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晔
(河北金融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作为独立教育类型,应用型高校有其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过程、途径及评价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既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起点与基础,也是学校全部教育活动的终极归宿。因此,明确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特点,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课程群及多元合作的协作教学,是应用型高校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数智化时代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及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成为应用型大学面临的热点问题。如何把“应用”渗透到办学的各个方面,如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等,是课程整体性设计和集群思维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1]。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确其定位和需求。但在课程建设中,常出现理解不深入、定位模糊的问题,导致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脱节。同时,应避免课程同质化,现实中高校常存在课程重复、内容相似的问题,缺乏特色。此外,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很重要,但现实中学科壁垒高、融合不足,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全。实践性教学亦不足,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缺乏,学生实践机会有限。
教师团队建设是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着力点。在应用型高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团队建设缺乏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团队缺乏协作和创新能力、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不足。如何打造教师协作共同体、组建团队、明确任务、提升教师团队能力及创新教学机制体制,以此提升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水平,是教师团队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
部分教师团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导向不明,缺乏实践经验与创新能力。年龄、职称和来源结构不合理,缺少具有实践经验的高职称教师和企业专家。一些教师部分教师虽理论扎实,但教学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结合理论与应用。并且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不足,跨学科、跨专业协作欠缺,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入发展。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诉求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架构需要突出“应用”特征,以及系统、科学和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当前高校还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不匹配、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3],因此需探索建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内涵认识模糊,导致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这可能会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也难以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协同育人机制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监管不严格。这会影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与生产脱节,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上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应用型的特点。部分教师自身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很少对“教育教学方案”“学术研究项目”等进行深刻反思,也很少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精神。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学生评价也未能及时有效反馈。
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课程框架的广泛性和融合性,突出复合性和应用性。课程整合旨在实现开放、导向的目标,超越单一教育模式。在地方服务、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和品牌影响四方面体现集群价值[4]。
其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确保其与行业需求、职业发展和兴趣相关。确保课程目标具有实际意义和前瞻性。通过专业群建设中的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程群,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形成层次递进、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凸显专业群对产业链和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适用性。其二,按照不同专业对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积极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加强专业群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提倡“课程资源共享”的理念,实现人才培养的低成本、高效率,在泛雅平台、爱课程网和学校精品课程网站等建立专业群共享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构建专业群的精品在线课程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专业群的汇聚、共享价值。其三,构建多元、复合、应用为特色的职业技能课程以及校内校外双轴为核心的多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整合课程群功能,注重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课程的交流。
选修和科技类课程应明确其定位,即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明确课程目标,如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开发跨学科选修课程,如“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生物医学工程”等。使学生形成综合性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前沿科技内容,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设置相关选修课程,让学生接触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术。结合实验、项目、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科技知识,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强调知识的复合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设置实际案例分析和综合项目设计等环节。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实践环节比例,如实验、实训、实习等,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和实习平台,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实践成果评价等。
前瞻性的课程设计至关重要,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预测未来科技趋势和行业需求,将前沿科技知识融入课程设计中。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参与课程设计,确保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同时打破学科壁垒,开发跨学科课程,让学生接触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整合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高校提供指导和支持,解决竞赛和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就课程群建设而言,首先,教学内容日趋复杂,应发挥教师团队整体作用,互相分担和互相合作,以整体优化课程与教学内容。其次,为满足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实现以生为本,构建跨学科、跨年级协作教学,打破传统组织形式,促进教师积极性与创新。最后,需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作用,培养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5]。教师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教学机制需系统优化,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实现1+1>2 的效应。
2022 年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提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该要求旨在以10%的课程综合化与实践性,撬动90%的分科教学。当今教育领域,跨学科教学正逐渐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突破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帮助其拓宽学科边界。故而,课程中实施跨学科互动,尤为重要。教师可通过将不同学科的内容和方法相互融合,辅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设计跨学科课例,确定一个或多个跨学科主题,目的是连接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实施教师合作备课工作模式,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进行对话与合作。该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优势,为课程教学提供更广的资源支持;采用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与多学科结合。此外,还应完善学科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成果。
同时,将不同教学环节,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确保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辅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点,学以致用。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双师型师资团队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的关键。引进企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带来行业前沿知识,与教师实践培训互补。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行业认知。邀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形成双师型团队,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开展师资培训与交流、构建协作教学平台、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科研合作和优化课程设置等措施,不断强化师资力量,为协作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定期组织校企师资培训与交流,分享教育教学方法、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建立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可包括在线课程、实践项目、教学资源等,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协作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平台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空间,促进协作教学深入开展;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表彰优秀教师,将产教融合的成果作为教师晋升、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发其参与协作教学的积极性;通过科研合作,促进校企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校的科研水平。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解决行业难题;根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程比重,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
构建课程群建设和协作教学模式的保障机制涉及组织与管理机制、资源保障机制、教师合作机制、学生管理机制、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等,确保课程群有效运行和协作教学顺利实施。
组织与管理上,成立课程群与协作教学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规划、指导、监督与评估;设立协作教学中心,协调关系,提供资源支持;建立课程群管理制度,确保有序进行。
资源保障上,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在数字化时代,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提供丰富在线资源,以支持自主学习和远程教学。
教师合作机制上,跨学科、跨领域组建教学团队,共同承担课程群内的教学任务,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和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协作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
学生管理机制涵盖学习支持、评价和学生参与。学习支持为学生提供辅导、咨询,助力解决学习难题;科学评价机制全面评估学习成果,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能确保课程群与协作教学的质量。完善体系全程监控实施过程,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评估结果反馈至相关部门和教师,推动持续改进和优化。
总之,在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科学筹划,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科学构建应用型人才专业体系,创新协作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确保课程群与协作教学的保障机制有效运行,促进应用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