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高

2024-06-09 22:21王喆王留群
生态经济 2024年5期
关键词:冰川气候海洋

王喆,王留群

(1. 悉尼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悉尼,澳大利亚)(2.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2024 年3 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3 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23 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平均幅度、海洋热含量、海水酸化度、海平面上升速率、全球冰川融化速率等多项关键气候指标都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这意味着未来全球加速变暖趋势还将继续[1]。极端气象灾害是自然界敲给人类的气候警钟,每一声警钟,都是以数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为代价的。目前这一钟声已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刺耳。

1 《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简述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机制复杂、影响深远的地球自然现象。为清晰地考察全球气候变化进程,《2023 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列出了一系列外在的、显性的气候物理指标来综合衡量气候系统中的能量表现,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温室气体浓度、地球平均温度、海洋、冰冻圈四个方面[2]。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简述《报告》内容,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气候行动之间的差距,为我们修正气候事业轨迹和进程提供参考。

(1)温室气体浓度。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是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报告》重点报告了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三种温室气体浓度。2022 年(可获综合全球数据最近一年),地球大气中三种温室气体浓度(用摩尔分数衡量)达到了有关测数据以来的最高值。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417.9±0.2 ppm,甲烷平均浓度为1 923±2 ppb,氧化亚氮平均浓度为335.8±0.1 ppb,分别为工业化前(1750 年)水平的150%、264%和124%[2]。2022 年是甲烷浓度增长率第二高年份,仅次于2021 年。2022 年,氧化亚氮浓度增长率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2022 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长了2.2 ppm,略低于近10 年平均水平(2.46 ppm)。根据美国夏威夷、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等观测站获得的最新数据估计,2023 年全球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水平还将呈现上升趋势,这也意味着未来全球温室效应将愈发显著。

(2)地表平均温度。

地球平均温度是气候变暖最直观的体现。《2023 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1850—1900 年的平均值高1.45±0.12 °C。2023 年是人类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在此之前,地球的高温纪录分别是2016 年和2020 年,这两个年份分别比1850—1900 年平均值高出1.29±0.12 °C 和1.27±0.13 °C。对比三组数据可以看出2023 年地球平均升温幅度远超之前的记录。过去十年(2014—2023 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1900 年平均温度高1.20±0.12 °C,是人类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7 月通常是地球一年中最热的月份,2023 年7 月也成为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月份。

(3)海洋。

海洋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一方面,海洋吸收了地球大气中相当一部分热量和二氧化碳,有效地减缓了地球变暖速度。另一方面,海洋也因这一过程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热含量增加,海水酸化,海平面上升等。这些变化又对海洋及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

海洋热含量创历史新高。自1971 年以来,地球系统积累的能量约有90%储存在海洋中。随着能量在海洋中积累,海洋热含量正在不断增加,海洋也愈发温暖。2020 年1 月,《大气进展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去25 年海洋吸收的热量相当于36 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相当于每秒向大海中扔4 颗广岛原子弹,而现在海洋变暖越来越快,相当于每秒向全球海洋投掷5 ~6 颗广岛原子弹[3]。2023 年海洋热含量达到了65 年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海平面持续升高。2023 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了1993 年有卫星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自有卫星监测数据以来,海平面上升速率就一直呈加速上升趋势。1993—2002 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平均速率为2.13 毫米/年,2003—2012 年为3.33 毫米/年,而最近十年(2014—2023 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4.77 毫米/年。

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范围及其危害程度不断升高。与陆地一样,海洋中也存在热浪和寒潮。海洋热浪是指海水异常升温事件,它会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或迁移,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破坏力。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范围及其危害程度越来越高。《报告》指出,20 世纪以来,全球海洋热浪变得更加频繁、强烈,而海洋寒潮则明显衰弱。2023 年,全球海洋日均热浪覆盖率为32%,远高于2016 年23%的记录。相比之下,海洋寒潮的日均覆盖率仅为4%,远低于2022 年(7%)。

地球海表水平均pH 值不断下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与海水发生反应,改变碳酸盐化学性质,导致海水pH 值下降,这就是 “海水酸化” 。海水酸化会改变海洋生物栖息地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正常情况下,地球海洋表层水平均pH 值应为8.2,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开采使用化石能源,砍伐森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全球海水pH 值也不断下降。《2023 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海表pH 值已经从1985 年的8.11 下降到2022年的8.05 以下。

(4)冰冻圈。

冰盖质量损失加剧。2023 年,冰盖监测站测得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夏季,较1991—2020 年平均温度高3.4 °C,超以往最高纪录1 °C。冰盖区域温度升高,加速了冰盖质量损失。有记录以来7 个冰盖融化最高年份均来自2010 年以后。冰盖平均质量损失率从1992—1996 年的105 Gt 每年,上升到了2016—2020 年的372 Gt 每年。这些损失冰盖会导致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1毫米。

全球冰川加速消融。冰川质量平衡通常表示为冰川区域平均厚度的年变化,以米水当量(表示将某一量的雪或冰完全融化后所得水层的垂直深度)来表示。初步统计数据发现,2022—2023 水文年全球参考冰川的年质量平衡为-1.2 米水当量。这是自1950 年以来年度最大冰川质量损失。北美西部和欧洲是驱动全球冰川质量负平衡的主要源头。2023 年,北美西部和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经历了一个极端融化季节。2022—2023 年是瑞士阿尔卑斯山冰川有质量损失记录以来最高年份,这一年损失量占剩余冰川冰量的4.4%,再加上2021—2022年创纪录的质量损失(5.9%),短短两年内,瑞士冰川就损失了剩余冰川体积的10%。2023 年,北美西部遭遇自1965 年以来的最大冰川质量损失。在加拿大落基山脉、南部海岸山脉等50 多个冰川观测点都发现冰川以每年3.5 米的速度变薄。2023 年,北美冰川质量损失速度比2000—2019 年平均观测速度高出5 倍。夏季极端高温以及2023 年加拿大的超级山火是2023 年北美冰川损失的主要原因。科学家估计,2020—2023 年,北美西部冰川损失量占2020 年总体积的9%。

2 极端气候频发敲响警钟

气候变暖的恶果之一就是极端气候频发。2023 年,全球极端降水、洪涝、高温热浪、干旱、山火等灾害性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命健康及物质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2023 年,极端降雨、洪涝是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气候事件,其中最严重的是地中海飓风 “丹尼尔” 。 “丹尼尔” 最初给希腊、西班牙、保加利亚南部以及土耳其部分区域带来了极端降雨,使当地谷物生产遭受严重影响。随后,飓风在地中海东部徘徊数日,其主雨带于9月10 日至11 日袭击了利比亚东北部,导致了极其严重的洪涝灾害。截至2023 年12 月15 日,利比亚至少有4 700 人丧生,另有超8 000 人失踪[4]。同时,希腊、保加利亚也有19 人在暴雨和洪灾中死亡。2023 年5 月,热带气旋 “摩卡” 席卷孟加拉湾,成为该地区有史以来最猛烈的气旋之一。 “摩卡” 于5 月14 日登陆孟加拉国与缅甸的边境地带。而孟加拉国一侧聚集着超90 万罗新亚难民,风暴迫使至少3 万难民再次踏上流离之路。而邻国缅甸情况更为严重,共有156 人因洪灾而丧生,超27 万座建筑受损。更令人心痛的是,受 “摩卡” 影响,这一区域有超过6.3 万因暴力和冲突而流离失所的难民再次被迫迁移。2023 年造成最大经济损失的是10 月底袭击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飓风 “奥蒂斯” 。它是墨西哥太平洋海岸首个登陆的5 级飓风,导致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及周边地区至少48 人死亡,32 人失踪。飓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 亿美元。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热浪气候愈发频繁,由它引发的山火、干旱同样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2023 年夏季,南欧和北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热浪侵袭。7 月下旬,意大利、突尼斯、阿尔巴尼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地气温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意大利撒丁岛的气温更是直逼50 °C。随后,热浪又席卷了欧洲东南部,8 月下旬至9 月初,法国南部、西班牙北部和瑞士西部开始受到影响,多地突破高温纪录。长时间暴露在极端高温天气下易引起人体中暑,严重还会出现热痉挛、热射病。此外,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也会在极端高温天气中加重和恶化。2022 年,欧洲有至少6 万人死于暑热,2023年仅法国就有至少5 000 人直接或间接死于高温热浪天气。

2023 年,持续高温气候还引发大规模山火。8 月底至9 月初,发生于希腊东北部的山火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大一次山火,直接烧毁了近10 万公顷的林地。2023 年,加拿大的野火季异常凶猛,4 月下旬开始肆虐,5 月开始迅速蔓延,直至秋季野火才得到有效控制。2023 年,加拿大全国被烧毁的林地总面积高达1 490 万公顷,是1986—2022 年平均过火面积的7 倍之多,远超1989 年创下的670 万公顷纪录。这场山火给加拿大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所排放的碳又进一步加速了全球变暖。2023 年,最致命的火灾发生在夏威夷毛伊岛西侧。极端高温天气、低湿度、强阵风以及等不利因素,为这场山火迅速蔓延创造了条件。拉海纳镇周围地区受山火影响最大,超2 200 座建筑物化为灰烬。此次火灾至少导致100 人死亡,是美国100 多年来野火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5]。

2023 年,非洲西北部、伊比利亚半岛部分地区以及中亚和西南亚部分地区持续干旱,中美洲、南美洲北部和美国南部多地干旱加剧。南美洲亚热带地区(阿根廷北部和乌拉圭等)干旱最为严重。阿根廷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1—8 月份降雨量较往年平均水平减少了20%~50%,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已连续四年低于常年平均水平。乌拉圭储水量更是达到 “极低” 水平,导致包括首都蒙得维的亚在内的多个中心城市出现严重供水问题。

干旱、洪涝等灾害也给全球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冲击。对全球60 个国家的88 项灾害调查显示,干旱造成的损失65%以上都发生在农业部门,包括农作物和牲畜损失等。而洪水、风暴、龙卷风等灾害,约20%的损失发生在农业。农业受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危机。2023 年初南苏丹遭遇特大洪水,受此影响,4—7 月份该国约780 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经历了严重的急性粮食安全问题。由于降水减少,2023 年阿富汗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粮食安全问题严重,5—10 月间,约有1 530 万阿富汗人面临严重的急性粮食短缺问题。2023年3—9 月,受冲突和洪水影响,也门近一半以上人口面临粮食危机。大洋洲的澳大利亚,2023 年的谷物产量比2022 年锐减了31.1%。从全球统计数据来看,2023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安全问题的人数从新冠大流行期间的1.49 亿人增加至3.33 亿人,全球营养不良人数比例从2019 年的7.9%(6.128 亿人),上升至2023 年的9.2%(7.351 亿人)。

3 人类亟需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危机

面对已经到来的气候危机,人类亟需共同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危机。

(1)节能减排,加快推进全球净零排放进程。

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是逆转气候变暖的根本之策。具体可行的措施包括:①改善能源结构。我们应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应改进工业生产流程和工艺,创新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在建筑行业中推广节能环保材料,减少建筑保温能源浪费。③倡导和发展低碳交通。我们应继续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同时鼓励人们优先考虑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④研发和推广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新技术、新手段。尽管目前该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6]。我们应加大该技术领域研发投资水平,推动该技术尽早落地和规模化应用,加快我们的碳中和目标进程。

(2)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气候变化应对是一项长期事业,但极端气候的危害却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应在减排的同时积极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增强我们的气候韧性[7]。具体措施包括:①增强社会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气候变化知识,提升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能力和应对能力,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氛围。②制订和实施气候适应战略规划。各国政府应在充分识别和评估本地气象风险基础上,制定与本地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气候适应战略,综合统筹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发展规划和方向,保证各领域适应性政策能精准发力,有效抵御当下及未来的气象灾害。③加大气候适应技术创新与推广。农业领域,研发和推广抗旱、抗洪、抗虫害新作物品种,干旱地区应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城市建设领域,应发展和推广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同时改进供水、交通、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设计建造标准,提升其抵御极端气候能力。灾害预警方面,应提前建设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开发气象灾害评估和管理工具和模型,帮助决策者提升灾害救援效率,减少灾害损失。④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气候适应领域。政府应尝试通过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私营部门加大气候适应技术研发与创新,培育气候适应产业发展。⑤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建立常规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国际合作互相学习他国气候适应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推动人类气候适应社会建设和发展。

(3)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森林、湿地、海洋都具有极强的固碳、储碳能力,能有效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们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帮手。因此,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我们更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和扩大其碳汇功能,助力人类气候事业。具体可行的措施包括:①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各国政府应出台更为严格的森林保护法律制度,严禁非法砍伐、采伐;开展森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强化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保护森林环境安全;推动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②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改善生物多样性;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发展生态农业,减少水体污染;科学规划和保护湿地资源。③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减少乃至杜绝污染物入海;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平衡;研发和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减少海洋塑料污染;发展海洋可持续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能显著加速人类减排事业进程,为建立有效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建设国际环境保护或低碳峰会,为各国分享低碳,技术和案例提供渠道和平台。这既能增进国际交流互信,也能为下一步节能减排领域国际合作奠定基础。②促进低碳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也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相较于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落后较大,同时也缺乏低碳资金。而在长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要远超发展中国家。为此联合国框架内的多项环保和气候协议,都提出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碳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消耗,从而推动全球减排目标实现[8]。因此。各国可以在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气候变化项目投资与实施、国际碳汇交易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合作,这对于推进全球碳减排合作意义重大。此外,为推进国际合作的公平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我们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内建立多边的国际合作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国际合作成果,调整国际合作方向,明确各国在国际协议中的权责和义务,督促各国减排任务进程,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协同前进。

猜你喜欢
冰川气候海洋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长途跋涉到冰川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dipose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fat transpln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