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视角的无锡水文化研究

2024-06-09 11:40沈高洁
关键词:无锡文化遗产生态

沈高洁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文化旅游学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是生命之本、文明之源,水与万物交融,赋予了生命,创造了生机,滋养了万物,孕育了文化。所谓水文化,是指人类在水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以人水关系为纽带,关于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文化成果、制度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的总和。[1]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古代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认知和辩证把握,在生态认知、生态实践和生态情怀等方面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智慧、经验和指导。水文化建设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篇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因水而兴的无锡,不但拥有丰富多样的水资源,还有延续千年的灿烂水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思想融入到无锡水文化的建设研究中,是无锡坚定文化自信、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之举。

一、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类应当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平衡性,对当前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社会建设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

(一)“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生态整体观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体现。[2]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由天地生,天地由道生,道本身是自然而然的。同时,道家认为自然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因此,人类作为自然中“四大”之一,应与自然万物连为一体,和谐共处。道家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主张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求人们树立尊重生命、爱护万物的理念,这种思想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思想。此外,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同生并存,而万物与我合而为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共生共促的。人类不应该把自己看成是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而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应与自然相互融合成一个整体,相互协调共生。因此,“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生态整体观强调,既满足人类当前自身发展需求的利益,又符合自然生态平衡发展需求的行为才是可取的,这是人类与整个宇宙、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想状态,它把人类的追求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系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平衡观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非常重视世间万物的平等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老子在《道德经》中有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当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没有所谓的仁慈,天地对待任何事物都是一视同仁,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没什么不一样。庄子在《庄子·秋水》中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但是从整体来看,万事万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传统生态平衡观,就是强调世界的丰富多样、有序发展,皆源于物种间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协调性,人类需要尊重各个物种之间的差异,切勿以人类的主观需要而随意毁灭某些自然物种,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保持这种循环演化的生态平衡系统不被破坏。

(三)“道法自然”“顺应时中”的生态实践观

“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主要价值观。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及人类的生态实践要顺应自然,如“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所以“道法自然”才是大道,而所有的“人为之道”都是相对的、短暂的、片面的。“顺应时中”是儒家在生态实践中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强调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季节气候、土壤资源、水域生态等承载力相协调、相平衡。不能为了一味地满足人类的需要,而随意破坏自然生态资源,这样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深沉的灾难。因此,人类在开展生态实践的过程中,要在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做到有所为而不妄为,做好规划,合理开发和保护各类生态资源。

(四)“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生态发展观

《周易·坤卦·大象传》中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以宽厚之德包容了万物,使万物得以生长。“厚德载物”体现了对大地承载养育万物之德的赞誉,强调君子应取法于大地生育、包容、承载万物的宽厚美德,从而修养自己的德行。正因为自然界“厚德载物”的开放包容,才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物种,而世间万物正如孟子所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物种与物种之间会有千差万别,这正是客观自然规律。因此,孔子也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观点,强调我们要有包容的胸怀,去对待自然界中千差万别的生态系统和生命物种,在“厚德载物”的基础上,要做到“和而不同”,注重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

二、无锡璀璨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无锡北临长江,南依太湖,是一座依托大运河而兴盛的江南鱼米水乡城市,境内水域面积约占无锡城市总面积的22%。自古以来,无锡先民就喜欢临水而居,逐水而迁,依水繁衍延续,生生不息。水,不仅滋养了无锡人民,同时也孕育出无锡优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锡的水文化,就是以浩瀚的太湖、川流不息的运河、纵横密布的河塘湖泊等为载体的各类水资源与无锡城市所构成的亲密关系和历史演化。总体来说,无锡水文化具体呈现出以下三种形态:

(一)物质形态的水文化

物质形态水文化,是指以物质形态展现的水文化遗产,如水利工程建筑、河湖水景、桥梁水闸等。[3]物质形态水文化是较为直观的、物质化的一种水文化外显形态。翻开历史的篇章,在数千年的水实践过程中,无锡拥有了丰富多样的各类物质形态水文化。

1.丰富灿烂的物质水文化遗产。距今3300年左右,周太王长子泰伯在梅村率领民众挖掘了我国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据考证,泰伯开挖之举比扬州邗沟的挖掘早约五六百年,被认定为“中国运河第一撬”,他所挖掘的伯渎河现如今也被称为“中国活态运河博物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称霸中原,首次开挖的江南运河成为了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河段,现如今已成为为无锡“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城市地标。据统计,无锡水域沿线的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共有400多处。古运河、清名桥历史街区、惠山古镇祠堂、群荡口古镇等分别成为世界级和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黄埠墩、仙蠡墩、彭祖墩等古文化遗址也成为了无锡悠久水文化的历史见证。此外,运河边的茂新面粉厂旧址、永泰丝厂旧址、北塘米市旧址等历史遗迹以及北仓门、西水东、运河外滩、蓉运壹号、天元坊等工商文化地标,都纷纷承载着无锡运河工商文化往日的繁华记忆。

2.水清景美的水生态文化景观。自古以来,无锡就有着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无锡人民世代枕河而居、临河作业,恬淡悠闲的生活模式逐渐孕育出了清丽和谐的亲水生态环境。近年来,无锡通过清淤调水、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措施,不断加强对城市周边及市内主要河道的综合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获得了有效修复,水域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河流沿线景观平台实现了增设美化。现如今,奔腾不息的大运河、太湖、梁溪河、锡澄运河等无锡主要河流正纷纷诉说着无锡古今的荣光,全市共同描绘了一副水清景美、宜人宜居的生态亲水画卷。

(二)精神形态的水文化

精神形态的水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水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凝聚和心理积淀,它涵盖了水性崇拜、水文化精神价值以及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内的水文化核心形态。精神的形态水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水文化的灵魂所在。无锡先民在漫长的与水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了由最初因洪水而引发的民族恐慌,到产生自然敬畏而尊水为神,进而形成水性崇拜等阶段,最终凝聚成无锡灿烂辉煌的各类精神形态水文化。

1.无锡的治水兴水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远古夏禹时期,治水英雄张渤为开拓江南,着力治理水患,疏浚蠡湖,从而造福一方;周泰伯为解决农田灌溉和排洪的需要,首挖伯渎河,开启江南治水之先河;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为整治水利而开凿了申浦河,并治理了芙蓉湖;明代江南巡抚周忱为治理芙蓉湖水患而挖掘了黄田港……在这些治水兴水的创举中,无不凝聚了无锡人民持之以恒的实干毅力、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惜时如金的进取精神等水文化精神内涵。同时,大运河、太湖及长江这三大水系在无锡境内交错联通,这样的江南水体环境造就了无锡水文化的丰富独特性,使无锡的水文化既具有大河文化的广阔进取,又具有湖泊文化的包容温婉,还兼有运河文化的流动通达,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无锡城市品格,培育了智慧灵动、圆润温和、开放创新、崇德务实、坚韧进取的无锡城市文化内涵。

2.无锡关于水文化的历史人文印记绚烂深刻。在北宋单锷笔下的《吴中水利书》、北宋文豪苏轼创作的茶诗《惠山烹小龙团》、南宋文天祥留下的《过无锡》、明代王永积书写的《锡山景物略》、清代嵇曾筠记录的《防河奏议》等作品中,都有关于无锡的文学缩影。此外,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赋予惠山古泉美名而题书的“天下第二泉”碑刻、明代海瑞曾登临黄埠墩并题写“玩山临水第一楼”的匾额、明代东林党首领高攀龙曾在太湖边逐浪咏诗而留下“鼋头渚边濯足”的遗迹、清代无锡金匮知县廖纶曾感叹太湖之浩瀚而于鼋头渚崖壁上题刻“包孕吴越”的摩崖石刻……这些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镌刻着无锡深厚水文化的历史人文印记。

无锡的水不仅繁衍了代代生息,还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有造型精致、栩栩如生的无锡惠山泥人;有针法多样、绣法变化多端的锡绣;有气韵高古、清新俊雅的无锡留青竹刻;有被誉为“太湖一枝梅”,与越剧、黄梅戏并称华东三大剧种的锡剧……这些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韵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在国内外的艺术领域里熠熠生辉。

(三)制度形态的水文化

制度形态的水文化,是指人们对水的利用、开发、治理、配置、节约、保护以及协调水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以及由组织形态、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构成的外显文化,是水文化的格式化和规范化。[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推进,无锡人民对于水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从而逐渐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制度条文以及社会规范。无锡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湖泊生态水环境治理的地区,现如今荡口古镇里的清代县衙保护河道碑刻就是无锡早期开展水环境治理的历史佐证。无锡先后出台了《无锡市水资源节约利用条例》《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无锡市水文管理办法》《无锡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等,通过顶层设计,启动升级“河长制”,探索形成“五联治水”新模式,实施铁腕治污、精准治理、科学治水。此外,无锡通过加强水政监察支队的水政执法监察管理法治化,制定水政执法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执法保障水平,促使无锡全域水务管理进入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新阶段,有效助力守护无锡的绿水青山。

三、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视角下无锡水文化建设意义

无锡水资源丰富,水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髓融入到无锡水文化的建设中,这对于促进无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彰显文化自信的得力之举

水文化可谓是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共促共荣的。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显性载体,属于“大文化”的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无锡因水兴城,河流密布、临湖通江的区位优势造就了无锡这座“水城”的智慧灵动与诗情画意。无锡的水文化建设,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传承地方人文内涵、秉承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的得力之举。

(二)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之举

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建设水文化,是改善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中央和国家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关乎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无锡人民世代临水而居、人水相依,打造优质的水生态环境,是无锡水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优秀水文化传承保护的前提条件。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福祉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生态平衡,构建出无锡水生态绿色宜居环境的有效之举。

(三)是构建城市品牌的创新之举

当前,城市要想获得可持续化发展,就必须要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水,一直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积淀的基本载体和重要命脉。纵观无锡的区位优势与经济文化发展态势,城市的水文化底蕴特性异常明显,无锡“水城”的形象,也是城市品牌形象的特色彰显。通过水文化的建设,可以充分展示无锡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水韵魅力,突显“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的品牌形象定位。这也是无锡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绿色生态亲水城市品牌形象的创新之举。

(四)是提升民众素养的明智之举

水文化蕴含着人类睿智的生态理念和丰富的思想文化,水文化的系统建设会对城市居民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古往今来,有很多纠纷、犯罪皆是因水而起,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水法的不了解所致水的无序利用。[5]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大众可以通过增进对水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丰富水文化知识,长此以往必然能自觉培养民众的节水生态保护意识,提升思想境界,减少纠纷,这也是进一步提升民众素养的明智之举。

(五)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之举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前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水同无锡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有了水,才有了无锡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由于人类曾经一味地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导致水体水质被污染,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给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在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启示下,以生态为本,注重水文化的建设,是促进人水和谐社会关系形成的必要之举。

四、无锡水文化建设困境

无锡的水文化建设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近年来,无锡高度重视水文化建设工作,但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一)水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作为“湖滨城市”、江南名城的无锡,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最大的竞争优势。然而近年来,由于无锡城市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境内水体也面临着废水排放、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生态系统退化、湖岸景观带被破坏、水体动植物缺失等问题,从而导致水生态功能受到损害,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系统多样性和平衡性的良性发展,无锡居民世代形成的人水相依的和谐关系逐渐疏远。

(二)水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底蕴深厚的无锡水文化,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各类水文化遗产资源。但由于当前针对水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类文物认定的标准不够统一等原因,目前仍有不少水文化遗产可能还没有被发现,部分水文化遗产资源尚未被列为保护对象,有些甚至因为一些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无锡仍有不少水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境地,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水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继续加快推进各类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

(三)水文化制度建设仍需加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快速有效推进,无锡的各项水实践活动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无锡在“依法治水”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和提高的地方。比如:涉水法律法规内容仍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执法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大众对涉水活动法律法规的了解有待继续加深等等。因此,无锡水文化的制度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五、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视角下的无锡水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为无锡水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借鉴和传承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髓,多途径、多举措地深入开展无锡水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水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助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一)确立“知和知常”的水生态环境绿色保护意识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强调天地人一体,人与大自然共进互退、和谐共生。[6]《老子》第55章提及:“知和曰常”,和谐相处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人类应该“知和”“知常”,回归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证万物的勃勃生机。“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清澈秀美的水生态环境、亮丽而富有内涵的临水生态长廊是无锡水文化建设的关键。无锡应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理念,[7]通过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水环境科学规划,区域联动、齐抓共治,有效控制水体环境污染,加强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实施水生态清淤修复工程,加强水质监测,提升水质保护力度;重视水文化特色景观带建设,将无锡富有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水文化融入到古运河风貌带、环湖风光带、湖泊生态湿地群等特色景观带的打造中,围绕人水和谐的理念,着力构建出既符合现代化建设需求,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需求的“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的城市滨水景观,不断擦亮无锡特色城市水文化名片。

(二)树立“知止知足”的水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

无论是“道法自然”,还是“复归于道”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都要求人类不仅要懂得“知和”“知常”,更要做到“知止”“知足”,掌握“适度”原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无锡这座城市千百年来因水而兴,各类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的水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璀璨辉煌。无锡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化发展的理念,在科学梳理各类水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既要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手段,适度进行开发与创新,助推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开拓人们的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又要注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水文化资源开发保护间的平衡性,不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过度开发,导致各类底蕴深厚的水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甚至被永久损毁。

(三)构建“海纳百川”的水文化遗产共荣发展模式

无锡既有包孕吴越的太湖风光,又有“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古运河。三千多年来,无锡城市的历史文化绵延不断,有着说不尽的繁荣盛世,道不完的文采华章。悠久灿烂的历史,孕育出无锡丰富多样的水利工程文化遗址、运河工商文化旧址、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文化人文历史典故等各类水文化遗产。在当前的城市水文化建设过程中,无锡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对各类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秉持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厚德载物”的开放包容态度,积极构建“海纳百川”的各类型水文化遗产共荣发展模式。各部门需通力配合,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地促进各类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可以通过积极推进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养护工程、优化各类文化展馆资源配置、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举措,着力打造出充分展现无锡历史风貌和时代风采的水文化空间,共建利用好各类水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促进各类水文化遗产形成“百花齐放”的共荣发展局面。

(四)强化“正法直度”的水文化制度得力保障措施

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在无锡水文化建设的推进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政府统筹、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发展思路[8],积极构建和完善一系列适应当前水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第一,可以通过完善水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用水安全,防止水生态损害、水体环境污染,自觉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从而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水和谐;第二,可以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能,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第三,可以开展水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类培训、新闻媒体推广、法治宣传等活动,提高社会大众对涉水活动法律法规的了解,从而能知法、懂法、守法地投入到无锡水文化的各项建设中。综上所述,太湖浩渺、运河悠悠、江河奔腾、溪流潺潺,通江达湖的水脉,孕育了无锡生生不息的繁华,也滋养出了无锡钟灵毓秀的水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思想的精髓融入到无锡水文化建设中,是无锡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好和谐社会、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无锡文化遗产生态
无锡一棉
无锡一棉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与文化遗产相遇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无锡公交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