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4-06-09 18:56:43范润生袁伟
村委主任 2024年6期
关键词:霍山县共生人类

范润生?袁伟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章首先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以及研究行为;其次以大别山北麓的霍山县为研究对象,对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归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对策建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绿色实践经验。

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近年来,各地充分认识到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此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文章选取大别山北麓的霍山县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山区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对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绿色实践经验。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及研究行为阐述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进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在动态变化,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拆分为四部分去审视,可以清晰看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1.原始时代:敬畏自然,绝对依赖自然

原始时期,原始人类面对自然的摧残无力改变现状,在这一时期,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不断经受冰期、火山爆发等重大挑战,种族存续问题突出,人类缺乏对自然的有效认知,缺乏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

2.农业时代:适应自然,逐步改造自然

人们根据谷物的生长规律总结出时节变化,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典型代表;动物可以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蛋白质。无论是总结节气变化规律,还是食用动物补充蛋白质,都是人类适应自然,逐步改造自然的表现。

3.工业时代:认识自然,尝试控制自然

人类通过数学初步认识到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运用这些基本规律改造世界。对自然规律的科学化认知将人类社会带入工业时代,蒸汽机的改良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这是人类认识自然、使用自然力量的直观体现。以原子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尝试控制自然的开始,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试图以科技手段掌握、控制恒星的力量,原子能的研究和探索是人類尝试控制自然的体现。

4.信息时代: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不断向自然索取物质,在尝试控制自然的过程中时常被反噬。化石燃料的开采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由此引发的温室效应成为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的导火索;核能应用不当会引起核泄漏,造成灾难性后果,如美国三哩岛核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进入信息智能时代,人类充分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世界各国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实践方式,中国在该领域始终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研究行为阐述

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文章从研究对象、研究路径、研究目的三方面阐述相关研究行为。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研究对象

人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研究本质上就是消弭人与自然对立的不利因素,弥合人与自然对立的裂缝,重新构筑部分与整体统一的关系。人类是社会生物,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迸发出璀璨的文明篝火。现阶段,人类的发展极度依赖资源,化石资源都来自自然,向自然界过度索取资源可能会引发人与自然的对立,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找寻合适的方式与机制至关重要。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研究路径

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多学科视角,构建各学科间联动关系,这是最主要的研究路径。人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集合体,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是市场经济,要站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去审视人与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的其他组成部分可囊括进其他学科,如植物与动物可用生物学的视角去审视,矿产与化石资源可用地质学角度审视。因此,应坚持多学科联动,以辩证思维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研究目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自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不能简单树立“二极管”思维。过去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向自然过度索取资源,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严重干扰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整治污染、修复自然环境迫在眉睫。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迈上新的历史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霍山实践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源头,属国家生态功能核心区。多年来,霍山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并将其提至首位,到争做全市、全省绿色发展排头兵;从荣膺国家生态县,到获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践行“两山”理念“模范生”,霍山走出了一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霍山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贯穿霍山县发展的始终,文章以林业为例,简要审视霍山县的实践探索过程。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霍山县就已经颁布《森林办法》,《森林办法》详细规定了山林的使用权和管理办法,如“砍柴时不许砍伐树苗”,“凡无山场之居民欲使用他处竹木时……并不得伤害森林或自由强砍”,这些规定对保护林业生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森林办法》是镌刻在霍山大地上、见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历史丰碑,也是红色苏区最早蕴含义务植树内容的革命文献,开启了霍山县这一山区县绿色发展的航程。

1989年初夏,霍山县立足长远,制订“三年绿化荒山,五年绿化霍山”的计划,计划到1992年全县造林30万亩,栽桑、打茶、种植药材7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实现人均4亩林、2亩茶、1亩桑,1990年全县造林成果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1979年7月,全县开展林业“三定”行动,改革集体林权制度,随后在1984年实施“两山并一山”计划。林业“三定”把林农的责、权、利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林农直接掌握着经营权,从而更进一步增加林农护林、造林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林业的发展。从1990年至1992年,霍山县的主要任务是造林绿化,全县完成造林30万亩,新增育林21万亩,使58万亩荒山得以绿化。1993年到1994年,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霍山县继续坚持封山育林,抚育管理中、幼林,全县林地面积增长到21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47.1%提升到70%,全县实现了1989年初制订的计划。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对策建议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着眼当前,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霍山县现在的探索,现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以下三大建议。

始终将生态保护作为第一屏障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必须将生态保护作为保护自然环境的第一屏障,用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行之有效的措施去建立、完善这道“屏障”。

1.践行“两山”理念,突出保护属性

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经济发展中确保优先保护生态环境。霍山县充分布局有限的县域空间,设置省级经济开发区,动员工业企业入驻开发区,关停涉污企业,尽全力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砂石整治行动,取缔河道采砂,关停多处石料加工厂,严防河流污染;开展库区综合治理行动,严厉打击私捕私捞行为,拆除非法网箱,保护库区水质和生态系统。霍山县充分践行“两山”理念,将保护放在首位,从开端发力降低治理环境的成本,避免高昂的修复成本,在保护中品尝经济绿色发展的“甜头”。

2.健全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

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以制度框架为支撑,以制度执行为抓手,才能画好以制度保障生态环境的最大“同心圆”。一是健全领导干部生态保护责任制度。领导干部是关键,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对相关规定进行细化,让领导干部充分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方式应对已有和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二是运用督导手段抓好制度执行。制度的执行必须以监督为依靠,运用督导手段监督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对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提升问责精度,保障政策制度的高效运行;三是铺开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结合山区县的基本特征,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有倾向性地向村、生产小队铺开,探索生态保护基层专员制度,使保护责任网格化、片区化。做到多部门联动,林业执法大队切实履行职责,村干部抓好基层生态保护工作,环境保护部门实时更新监测结果。

3.弘扬保护观念,做好宣传动员

保护生态环境,既离不开政府在制度领域的执行,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要大力弘扬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做好宣传动员,推动宣传工作进校园、进社区。由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社区、村委会牵头,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时间节点进校园开展宣传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提升生态保护领域明事理、辨是非能力;借社区、村委会开展主题党日的时机,引导党员观看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片,以警示教育代替说教,弘扬生态保护观念。

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保护生态不是放弃发展,不能将生态保护与发展对立起来,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径,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

1.厚植生态优势,找准发力产业

以霍山县为例,山地面积占比高、耕地面积少是制约霍山县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这既是不利因素,但也是潜在优势。霍山县生态环境优良,境内有佛子岭水库与磨子潭水库,库区生态优良,通过擦亮生态底色,化水为“酒”,化水为“泉”,将水质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小仙草蕴藏大价值,霍山县湿润温暖多山的地理特征催生石斛产业的发展壮大,年产值达到数十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将山地气候优势转化为社会价值。推动绿色发展,要避免发展同质化、产业单一化,立足本地的生态优势,找准发力产业。

2.打造绿色产品,重视康养经济

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尝试打造知名度较高的绿色产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在合理运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壮大康养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以霍山黄芽为例,霍山黄芽属安徽“三黃”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畅销于省内外,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在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中位列前茅。既促进了产业发展,又扩大了税收来源。

抓住时代机遇,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攀升的前提下,山区县还可以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发展康养经济。霍山县上土市镇生态条件优越,蕴藏地热资源,当地政府通过合理开发应用,建成上土市镇陡沙河温泉小镇,吸引游客前来,以“康养+”模式带动周边民宿等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

始终将机制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良好的机制可以有效整合发展要素,形成发展的“合力”。必须优化发展机制,将机制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对于山区县来说,涉及的发展要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资源以及政策、人力、资金、产业等社会资源,除自然资源外,需要着重解决的就是人才发展和产业融合问题。

一是推动人才振兴,获取智力“支撑点”。与省内乃至全国农业院校、工程类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鼓励科研院所在本县设立教学基地,鼓励相关科研院所与本县重点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搭建山区县与人才的交流渠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找到智力“支撑点”。二是紧跟国家战略,找准产业“契合点”。通过建设铁路、高速公路,融入地区运输网络;通过“中药材+保健经济”“绿色产品+休闲经济”“工业产品+高端制造”等方式,因地制宜,将产品融入地区需求网络;通过“绿色产业+国家战略”,找到产业交融的契合点,充分发挥产业“融合力”,将地方产业融入地区产业发展网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大势所趋,唯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达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猜你喜欢
霍山县共生人类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 02:10:16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小小书画廊
共生
人类第一杀手
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奥秘(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