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大单元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践

2024-06-09 19:02:26文|
新课程 2024年8期
关键词:物体分类数学

文| 刘 宁

在学科大概念的视角中进行的小学数学教育,能够克服传统方式的局限,完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探讨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特征,阐释了它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法,希望本次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广泛而有序的知识架构,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

小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物体的多样性以及分类的基本原则,其中涵盖分类、排序等相关知识,还包含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在对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教师可围绕数学和科学探究两个维度着手分析。从数学角度上来看,目标是让学生基于自己对物体特征的观察与识别结果进行分类和排序;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考虑到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的教学方式应富有趣味性,能够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同时也要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开展教学。

(一)实物观察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开场活动,要求每个学生从家中带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物品。在课堂上,学生将展示并描述他们所带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共同特征和差异,引出分类的概念。

(二)分组讨论法

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种类的物体(如学校提供的自然物品、日常用品等),小组成员需要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讨论,并决定如何分类。每个小组讨论后,向全班展示并解释他们的分类标准。

(三)归类游戏法

设计一系列分类游戏,如“找朋友”游戏,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详细提示(如找到所有圆形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找到类似的物体并进行分组,在实践中理解分类的原则。

(四)总结归纳

在各项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讨论在观察和分类物体时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借助图表或概念图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加深理解。

(五)反馈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给予反馈,讨论不同小组的分类方法和思路的优缺点,强调没有绝对的分类标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随后再提出一些挑战性的分类标准,让学生尝试更复杂的分类方法。

二、关注学生情况,把准单元教学基础

在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引入“观察物体”这个教学单元时,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这一单元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物体。因此,教师应从整体到细节,将“观察物体”教学内容细分为“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比较物体之间的异同—指引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培养科学观察的习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识别并描述这些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接着,教师可以组织比较活动,让学生比较两个物体在外观和质地上的差异。此后,教师引导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物体,如观察叶子的纹理或石头的颜色变化,深化对物体特征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结果并记录,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小学二年级的课程中,“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物体特性的认知和理解。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基本特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不同特性。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阶段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不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水杯。那我们要学习如何观察一个物体呢?”学生回答:“看它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观察实验阶段

教师接着说:“非常好,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是很重要的。我们还可以通过触摸来感受它的质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观察实验。每组同学会得到几种不同的物体,请观察这些物体,并记录你们的发现。记得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和质地。”

学生完成观察后说:“这个球是圆的,红色的,很光滑。”教师说:“很好,你们已经观察到了球的特性。除了这些,我们还能用其他感官来观察物体吗?”学生说:“可以用鼻子闻!”教师说:“对,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嗅觉来识别。但是记住,安全第一,有些物体不适合闻。”教师说:“现在,让我们分享一下各组观察到的不同物体的特性。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说:“我们发现即使是相同颜色的物体,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可能完全不同。”教师说:“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说:“说明不同的物体可以有相同的颜色,但它们的其他特性可能不同。”教师说:“对,这就是我们观察物体要注意的细节。”

3.总结反思阶段

教师总结:“今天的观察活动你们觉得怎么样?通过观察,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学会了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观察物体,发现了很多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教师表扬学生:“很棒!观察是学习的开始,希望你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用好奇心去探索这个世界。记住,好的科学家都是从好的观察者开始的。”

通过此次“观察物体”的单元教学,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观察方法,提高他们对物体特性的认识,小组合作和分享的形式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有效协作、如何尊重他人的观点。

三、依据单元特点,设计具体的学习策略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必须紧密结合学情,切勿脱离单元学习目标,确保教学策略切实可行,为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在实施“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教学设计时,物体的特性和分类是其中的核心主题,目的是促使学生在全局视野中洞察不同物体的属性并能进行合理分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综合运用观察与描述、分类与比较以及实践操作三个策略,全面引领学生深度挖掘及精准把握关于物体的观察与分类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教学资源,建立初步的观察框架;其次,着重于观察技能的提升,设计一些实际观察活动,加深对物体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的直观理解;最后,应专注于分类能力的培养,从单一属性到多属性的分类过程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到物体分类的概念理解中,同步推进学生的认知理解、观察分类技能应用与科学素养发展,进而深化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实质性地达成科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观察物体”这一单元内容,由于知识结构之间具有差异性,教师需精读教材内容,挖掘并理解物体特性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构建整体框架,整合单元学习内容

教学中教师应构建一个整体的学习框架,使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现象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个连贯、整合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我的小小世界”综合活动,构建一个整体的学习框架,其中包括观察、分类、描述和创造四个环节,且这些环节相互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一步是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在这个框架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活动将单元内的知识点(如形状、颜色、大小等)整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这些概念,具体可以采用分类活动加深学生对物品的观察,锻炼他们的分类能力。

第二步是实践与应用,在“创造你的小世界”活动中,学生需要使用积木拼搭、木棒组合等方式,用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去创建一个模型或图案,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第三步是提升教学效果,构建整体框架,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掌握各个独立的概念。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反馈评估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讨论他们在观察、分类、描述和创造过程中的体会,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在自我反思中获得进步。教师还可以考虑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比如,在“创造你的小世界”时,让学生探索物体的自然属性,或者让学生了解颜色的搭配和设计原理,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最后,教师还需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和家长收集物体并观察、分类和创造,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合适的支持。

五、注重问题引导,构建学生探究学习体系

“观察物体”是学生认识自然世界的初始步骤,也是培养他们观察力、思维力和探究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构建学生探究学习体系。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物体,带一些日常物品到课堂中,询问学生:“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如何分类这些物体?”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促使他们思考物体的属性。借助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分类物体,了解物体在形状、大小、材质等方面的不同特征。

其次,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深入探究:“这些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观察具体物体转向了解物体的材料,进一步扩展到材料的应用,促进学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如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表面,然后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不同材质的物体表面有何不同?”学生在亲自实践中能够有效锻炼观察细节的能力,加深对物体特性的理解。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归纳总结的环节,比如,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或者一起讨论观察物体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如何才能做好记录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大概念大单元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设计与实施中,教师要始终以单元整体作为出发点,统筹规划单元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整体性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系统,最终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物体分类数学
分类算一算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分类讨论求坐标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
智慧与创想(2013年3期)2013-05-09 0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