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咪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1600)
随着经济社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攀升,职业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高职技能大赛的举办和推广有助于学生的能力锻炼和展示自我,同时也促进了课程和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教学水平。[1]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纷纷开始尝试组织参加各类英语比赛,以期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优化高职英语教学,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2022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21 届高职毕业生的竞赛活动参与情况:创业教学课程、辅导活动、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的参与度分别为44%、41%、34%和14%,说明竞赛活动整体参与度不高,还有扩大覆盖范围的空间。所有的高职院校均开设有公共英语课程,且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均有学生英语学习课外社团。高职英语社团是高职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锻炼英语技能的有效平台。因此,如何在“以赛促教”背景下加强学生英语社团建设,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与职业素养和谐发展,值得高职教育工作者思考、探索。
一般来说,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有以下两种渠道,一种是高中毕业生完成普高学习,参加高考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另一种是学生从某个技校或中职通过分类招生成为高职学生。总体来看,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接受程度低,课堂外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极少,对于参加英语社团这种学习型社团的兴趣不大。即使在大一阶段报名参加,一般也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笔者在所指导的英语社团中分发了55 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1 份。其中70.73% 的同学是通过参加高考进入学校,而高考英语成绩最高分124分,最低分49 分,不满90 分的占比高达85%。这说明绝大多数英语社团成员的英语能力较低。仅仅只有50% 的社团成员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能满足目前课程要求,31.7% 的同学觉得自己的英语很差。
目前国内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绝大多数是教师占主导,他们在课堂上根据教学计划、任务讲授专业知识,而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地位,仅仅负责记录、理解甚至背诵老师教授的内容,来应付期末考试。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难以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学生英语社团而言,其考核方式往往依据学生日常活动的出勤率,且主要针对社团的核心干部做考评,而对其他成员则明显关注度不高。问卷中,68.29%的同学了解的社团考核方式仅仅为每年度的社团评比,甚至有15%的成员对社团考核方式不清楚也不关心。此外,客观而言,与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创新理念不强,在指导学生社团时也缺乏热情,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应用。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实践教育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不足、明确需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解决方法和路径,才能真正将知识化成可灵活运用的技能。[2]因此学生只有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将英语课堂学习转化为实践运用能力,以满足未来职业和时代要求。而目前大部分学生英语社团活动并没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到实践中去,较多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配音、英语角等传统的社团活动。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英语教学水平的评价还是唯成绩论,以学生的四六级成绩、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作为评判标准,来认定英语教学成果。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该更注重过程,不仅要将平时的课堂参与度、随堂练习、课后复习等纳入考核体系,更应该将学生的竞赛成果、实践结果进行适当赋分,全方位的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进行反馈。学生英语社团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更应该对社团成员进行考核,并且根据社团成员的表现,灵活变化教师指导模式,只有这样英语社团才能动态发展成为最适应社会变化发展趋势的“新事物”。
“以赛促教”是指教师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赛中学、学中赛,将教、学、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学生本位”的价值和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3]
这是目前较为前沿的一种教学模式。第一,利用比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成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不同类型的班级比赛、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校级英语大赛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他们在比赛中争取较好的成绩,以此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增加英语教学的参与度。另外,学生通过比赛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为了进一步缩小自己与其他高等学校学生的差距,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会更积极地参与英语的学习和训练。第二,通过参加比赛,学生逐渐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需求渐渐成为教师未来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最终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会得到转变,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当代学生的特点,顺应时代的变化,了解社会热点,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多样性,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实践,逐渐增加英语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例,鼓励学生多开口、多运用,将课堂所学及时运用到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领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技能。第三,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赛的过程中能够探索到更多的领域,也能观摩到其他优秀老师的指导方式、方法,通过教学能力竞赛,既可以激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技巧、提升教学能力,也能促使老师在竞赛的氛围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差距,进而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提升。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而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很多高职学校英语社团的指导教师也在社团的英语讲座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中,习惯性地占据主导地位,容易导致社团成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以赛促教”是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以竞赛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学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找到自信,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在社团活动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活动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了解到英语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升英语实践能力。本次调研中,41 位英语社团成员中,有60.98%的同学并没有在社团中参加过任何英语竞赛,但87.8%的同学觉得参加英语竞赛对英语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以赛促教”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英语社团指导老师,可以在指导学生竞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关注赛事资讯,也可以紧跟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使社团活动内容更加贴合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想提升学校影响力,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英语教学团队,在技能竞赛中,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英语教学队伍至关重要。这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以笔者所指导的学生英语社团为例,该社团除日常活动之外,还承办全校的口语技能大赛以及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为契机,学生社团的成员们能更加了解英语竞赛规则、流程,为后期参与相关校外比赛打下基础,日常学习中也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相关技能。同时指导老师也能在社团内部的竞赛活动中挑选种子选手,以参加不同层次的竞赛活动,比如班级、校园、省级或者全国性比赛,这样可以让更多英语水平不同的同学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促使他们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组织学生英语社团成员参加英语摸底比赛,提前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需求,确立分层指导目标,旨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社团活动指导,以确保资源利用效果最大化。一方面,对于英语较差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或授课,作为日常课堂教学的延伸,旨在提升其英语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针对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开展精英教育模式,可以组建社团内部竞赛小组,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对他们进行阶段性、常态化、有针对性的比赛指导,鼓励他们参加学院、校级竞赛,为未来的省赛、国赛储备种子选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社团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组织特定职业主题的英语竞赛活动。企业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校级竞赛的奖励力度,激发学生参赛热情,还可以通过扩大宣传的方式来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企业也可以挖掘到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了更多的提升自我、增强职业竞争力的机会。
社团活动不仅应该丰富多彩,还应该富有趣味性,这样才能调动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除了日常的英语角、晨读、观看英文电影、沙龙日等活动外,还应鼓励成员创新形式,比如引入一些英语学习APP,大家在APP 内组建学习团体,进行“云打卡”“云竞赛”等,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竞争氛围,同时社团内要定期组织成员进行评比,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指导老师也应该依托社团组织口语比赛、写作比赛、翻译赛、辩论赛等多种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升英语实际应用水平,让同学们在趣味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指导教师可以给予社团发展关键性的引导、规划。高职院校应当采取措施,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鼓励所有英语教师拥有社团带教经验,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教师成长机制和教学团队建设机制,[4]以建立一支专业的指导老师队伍。英语社团指导老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积极了解、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针对社团内部比赛选拔出来的优秀成员,进行全方位辅导。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提炼和整合,进一步将英语技能大赛的各个环节拆分成小的比赛环节,比如英语辩论,面试大赛等。此外,还需要将指导老师的竞赛成绩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评优,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物质奖励,从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英语社团活动评价不仅能有效反映目前社团的运作状态、整体水平,而且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督促指导老师及社团成员认识问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首先,要评价主体多元化。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的,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必须顺应时代变化、符合产业要求。高职学校的英语社团评价方式也要引入行业、产业为代表的第三方。在社团评价的时候,除了学生自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外,第三方的评价能更客观地评判社团活动的实效,并帮助社团成员找出活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5]其次,评价形式也要多样化。传统高职英语社团通常简单以成员的出勤率作为考核依据,没有办法对其综合能力做出评价。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学习平台、微信、QQ、问卷星等渠道,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展开全方位的评价。
社团管理、校级竞赛等可与学分制相结合,根据学生在社团的表现以及参加竞赛的成绩,赋以不同的学分,这样才能让参赛同学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以保证社团的长期发展。为英语社团设立专门的语音教室、活动室等,促进学生英语社团活动的开展。21 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因此要给社团配备多媒体和信息化技术硬件,打破时间、空间局限,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其职业涵养,全方位提高社团成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除了常规的社团内部小竞赛,还可以适当选取若干赛事作为校级赛事,交由英语社团承办,打造精品传统项目,制造良好口碑。老师在指导社团活动时,一方面,针对社团内部英语基础较好的成员,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备赛训练,进行较为专业的社团教学活动,为下一步的比赛做准备;另一方面,承办学校一年一度的英语口语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所有社团成员的活动参与积极性,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让社团成员更加了解英语相关赛事的评分标准、备赛细节等。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英语赛事,也能提升英语社团品牌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为职业教育发展搭建了人才成长“立交桥”。“以赛促教”理念吸引力大且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环。英语社团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课外扩展以及技能实践平台,对于拓宽学生职业发展维度、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落实好“以赛促教”理念,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优秀社团,形成示范效应,才能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