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柏涛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 承德 068466)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在1 500 ~1 939.6 m,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气温偏低,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秋季凉爽。在新中国成立后便开始进行荒山造林工作,其中樟子松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土壤贫瘠地区生长,而且树脂、松梨及松节油经济效益较高。因此,造林后需加大管理力度,遵循“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的原则,为其速生丰产提供良好条件。
1.1 灌水。塞罕坝地区樟子松造林后,需根据幼苗生长状况进行灌水,遵循“适时适量”原则。在种植完成后立即浇灌稳根水,注意浇透,边浇水边用铁钎或者木钎在穴边向下插到穴低,使水快速渗入,保证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此后结合降雨情况,每隔15~20 d 浇水1 次;8 月中旬~10 月底,为了防止苗木徒长,促进木质化进程,需减少浇水次数;塞罕坝地区冬季比较漫长寒冷,在土壤封冻前(即冬至前)需浇1 次防冻水,注意浇透水,加快第2 年春季土壤解冻速度,恢复苗木根系吸水功能。
1.2 施肥。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一般在春季4 月中旬~下旬开始造林,由于土壤条件比较贫瘠,难以满足苗木生长需求,因此需在6 月中、下旬进行追肥。为了加速幼林生长、缩短成材年限、促进母树结实并提升病虫害抵御能力,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在距离苗木根部10 cm 位置处,用镐头刨出1 个深度在5 ~8 cm的坑并施入46%尿素40 kg/667 m2,以后每间隔10 d施肥1 次,共施5 次,根据苗木生长情况,每次可酌情增加施肥量,单次施入总量不得超过60 kg/667 m2,到8 月中旬停止追肥,追肥后及时在种植穴内浇水,避免损害苗木根系[1]。
1.3 除草松土
1.3.1 除草。樟子松幼林区内杂草不仅会与苗木争夺养分、水分、光照,而且还会滋生大量细菌,因此,在造林完成后3 年内需及时清除杂草,大规模的除草松土至少进行5 次。将铲下的杂草覆盖在林地上,起到保墒作用,杂草腐熟后可以作为肥料,贴近苗根部的杂草不可使用工具,需用手拔除,并割除影响幼林生长的灌木。
1.3.2 松土、培土。松土时需把种植穴表土打碎整平,有利于蓄水保墒,并提前开设好排水沟,方便雨季降低水位。此时检查苗木是否有倒伏现象,及时扶正,如苗根裸露在外,需及时培土,如果土壤条件允许,可以逐年扩穴。针对穴状整地,需使用锄草镐,遵循“内浅外深”的原则,深度控制在5 cm 左右,并将穴周围的新土回填到穴面,培土高度达到苗木基径以上的1 ~2 cm 处;如果造林区坡度在5以上,需在种植穴上方取土,在下方修筑平行等高的挡水埂;如果种植区为带状整地方式,需结合立地条件,在带间进行人工或者机械松土。
1.4 补植。造林后连续3 年进行幼林成活情况检查,如果成活率低于95%,3 年保存率不到85%的,或者达到栽植率要求,但是局部存在成片死亡现象的,需在当年安排统一时间,选择同苗龄的幼苗进行补植;如果造林区土壤黏重、含水量较高,再加上塞罕坝地区昼夜温差大,幼林容易发生冻害,需要在春季以及晚秋季节拔除冻苗,复栽后用草帘覆盖;如果遇灾害年,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于40%,需要重新组织造林[2]。
1.5 修枝。樟子松幼林长至3 ~5 年后,针对自然整枝差的,需进行人工修枝,修枝高度为树高的1/3,并且将枯死枝条及Ⅴ级枝条修理干净。修枝采用刀具进行切割,针对轮枝生长不明显的苗木,采用平切方式,从枝条基部膨大部位下锯,切口要与树干平齐,不留残桩;对于轮枝生长明显的苗木,采用斜切方式下锯,同样从枝条基部膨大部位进行修剪,切口上部要贴近树干,下部要离开树干,保证切口与树干呈45°角,留桩部位呈小三角形,避免平切导致环剥。修枝后在切口部位涂抹1 层树脂油漆或者白乳胶,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避免病虫侵害及腐朽。
2.1 防止人畜破坏。对林区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并签订护林公约,遵循“人人护林、人人监督”的原则,提升护理意识。幼林地需架设围栏,或者挖防护沟,防止牲畜啃食踩踏,定期对围栏进行检查,有缺失损害处及时修补。
2.2 防止森林火灾。塞罕坝地区气候干燥,樟子松林区需要严格控制火源,及时清除过深的杂草及灌木,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定期进行林间巡护,在林区最高地势处设立瞭望塔,实行24 h 监督防护,发现火情及可疑问题及时报告,尽量降低火灾损失。为有效预防火灾,造林时需提前预留防火带或者修筑生土防火隔离带,能够有效阻隔森林火灾。
2.3 病虫害防治
2.3.1 病害防治。①立枯病。危害症状:樟子松立枯病主要是由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等感染苗木,并且大量繁殖后引发的病害,立枯病感染后会侵害幼苗的种芽、苗颈、茎叶及根皮等部位,发病部位会出现腐烂及坏死现象,而且能够轻易折断,严重时会迅速倒伏、萎蔫,甚至枯萎死亡,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防治方法:造林后需及时修建排水沟,雨季及时排水,降低林区水位;造林前,采用浓度为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种子消毒,并采用浓度为1%~3%硫酸亚铁或者明矾水溶液2 500 ~3 000 kg/667 m2进行土壤消毒,可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栽植后如发现病害,需及时拔除病苗,并用30%苏化911 乳油300 ~500 倍液或5%明矾水进行喷洒消杀10 ~30 min,再喷洒清水,避免药物腐蚀叶面。②红斑病。危害症状:樟子松感染松针红斑病主要是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真菌为病原引发的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病害,病原以菌丝和不成熟的分生孢子盘寄存在病叶内越冬,在第2年6 ~7 月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传播。发病初期松针的颜色逐渐变为褐色,最终呈现短条状,病害严重后,病斑会遍布整个叶片,导致松针提前脱落枯死,并逐渐蔓延至树冠上方,使得整个苗木呈现火烧样颜色。防治方法:在病原孢子扩散前,用75%百菌清600 ~1 000 倍液连续喷洒2 ~3 次,每次间隔7 d,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程度[3]。
2.3.2 虫害防治。①松线虫。危害症状:松线虫寄生在樟子松内,会分泌出纤维素酶,这种酶会破坏樟子松表皮细胞,使得水分运输存在障碍,发病后针叶由绿色变为黄褐色,再变至红褐色,最终导致苗木枯萎死亡。松线虫繁殖迅速,本身不具备传播性,但是会通过松褐天牛进行传播,1 只松褐天牛会携带上万条线虫,每年的5 ~10 月进入迁移旺盛期。防治方法:造林后在春秋两季进行集中检查,发现病株后及时清理销毁;在松褐天牛盛发期,采用诱捕器进行捕杀,以降低虫口密度;在樟子松造林地周围种植马尾松或者火炬松,有助于降低虫害传播速度;每年的6 ~7 月,在林地间喷施白僵菌粉,抑制天牛幼虫繁殖;虫害现象严重时喷洒23%噻虫·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1 500 倍液进行防治。②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症状:蛀干害虫,其幼虫可以在枝干处形成蛀道,以樟子松枝干韧皮组织及梢头髓部组织为食,从而阻断幼苗养分及水分供给,严重时会导致树叶掉落、枯萎致死,纵坑切梢小蠹会携带一种蓝污真菌,给寄主苗木带来较大危害。防治方法:造林后及时进行巡视检查,发现纵坑切梢小蠹侵害苗木及时拔除并补植;利用天敌降低虫害密度,通过改善天敌环境、提升群体数量的办法培育天敌,当樟子松幼林郁闭度达到60%以上时,配合使用粉拟青霉菌粉剂或者莱氏野村菌可湿性粉剂,每年喷施1 ~2 次,单次用量1.5 kg/667 m2;虫害严重时用川宝一号粉剂或者吡虫啉粉剂喷施林间,用量为1.5 kg/667 m2,也可以在虫害转梢期间向树干注射树虫净,可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4]。
2.4 越冬防寒。塞罕坝地区春秋两季多大风、寒冷天气,樟子松幼林易发生生理干旱及冻害,需在造林后的1 ~2 年对苗木进行埋土,从而防寒防风。在土壤封冻前,一般为10 月上、中旬,取一锹土垫在苗木根部作为枕土,顺着垫枕土方向,再取土轻盖在苗木上方,直到将苗木覆盖严密。如果造林地有坡度,埋土的方向需统一向上坡,避免苗木向下坡方向倾倒。撤土环节需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注意避开大风天气,撤土需使用专用的耙子,沿苗木倾倒方向,逐渐将土撤去,并及时扶正苗木。
塞罕坝地区樟子松幼林的抚育管护工作至关重要,需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法律规范,在加强管护理念的同时,不断优化管护技术,从而提升幼林生长速度及健壮程度,以便更好地抵御恶劣环境及病虫侵害,推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