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萍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自人类诞生以来,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就被不断开采。特别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在人类过度开采和消耗资源的情况下,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破坏:在资源枯竭的同时,气候变化速度在加快,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2024 年3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2024 年全球资源展望》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废物增多的三重危机之中。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耗是导致三重危机的罪魁祸首。该报告指出,为了更好地推进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各国加速向可循环和可持续经济模式转型。中国近年来不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方案和经验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024 年全球资源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资源消耗不断增长是地球面临三重危机的主要原因。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使用,使得各类环境风险在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化石燃料、矿物、非金属矿物和生物质的开采和加工贡献了5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些资源所产生的颗粒物占人类面临健康风险的40%。如果考虑到土地利用问题,这些物质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贡献达60%以上。在这些资源消耗中,生物质资源的贡献最大,占比28%;化石燃料占比达18%;非金属矿物和金属共占比17%;在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水资源短缺的土地使用中,生物质资源相关活动(如农作物和林业)也占比90%以上。
《报告》指出,资源使用量在过去50 年内增加了3倍多,人均资源需求量从1970 年的8.4 吨增加到2024年的13.2 吨,且当下依然以每年2.3%的增幅在增长。其中,建筑和交通系统是资源使用的主要部门,其次是食品和能源系统。这四大系统加起来的能源需求量占到了资源需求总量的90%以上。如果世界各国不采取协同行动来改变资源使用方式,到2060 年,全球资源开采量将比2020 年增加近60%,这将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
在资源消耗中,还存在极大的人均不平衡。当前,高收入国家人均消耗资源是低收入国家的6 倍,人均造成的气候影响是低收入国家的10 倍[1]。进入21 世纪以来,高收入国家的人均资源足迹就始终保持高水平,中高收入国家的人均资源足迹增加了1 倍以上,接近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但是其人均对气候的影响要低于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将环境影响通过全球贸易转移到其他国家,这种资源消耗足迹的贸易转移方式需要列入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核心问题加以解决。
当前,资源使用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已大大超过控温1.5 ℃和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目标所对应的环境影响。《报告》认为,全球各国需要采取行动降低温室效应的同时还要注意资源消耗的影响。鉴于生物质资源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日渐严重,应发展可循环和可持续的生物经济。该经济模式必须是建立在最大限度提高人类福祉且能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基础上的新经济体系,减少新经济发展对碳汇及生物多样性影响。
当前,全球推进可持续资源利用的主要措施集中在生产端,如果要从根本上减少资源过度消耗,就必须要关注资源使用的消费端。《报告》认为,调整饮食方式、减少粮食浪费等措施可使粮食所需的土地在2060 年比2020 年时减少5%;通过共享和减少主动运输,可在2060 年之前减少50%的相关库存需求、50%的能源需求以及60%的温室气体排放;采用更多的可循环、寿命较长的建筑材料及推进循环目的的社区建设,可在2060 年减少25%的建筑材料库存,与之相关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也将分别减少30%。
《报告》认为,由于人类已经浪费了很多应对地球危机的时间,当前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变得狭窄,各国必须采取紧急行动,推进资源治理的制度化建设,将资源治理纳入多边环境协定执行体系中,在所有层面确定可持续资源利用的途径,制定支持可持续自然资源管理的多层次制度和规划。此外,各国需要持续探索监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资源真实成本,适当通过金融、贸易和经济激励措施引导资金转向可持续资源利用,淘汰不可持续的经济活动,推动更多循环、高效和绿色低碳的商业模式建设。
《报告》指出,人类快速大量地消耗地球资源是导致三重危机的根本原因。从逻辑上看,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污染和废物增加这三者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三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关系,均是人类过度消耗资源所致。
放眼周边,我们已经被无数的人造物品所包围——无论在生活中是否需要它们。制造这些物品所消耗的物质材料,会导致地球资源消耗殆尽,并使得生物栖息地退化。如果放任不管,人类的消费欲望将会使得地球变成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事实上,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 “人类世” 。这一概念是荷兰气象学家保罗克鲁岑于2000 年提出的。他认为,地球已经告别了1.17 万年前开始的地质时代 “全新世” ,快速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过度的资源消耗和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人类活动所带来的改变足以开启一个新的地质时代[2]。当然, “人类世” 的确切时间还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人类的活动已经主导了地球,并通过自身的消费行为改变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
人造物的总量和规模的增长令人担忧。以塑料为例,现代塑料诞生于1907 年,但到2022 年,全球塑料年产能已经超过4 亿吨。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除了水资源消费外,混凝土是人类消耗最多、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物质。随着混凝土和集料聚合体等材料的广泛适应,人类发起的基建工程不断扩张,这两种物质也成了人为质量增长的主要部分。人类为何热衷于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难道人类基因中有纵欲直至自我毁灭的倾向?有证据表明,人类的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倾向,主要是来自文化的习得和塑造[3]。但也有观点认为,自然选择使得人类更加倾向于物质积累,因为财产可以给予人类安全感[4]。无疑,这种感觉在人类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创造新事物在人类集体心理中具有极强的神圣性。从人类起源传说到现代科技研发,在人类所有的努力中, “创造” 始终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人类已经习惯将创造新事物作为自身生活意义的一部分,甚至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但是,我们也忘记了应当如何对自己的物质消费欲望进行克制。
过度的资源消耗所引发的三重危机开始显现,当人们尝试解决这一问题时发现科学的局限性极为明显。单依靠发展绿色技术来解决地球三重危机的方案是不现实的,因为开发绿色技术本身还是一种新事物开发和使用的趋向,依然需要消耗地球资源。改变生活和消费方式或商业模式,这或许是应对地球三重危机的根本办法。例如,我们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来取代燃油汽车,但是制造新能源汽车也会用到大量的材料,同样会产生碳足迹。
人为质量的积累与城市化进程也有密切关系。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见证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电子产品、互联网及其支撑软硬件设施也会留下碳足迹,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排放量的4.1%左右,有人预计到2030 年,这些系统的碳排放量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5]。显然,少发一封电邮或是减少在社交媒体上不必要的图片分享,都可以减少碳排放。对于个体而言,由此减少的碳排放是微不足道的,但全球数十亿人的举动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减排效果是可观的。
当前,很多大型科技企业均宣称他们在积极开发绿色技术,设定碳中和目标,但他们很少鼓励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少花时间,或是减少订购他们的产品。相反,这些大企业的广告和营销无孔不入,向消费者传递强力的消费信号,使得消费者陷入 “创造更多、消费更多” 的窠臼。在传统文化领域,这种非理性的消费主义同样也根深蒂固。
在 “人类世” ,人们总是将希望寄托在技术发展之上,希望用新的技术来解决当下危机,从而继续保持现有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例如,为了应对塑料污染问题,一些企业开发出可进行生物降解的咖啡杯、购物袋及可重复使用的吸管。虽然这种新技术模式具有较强的经济潜力,但人类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物欲主义带来的生活方式,科学对此还是存在局限的。
面对资源消耗引发的地球危机,人类或许会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身,即我们无论做什么,大自然均可以赋予生物体应对生存的能力。的确,在某些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自然选择的达尔文进化模式能被取代,通过快节奏的适应来改变。例如,科学家从塑料瓶回收设施中发现了一种可分解并代谢塑料的细菌。这一发现表明,人类的行为正在以微妙而有力的方式改变地球生命体的进化和适应。
生物应对污染物的适应过程是复杂的。从长远看,人为质量的持续增加所产生的污染会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研究表明,污染所引起的负面影响会在多个世代后恶化,不同物种对此的应对机制是存在差异的[6]。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非正常的进化竞赛。尽管有些物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但人类并不是遵循自然选择的物种,而是具备更强大的能力足以推动地球上生命体的进化进程。研究显示,大多数物种并不会以很快的进化速度来适应环境的改变,因此很难通过自然选择的形式来缓冲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自身也不例外[7]。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人类会自己毁灭自己,但现有的危机所导致的巨大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地球历史上一些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均与海洋酸化相关,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30%会被海洋所吸收,进而增加海洋酸度。当前,海洋酸化的速度比过去3 亿年都快,根源就是人类行为所致。
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收益和服务下降,人类生活质量也将会受到影响。例如,水资源污染会影响到食物供给质量,降低食物多样性,使得食物质量和安全性下降。生态系统的广泛退化威胁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体。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应对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绿色发展思路,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维,为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 布局中,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原则。
在筑牢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实践进程中,中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历史经验。一是坚持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绿色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为此要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着力解决困扰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环境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各级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先事项,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普惠最优质的生态产品。二是坚持将永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我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总体容量有限,广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现实国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既要立足当下,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坚持将永续发展作为核心思路,平衡好现在和未来、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三是将系统观念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思路。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发展中生态保护优先的道路。四是推动中国绿色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全球共享。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要求,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中国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2012—2021 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9.4%升至15.1%。广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10年来能源消费的增速仅为3%,但提供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 能耗下降了26.4%,主要资源产出率累计提高了58%。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培育生态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新时尚。
二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政府治理效能,为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治理框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支撑体系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地位,并依照宪法制定和修改多部促进绿色发展的法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法治动力。强化监督管理,将资源环境相关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性指标,着力推进生态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设。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绿色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出台和完善各项绿色发展政策,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工艺改进,发挥市场调节的主体作用,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有效激发和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绿色低碳治理体系。大力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落实,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大会和气候谈判议程,主动推动《巴黎协定》相关成果的达成。中国主动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度和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力争以全球最短时间完成全球最大排放量的降幅,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积极推动建立共建 “一带一路” 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帮助共建国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就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开展双边、多边务实合作,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一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从源头上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能源和交通等结构,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加大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的嵌入力度,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新兴战略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持续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构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运输清洁低碳转型。
二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节约资源是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节约化,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将垃圾分类、废弃物重复利用、产业循环发展、清洁生产等结合起来,打造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模式;另一方面,从消费端建立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反对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的风气和氛围。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能对其他产业绿色化转型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一方面,持续培育和发展清洁生产、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产业,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的融合,打造绿色化、清洁化的生产和服务融合机制;另一方面,鼓励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创新,支持开展自主研发,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和应用推广。
四是健全绿色低碳政策和标准体系。绿色转型需要完善的政策及法律保障。我国不断完善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财税、价格、投资等政策,加强对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和绿色服务的一体化支持。进一步完善差别电价和阶梯水价等政策,构建资源使用量、生态损害评估、环境污染修复一体化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断提高重点行业、产业的水耗、能耗、物耗标准,倒逼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