地推向追求真善美的地步,树立正确的茶味人生观。

2.3 推动精神文明高质量建设

当代社会生活的节奏日益加速,人们忙于工作而疏于沟通,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茶叶是一种高端大气、健康的植物饮品,可以使人们逐步形成彼此帮助和尊重、友好相处的新型人际关系。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消费、茶文化策展等与茶叶行业相关的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在休闲娱乐之余开展了茶园旅游、茶叶采摘、茶叶产区研学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社会变革不断加剧,需要从儒家文化视角出发,充分发挥茶德精神,焕发茶德的精神力量,教导人们能够和诚处世,在以茶叶养廉的过程中塑造清朗的精神文明形态:还可以茶叶励志,打造人人自觉的德治社会,对他人与社会多一份理解;以茶叶明伦,走好和平发展道路,以和谐中庸为指导,推动构建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形态,凸显强烈的时代价值。

2.4 助力打造高水平的德治社会

《礼记·大学》言:德者本也。我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修身养德,将其当作自身的重要基石。儒家文化提出了著名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贯通化理论体系[9],高度关注和大力培养人们的道德素素养和精神追求。儒家文化将“五常”(仁、义、礼、智、信)当作治理天下的重要策略与处世为人的重要准则;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当作人伦调节的重要价值体系,为儒家信徒和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劳苦大众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10]。茶德思想中涵盖了清静平和、恬静自然的人生态度,富有“以茶养廉”、“茶以俭德”的优良品格,展现了茶叶君子般“高洁脱俗、睿智超然”的卓然风尚。新时代背景下,将儒家文化和茶德精神密切衔接,开展以茶叶、茶事为主题的多种实践活动,培养人们清静平和、恬静自然的人生态度,使人们强化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的修养,展现出丰厚的文化内涵,传递积极的社会价值,打造高水平的德治社会。

3 儒家文化对茶德精神四个维度的影响探讨

从茶德方面来看,儒家文化铸就了茶德精神。这是因为,儒家文化的绝大部分内容均聚焦“德”这个主题,其德如“和”,中庸和谐对茶德的形成和特点具有决定性作用;其德如“仁”,爱物仁民充实了茶德的情操表达;其德如“廉”,传扬了信诚廉洁的茶德精神;其德如“敬”,使茶德强化了自身的君子风范。

3.1 和——中庸和谐

中庸和谐对茶性维度的根本特点做出了界定,儒家文化始终将“中庸之道”当作自身至上的行为准则,成为了中国历代儒家学者“自省”——监督、完善自我,进而“达己”的重要途径。“中庸”二字最本质的涵义即“不偏不倚”,止乎所当止,行乎所当行,要求人们要做到至性至诚,依据合乎本身特点的手段或方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茶叶本身是自然、醇和、无华、质朴的象征,人们要在茶叶生产、茶叶加工、泡茶的过程中,按照“中庸和谐”的要求为人、处世、做事;真正做到“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笃行之、明辨之”;坚持“致中和,万物育焉、天地位焉”的理念,人们将“中和”当作量准,进而达成自我价值。在品茗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流华去尘净肌骨,疏瀹真味清心扰”,因而成为茶叶文化的中和之德;在茶叶浸泡的过程中,坚持“掌握迟速量适中,酸甜苦涩调太和”,也是茶文化的中庸之道;在赏茗的过程中,“时光茗享四时中,天地清莹尽茶味”,也成了茶文化的中和之美。

3.2 仁——仁民愛物

仁是茶德内容的又一个重要维度,充实和丰富了茶德精神的高尚情操。受到儒家思想中物我超然、仁民爱物的影响,人们能够以“失之泰然,得之淡然”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在追求至高无上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做到“树松柏之节操,养浩然之气”;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做到“切问以近思,博学以笃志,智深则勇沉,神闲可气静”。将儒家的“修身养性,养浩然正气”和茶德内容有机联系起来,相互融合在一起,能够使人们在茶叶种植、加工、泡茶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精神追求,肯定自身价值,将茶德文化底蕴沉淀下来,充实富有生活情趣的茶德精神。

茶叶无华、质朴、淳和的自然本性,能够缓解身心的疲劳,对心灵世界的些许尘埃进行净化。茶文化具有清雅、中和、恬淡的文化特性,能够指引人们放下心中的无尽烦忧,以仁和的精神和灵气唤醒纯净的内心;茶叶呈现出了“紫萼芽中落轻鳞,柔风之中结蓓蕾”的独特美感,让人们能够看到茶叶作为一种自然生命力,具有典型的纯真善美、灵气柔美。“蔬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表现了茶叶与众不同的香韵,让人们的身心宛若进入了梦中的仙境,牙颊间有悠长的茶香,心灵间有对人生百味的思索。

3.3 廉——信诚廉洁

廉—信诚廉洁,是对茶德精神的有力弘扬。自古以来,多少有志之士纷纷将“忠信廉洁”当成立身之本,真正做到了“以身之察察,不受物之汶汶”。儒家学者曾子提出了著名的“日省三身”:传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希望自身养成内省的良好习惯和行为,以避免步入错误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歧途。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以怀持济世救人对待他人,追求全天下之都能够和睦仁人、和谐相处、和乐融融的理想世界。古代不少儒生同样会遭遇很多诱惑,但他们选择了清正廉明、守信诚实。这体现出儒家文化对“信诚廉洁”的高度尊崇,丰富了茶德的内容。无论身处何种遭遇和变故,清茗一杯可以使饮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可以致远”,使人们清除各种积垢和尘埃,充实茶德精神的丰富世界。

3.4 敬——礼乐敬人

敬者,指的是客来主人敬茶,拿出茶叶泡茶、与客品茶、评论各类茶叶的特点、口感等,是双方在以茶示礼。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敬茶可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深厚情谊,又能够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和美好愿望。其中,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从礼乐敬人的内容中,敬茶中的茶德可以凸显人们的君子风范。

“礼乐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最大限度地弘扬和发展了自身的丰富内涵与人文精神。从宏观上来看,“礼乐文化”能够起到安邦治国的作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礼,有耻有格”。从微观上看,“礼乐文化”可以让人们休养身心、陶冶情操,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

茶叶长时间以来被当作礼乐敬人的绝佳饮品,客人或者朋友自远道而来,人们总会拿出自己最好的茶,泡好这些茶叶邀请其共品芳茗。这些茶叶有利于缓解客户舟车劳顿的苦楚,温润困乏倦怠的身躯;能够让双方强化感情交流,深化彼此的友谊。所以,客来敬茶这些活动,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风俗,茶文化的礼仪精神被充分传达,茶也展现了主人与客人、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儒家思想中厚重的“礼乐文化”,极大地影响了茶德的“礼乐风俗”,让茶叶更好地传递出自身“温润如玉”的君子风范,传达从事茶叶活动的相关人员“重仁义、知礼让”的高尚情操。

4 结语

人类在漫长的茶叶种植、茶叶加工、沏茶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并深刻地影响了茶德精神的形成、发展和丰富。儒家文化倡导涵养高尚的道德,以德治天下,与茶文化中以“和仁敬廉”为核心的茶德精神高度契合。未来要从儒家文化维度深挖茶德精神的丰富内涵,辩证看待茶叶种类增多、茶叶产品持续创新背景下茶德精神的演变和发展,以丰富多彩的茶叶文化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