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勇 韩晓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对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核心在于个体在获得就业岗位的基础上,能同时满足个体要求和用人单位需求,服务于国家建设需要,与高校人才供给的目标和结构相匹配。因此,推动高校毕业生稳定、积极和高效就业,对于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有了新的要求,更加聚焦大学生个体内在能力的增长,关注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本研究从供需新视角出发,探究大学生职业心理品质发展现状与就业市场对职业心理品质的需求情况,为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具有现实性、针对性的解决之策。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2]。职业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职业行为和作风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相对稳定的倾向和特征[3]。本研究把积极职业心理品质认为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后天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影响自身职业活动的特征和品质。用人单位是人才消费的需求方,高校是提供和输出人力资源要素的供给方,培养积极的职业心理品质有助于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来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优化人才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度。
塞利格曼和彼得森的研究中指出个体具有六种积极心理品质:智慧和知识、公正、勇敢、节制、人际和超越,每个维度包含着几个积极心理品质影响因子。从李力、徐丽娟等人[4]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具备的积极职业心理品质的排名为超越、勇敢、人际、公正、智慧和知识、节制,真诚是大学生所具备的排名最高的职业心理品质影响因子,其次分别为心灵触动、团队精神、自制。大学生具备的优势品质与其个人成长特点和所处生活环境有重要关联,他们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相对来说接触的群体较为单纯,在交往时无论是师生间、还是生生间都是以诚相待,同时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波动。从团队精神和自制层面上来讲,大学校园是一种集体性生活,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和科技竞赛,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团结协作意识;就自制而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现出较强的意志力,主动克服困难和诱惑,人际交往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职业心理品质因子较低,分别是领导能力、热爱学习、创造力和热情,不少学生入学后把精力放在各类活动上,加之只有小部分学生能进入学生组织的领导层,自由、宽松的学习方式使不少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不重视学习,长期沉迷在游戏、短视频、恋爱等事情上,缺少主动学习和提升创新精神的热情。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看重个体与行业的适配度,突出人岗匹配。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公正维度需求最高,其次是节制、智慧和知识、人际、勇敢和超越,在积极职业心理品质因子中对于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需求最高。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和正直公平都属于公正维度,随着就业市场不断优化升级,共享经济、人工智能、人力资源服务等新兴领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越来越多企业关注个体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发展潜力,要想取得绝对优势就要依靠一支紧密团结、有奋斗精神的团队,工作场域强调的是集体生活,仅仅只有个人的力量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同时,个体的发展潜力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企业需要不断挖掘具有领导能力的“潜力股”,这可能直接关系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越来越多企业关注这两个层面的优势品质,但是这两种品质恰恰是学生缺失的方面,说明大学生目前具备的积极职业心理品质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存在供需失衡的问题。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关注供求均衡,强调就业的“精准度”。实际上不同行业对职业心理品质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像开发或设计类的岗位追求一定的创新性,更多强调创造力、团队精神;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关键任务,教育工作者需要储备大量的知识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更看重学习;客户经理、办事员更关注社交智慧,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更好地迎合客户需求;工人更看重团队精神,很多生产环节需要工人彼此配合完成,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工作效率。因此,大学生在确定就业目标后,要深入分析行业必备素养或能力,主动提升与岗位匹配的职业心理品质,不断增强个体与就业岗位的适配度。
首先,当前就业市场需求的优势品质与大学生具备的积极职业心理品质有较大差异,高校要依据专业、学科、学生性格特点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例如理工类专业可以通过专业实习、校企合作等模式培养团队精神、领导力和创造力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培养团队精神、热爱学习、社交智慧等;外向型学生要关注其社交智慧、领导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内向型学生关注其自制、思维力的提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利用个体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就业岗位。
其次,要加强积极职业心理品质教育,增强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高校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忽视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从关注问题转向挖掘学生发展潜力,增设积极职业心理品质课程,选拔一批熟悉心理知识、掌握就业技巧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积极职业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此外,要借助灵活、多元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通过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团体辅导、心理游戏)教会学生拥有积极情绪的方法,加强课外实践(例如实习实训、集体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感受情绪状态真实的变化,逐步引导学生将体验到的积极职业心理品质迁移到职业生涯规划之中。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大学生要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对于自身的情况有清晰的判断,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具备的积极职业心理品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职业心理品质相关知识,对自我职业选择做出合理定位,发挥个体的优势品质,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大学生要学会构建积极自我图式,很多学生对就业都存在消极心态,尤其是部分学生接连遭遇求职失败后,丧失求职信心,要帮助学生主动调整心态构建积极的自我图式,克服消极不良情绪,提升心理适应能力。最后,主动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积极职业心理品质,尤其要特别关注目标岗位的需求,提前搜集相关岗位招聘信息,仔细阅读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量表,了解自身具备的优势和缺点,依据岗位需求提升自身的弱势品质。例如缺乏领导能力的学生应主动参加班级或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在工作和活动中不断提升个人的领导力;缺乏审慎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个人言行,切勿过分张扬和自吹自夸,做到谨言慎行。总之,要主动出击结合需求导向提升自身的积极职业心理品质,真正提升个人职业能力,争取实现高水平、高层次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