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茶产品说明书中译英规范探究

2024-06-10 03:34刘艳
福建茶叶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译英合作性目的论

刘 颖,刘艳

(湖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茶产品说明书可以提供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消费者了解他们购买的茶产品的具体信息。并且规范准确的茶产品说明书有助于建立品牌信任,使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和使用该品牌的产品。然而,目前我国茶产品说明书中译英翻译过程中存在着语言错误和误译等诸多问题,影响到对外出口的茶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开发和持续发展。因此,规范茶产品说明书的中译英翻译是我国茶产品走出国门,赢得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对中国茶产品说明书的中译英翻译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有助于找到我国茶产品说明书中译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升茶产品说明书的翻译质量,使优质的中国茶更好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 目的论的概述

目的论翻译理论(The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是由德国翻译学家Hans J.Verme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Sk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目的”或“意图”,因此该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目的论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功能导向、目标导向、文化适应、合作性原则几个方面。功能导向是指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文字的替换。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形式。翻译者必须清楚翻译的使用环境和目标读者,以确定适当的翻译方法。目标导向是指翻译的目标是根据特定的交际目的来确定的。翻译应该能够在目标文化中实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效果。因此,翻译不仅仅是将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重新表达原文的意图。而关于文化适应,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目标文化的差异,确保翻译结果在目标文化中是合适、易懂的。这包括转换文化习语、隐喻和符号等,以及避免文化冲突。对于合作性原则,目的论强调翻译是一个合作性的活动,翻译者、委托人和目标读者之间需要相互合作。翻译的结果应该满足委托人的需求和目标读者的期望。

目的论翻译理论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并对现代翻译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是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助于指导翻译者做出合适的翻译决策,以实现翻译的最佳效果。

2 茶产品说明书概述

茶产品说明书是一种用于介绍茶产品的文档,通常附带在茶包装或容器上,也可在官方网站或其他渠道上提供电子版。该说明书旨在向消费者提供关于特定茶产品的详细信息。茶产品说明书对于消费者非常重要,它提供了产品的全面信息,协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并在使用茶产品时正确操作,以获得最佳的茶饮体验。

茶产品说明书通常包含多方面内容,如产品名称和品牌,用于介绍茶的具体名称和品牌,以便消费者准确辨认;成分和配方,列出茶的成分,包括茶叶种类、辅料等,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原料;产地和生产信息,提供茶的产地和生产工艺信息,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质量和背后的故事;产品特点和口感,描述茶的特点、风味和口感,让消费者知道他们可以期待什么样的茶体验;储存和使用方法:提供茶的储存建议和使用方法,确保消费者在使用和保存茶时得到最佳效果;茶的功效和健康信息,介绍茶的功效,例如对健康的益处,同时可能包括食用建议和注意事项;净含量和保质期,明确标示茶的净含量和保质期,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使用期限和保存时间;生态和社会责任,一些茶产品说明书可能还涵盖有关生态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如环保措施或社区支持项目。

3 规范我国茶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译英翻译的必要性

规范我国茶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译英翻译的必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随着茶产品出口的增加,规范的中译英翻译可以帮助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更好地推广和销售。准确传达产品特点、品牌形象以及核心价值观,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提高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再者,能够避免信息误解。不规范的翻译可能导致消费者对茶产品信息的误解,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通过规范的中译英翻译,可以避免因语言表达不当而引起的信息误解,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此外,有助于塑造品牌形象。茶产品说明书中译英的规范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通过准确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观、独特卖点和产品优势,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更好地被消费者认知和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可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不同国际市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口味偏好和消费习惯。规范的翻译可以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销售额。最后,能够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茶产品说明书中的使用说明对于消费者正确使用和保存茶叶至关重要。通过规范的中译英翻译,能够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减少因使用不当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因此,规范我国茶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译英翻译对于提高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避免信息误解、塑造品牌形象、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以及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合作性沟通和遵循目的论视域下的规范,将有助于茶产品说明书的中译英翻译更加精准、准确地传达产品信息和品牌价值,提升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形象。

4 从目的论角度探讨规范茶产品说明书中译英翻译问题

4.1 目标受众不明确

未明确定义翻译的目标受众,导致翻译过程中语言风格和用词选择不一致。译者要确定翻译的目标受众是谁,例如消费者、贸易伙伴还是政府监管机构。不同受众可能需要不同的术语和风格,因此目标受众对翻译决策有重要影响[2]。例子:将“上等普洱”翻译为“Superior Pu-erh”,但未指明目标受众是消费者还是批发商,可能导致不同受众对“上等”理解不同。茶产品说明书中描述茶叶的品质为“高级”,在不确定目标受众的情况下,翻译人员可能将其翻译为“high-quality”或“premium”。然而,“high-quality”可能更适用于商业用途,而“premium”则更常用于消费者市场。茶产品说明书中提到“老白茶”,但未指明目标受众是消费者还是贸易伙伴。如果翻译人员认为目标受众是普通消费者,可能会将其翻译为“Aged White Tea”。然而,如果目标受众是专业茶商,可能会选择翻译为“Mature White Tea”。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可能导致对“老白茶”这个词的理解差异,影响到产品信息的传达。因此,从目的论视域下,译者应遵循目标导向原则,根据不同的茶叶消费群体和消费目标人群去翻译出更准确的茶产品说明书。

4.2 专业术语错误

翻译人员对茶叶行业术语理解不准确,导致翻译中出现错误或不恰当的用词,将造成一些误解或经济损失。误导消费者,例子:将“白毫银针”翻译为“White Hair Silver Needle”,正确的翻译应为“Silver Needle White Tea”。由于“White Hair Silver Needle”是常见的错误翻译,导致许多消费者对茶叶的名称产生误解。这可能使消费者错误地认为这两者是不同的茶叶,而实际上它们是同一种茶。此外,影响企业茶品牌形象,举例:将“龙井茶”错误翻译为“Dragon Well Tea”,而正确的翻译应为“Longjing Tea”。如果品牌的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使用错误的翻译术语,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下降,使品牌形象受损,影响茶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地位[3]。所以,根据目的论的核心原则之一功能导向原则,译者应遵循功能导向原则,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文字的替换,必须清楚翻译的使用环境和目标读者,以确定适当的翻译方法,深入了解茶叶行业的专业知识,包括茶叶品种、生产工艺、产地特点等,查阅权威资料、行业规范和茶叶行业的相关文献,参考茶叶行业组织的标准术语、专业词典或相关研究报告,避免对术语的错误理解和误译,以此翻译出更准确的茶产品说明书。

4.3 文化差异忽略

忽略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翻译不符合西方消费者的习惯和观念。文化象征的误解,如茶产品说明书中提到“如沐春风”,忽视文化差异的翻译可能直译为“like enjoying the spring breeze”。这种翻译虽然符合字面意思,但未能传达中国文化中“如沐春风”的美好寓意,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赞美。因此,西方消费者可能会对这个表达感到困惑,无法准确理解茶叶带来的愉悦感受。遵循目的论的目标导向原则和文化适应性原则,译者可以进行两种翻译方式,对于普通消费者,将“如沐春风”翻译为“like a breath of fresh air”,强调茶叶带来的清新和愉悦感受。而对于茶叶爱好者,可以更贴近中国文化,翻译为“like basking in the warmth of spring”,以传达茶叶带来的宁静和美好时光。传统礼仪的缺失,举例:茶产品说明书中提到“品茶”,忽视文化差异的翻译可能直译为“taste tea”。虽然这个翻译表面上是准确的,但未能传达中国茶文化中“品茶”的全面内涵,包括欣赏茶的香气、品味茶的滋味以及茶道的仪式[4]。忽视传统礼仪可能使西方消费者无法真正领略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若将“品茶”翻译为“appreciate the tea”,以传达茶文化中对茶叶的仪式性和欣赏性。同时,在说明书中加入简短的文化解释,帮助消费者了解茶文化的传统礼仪。因此,根据目的论中的目标导向原则和文化适应性原则,解决茶产品中译英忽视文化差异时导致的问题,需要明确目标受众、传递文化内涵、转换翻译思维和多方协商等方法。通过合理的文化适应,翻译可以更好地传达茶产品信息,让国际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茶文化。

4.4 缺少不同主体的沟通

由于缺少不同主体的沟通,我国茶产品中译英翻译中存在翻译与产品特点不符、忽视消费者需求、文化适应不足、翻译风格不统一,以及未考虑品牌定位等问题。在译者与茶叶生产商的沟通缺少时,会引起一些经济效益的损失。例如,由于缺少和茶叶生产商沟通,翻译人员未与茶叶生产商确认茶叶品种的准确名称,导致在翻译中使用了错误的品种描述。例如,将某种绿茶品种翻译为“Green Tea A”,而实际上该品种的英文名称可能是“Green Tea B”。这样的错误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混淆和误解,影响消费者决策。再比如,由于缺乏和茶叶生产商的沟通,翻译人员无法准确获取茶叶的产地信息,导致在翻译中提及的产地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将某茶叶产品的产地描述为“Yunnan Province”,而实际上该茶叶是来自浙江省。这样的错误可能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购买决策。译者与茶叶品牌销售方的缺少沟通也会造成品牌定位不清晰,从而引起不小的经济损失。我国某茶叶品牌在中国市场定位为高端豪华,但由于缺少和品牌方沟通,翻译人员未能准确了解品牌的定位[5]。翻译中使用了普通的用语,例如直译为“Premium Tea Brand”。然而,这样的翻译未能准确传达品牌的奢华和高端定位,无法准确传达品牌的高端定位,可能导致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与消费者缺少沟通也引起了一些问题。例如,我国某茶叶品牌的产品说明书中描述了一种传统的乌龙茶,用词如“岩茶”、“武夷山岩茶”。但由于缺乏和西方消费者的沟通,翻译人员未了解西方消费者对这种茶的命名和认知。结果翻译中直译为“Rock Tea”或“Wuyi Mountain Rock Tea”,而西方消费者可能并不了解这些名称,无法准确理解茶叶的种类和特点。结果翻译中可能未能准确传达产品的特点,影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度。因此,在目的论视域下,合作性原则强调与相关合作方共同努力,确保翻译准确传达产品信息和品牌形象,提高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知和竞争力。译者应积极寻求多方主体合作性沟通,确保翻译准确传达产品信息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提高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7]。

在目的论视域下探究茶产品说明书中译英的规范,我们可以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与相关主体的合作性沟通,包括茶叶生产商、品牌方以及消费者。合作性沟通能帮助翻译人员准确了解产品的特点、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需求,从而在翻译中体现出产品的优势、品牌形象和核心价值观[6]。此外,合作性沟通还有助于解决文化差异问题,使翻译更加符合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认知和习惯。规范的茶产品说明书中译英翻译应该遵循目标导向原则,明确产品说明书的受众,并根据不同的受众需求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翻译人员应保持准确性,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近义词,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易于理解。同时,目的论中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也应得到重视,避免因忽视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信息传达不清晰的问题。最后,遵循目的论视域下的规范,茶产品说明书中译英翻译能够更好地传达产品信息,树立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合作性沟通是实现规范翻译的关键,茶叶生产商、品牌方和翻译人员应共同努力,实现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传播和推广。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茶产品说明书中译英翻译过程中存在着目标受众不明确,专业术语错误,文化差异忽略,缺少不同主体的沟通等问题,译者可根据目的论中的核心观点功能导向、目标导向、文化适应、合作性原则几个方面来规范上述问题,以期减少翻译失误,提高茶产品说明书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可读性,使翻译结果更符合我国茶产品的出口需求和期望,提高我国茶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中译英合作性目的论
中译英策略与方法(十九)
中译英策略与方法(十八)
中译英策略与方法(十四)
中译英的策略与方法(五)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