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甜佳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学风作为高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同时,它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清正的“教书育人”氛围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风建设是根本出发点和重要立足点。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找准发力点,坚持“学风建设”与“立德树人”双向并行,积极探索“三全育人”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辩证关系。在此背景下,研究“三全育人”与优良学风培育的方法与路径,对于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校学风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推进校风学风建设有助于学校高质量发展、“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积极培育优良学风,对于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现新时代大学“以人为本”的育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既要注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也要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高等学校必须着力培育优良的学风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关乎学校内部治理水平、教学管理质量以及教师队伍和社团的管理效果。要形成良好的学风,需要学校高层管理、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工作管理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与支撑。因此,高校应从优化教育环境、完善制度措施、改进管理手段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多个层面入手,进而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全过程跟踪”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新时代的大学学风建设,重点在于营造高校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并弘扬诚信道德风尚。目前,我国学者主要从学生、学校、教师、制度等角度探讨学风建设问题。良好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严格自我管理、学校的高度重视,以及教师的积极指导与表率作用。
中南大学的刘新庚教授在《大学生学风建设途径新探》中指出,高校应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教育的一般规律,努力创新教育和教学方式,以新的方式培养优良学风,加强学风建设。高校需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高校应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的学习观念,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泰山医学院学生处副主任赵守政在《大学生优良学风培育途径探讨》中强调,当前大学生的学风既体现学校的育人质量,也关乎学校的科研质量,更是决定他们学习成果和成长的关键。为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良好学风,高校应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入手,通过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完善制度建设、学生社区管理等多方面来实现。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迅在《对新时期高校优良学风建设路径的思考》中指出,学风建设是大学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持续探索和探讨。他力图从狭义的“学风”角度出发,结合新时期高校学风的新特点,探讨培育优良学风的方法与路径。同时,他从教师引领良好学风以及科学管理两个角度出发,对良好学风的构建展开了探讨,以此构建良好学风建设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东南大学的吴小军在《新时代高校优良学风培育研究》中提出,新时代高校优良学风的培养是一项长远且战略性的工作。高校应将学风建设置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位置,深刻理解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学校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拓展培养思路,突出培养重点并强化培养效果。
笔者对南京某高校的线下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突出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在课堂端和学生端均有体现。
当前,课堂教学在创新方面不足,学生参与感普遍较弱。具体而言,一方面,课堂教学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学方式缺乏新意;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未能及时引入新知识和新思想,与学生兴趣点存在严重脱节。此外,部分教师过于依赖PPT和教案,教学方式呆板,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不佳,教师的授课热情和教学效果也相应受到影响。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对未来感到迷茫。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常常陷入“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干”的困境。
许多高中生将考上大学视为终极目标,进入大学后容易自我满足。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导致学业目标模糊,对未来发展方向缺乏清晰认识。部分学生在填报大学志愿时缺乏准备,入学后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并无兴趣。有些学生虽然热爱所学专业,但这种热爱仅限于个别课程,对其他课程则缺乏兴趣。这导致学生在选择课程时以难易程度和学分绩点对总成绩的影响为标准,而非以知识需求和兴趣为导向。大量通识基础课程出现“空心化”现象,即学生虽然选修了这些课程,但实际上并未投入学习时间和精力。
从大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有效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教师勾画的重点,而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此外,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时期有所不同,更注重平时的积累和自主学习。然而,部分学生仍然沿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将希望寄托在考前突击背诵上,对瞬时记忆取得的成绩感到满足。这种学习方式导致他们掌握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部分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疏于管理,导致学生频繁使用手机。此外,有些学生倾向于坐在教室后排,便于他们打瞌睡。还有一些情侣学生也选择后排座位,沉浸在二人世界中,对课程内容漠不关心。更为严重的是,部分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上的失职,未能及时干预和引导,导致班级学风出现整体性滑坡。总之,学风恶化受多种因素影响[1]。
针对上述问题,学生、老师、学校各方应立足自身角度和立场,采取相应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共同为优良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首先,学生应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保持积极向上的求学态度。他们应积极拓展专业领域,培养多元化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学生应主动寻求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的指导和帮助,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并在大学四年中为之不懈努力。
其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重任。他们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学生的课堂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升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学过程增添活力和趣味性。同时,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风的转变。
最后,学校应适当调整考核制度,加强课堂管理和课程考核,通过管理措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下学习。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思想引领工作,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加强课堂纪律教育,鼓励学生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此外,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环境。学校推行“手机上墙”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学校应建立一套信息反馈制度,如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的“学风共建联系卡”,通过任课教师反馈的数据,使辅导员及时了解课堂情况,便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2]。
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文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经验,探索提出了全员参与学风建设工作、全过程推进学风建设、全方位提升整体成效的“三位一体”优良学风培育路径。
1.“全员”重视协同发力。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由专业教师、学生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校外辅导资源共同组成的优化学习环境、加强学风建设的工作共同体。
2.坚守课堂阵地。我们通过建立“辅导员—班干部—课代表”的学风建设网格体系,深入课堂、宿舍,加强对学生上课情况的检查与督导,对迟到、早退、旷课等影响学风的现象进行及时教育与引导。同时,辅导员与各科任课教师要保持密切联系,配合解决课堂问题,定期对本年级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不同学业问题的学生,分层次进行精准帮扶和指导,确保学风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强化榜样力量。我们通过分年级、分阶段、分步骤、分科目的方式,积极推进学业帮扶活动。同时,我们可以邀请优秀学生代表开展经验分享、主题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提高实践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的能力[1,4]。
4.坚持一生一策。我们可以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与学业预警的后进学生逐一开展谈心谈话,关注他们的学业表现和了解他们的发展诉求,做好、做早、做细“一对一”精准学业帮扶工作。我们应重点加强对“网瘾”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针对学籍异动、厌学逃课以及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和引导,并着重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
5.落实家校互动。我们应采取线下走访和线上联络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联系学生家长,建立一个长期的、多渠道的家校联系机制,力求最大程度形成家校促学的合力。我们应将课堂考勤、学分审查、考试成绩等信息及时告知家长,并依托网络和新媒体手段开展“云家访”,解答家长在学生学习、情感、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家长对学风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全过程”注重连续把控,旨在将学风建设贯穿学生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的全过程。这需要我们既关注学生阶段性需求,也注重持续性影响,从而构建一个动态的培养模式。
一年级的重点是强化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将课堂制度、考风学风、校纪校规以及奖惩措施等相关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大纲,并实行新生早晚修制度,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培养他们优秀的学习品质[3]。
进入二年级,我们着重组织专业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大纲以及教育脉络。为此,我们安排专业教师担任“成长导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我们提供参与科研课题等宝贵机会,并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以加强他们对本学科专业的认知[4]。
在三年级阶段,我们重点向学生介绍专业深造的方向,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我们加大对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宣传力度,激励学生积极申报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TITP)等科研立项。这些举措旨在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进行研究。
到了四年级,我们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组建由党政领导、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党员以及学生干部等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专班”。我们积极搭建招聘平台,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努力增加岗位供给并落实毕业生的去向。同时,我们精心筹划重点企业招聘会、名企荐岗以及HR面对面等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风建设效果,我们应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特长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专业指导。我们应以成果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帮助他们制定四年的学业规划。同时,我们还需定期监督和评估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此外,我们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生涯规划工作,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生涯教育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全方位”强调的是全面发展与多元融合。我们通过探索融合“思想引领、课业学习、科技创新、志愿公益、人文素养”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模式,形成“多位一体”的学风建设新格局。
为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我们将学风建设纳入党校培训和精英人才学校的课程体系,并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落实。学生党员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促进优良学风形成、助力教育管理创新以及帮助后进同学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我们以宿舍、班级、支部为单位,实行责任包干制,确保每一项学风建设措施都能精准到人,从而推动班级、年级乃至整个学校学风建设的整体性、科学性发展。
我们还深入挖掘了班级、支部、宿舍等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功能。通过选树先进集体、评选红旗支部、打造文明宿舍等活动,我们寻找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最大公约数”。同时,我们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班会、团小组会、团支部大会等,旨在提升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归属感。这些活动让“比、学、赶、帮、超”的理念深入人心,以优良的班级文化、宿舍文化为学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4-5]。
此外,筑牢网络教育阵地也是关键所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阵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也是促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渠道。我们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校园门户网站、易班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科学有效的数字化思政教育。同时,我们结合丰富多样的在线教育资源,有效推进“互联网+学风建设”工作部署,将信息化浪潮对学风建设的潜在负面影响转化为正向激励力量[6]。
同时,我们致力于打造温暖传递工程。我们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励志金和贷款等多种形式的学生资助政策,不仅致力于物质上的扶贫,而且更加关注精神扶贫。我们坚持“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帮助他们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这些举措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实践、人际交流、组织协调等全方位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的自尊精神和独立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职工应高度关注校情学情,强化“答卷意识”,保持“赶考”状态,构建“德智双修、红蓝融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学风建设成效,进而以优良学风的培育反哺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