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以R村为例

2024-06-08 10:53李景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10期
关键词:文化振兴乡村文化乡村治理

摘要 分析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困境,基于乡村治理视角,以R村为例,从制定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持续开展特色鲜明的村民文化活动、构建乡村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举措等多个方面,探索了乡村文化建设路径,以期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增进农民的幸福感,提升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关键词 乡村文化;文化振兴;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 G24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0-024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0.052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Governance—Taking R Village as an Example

LI Jing-cheng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City Management,Hefei,Anui 2300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governance, taking R Village as an example, it explores the path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from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formulating a development plan for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encouraging diverse entitie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continuing to carry out distinctive cultural activities for villagers, and constructing measures for rural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satisfy the cultural needs of farmers,enhance the happiness of armers and the level of civilization in rural society.

Key words Rural culture;Cult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governance

基金項目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021rwsk03);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21A1046);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22AH052374)。

作者简介 李景成(1982—),男,安徽临泉人,副研究馆员,从事图书馆及基层文化建设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6-07;修回日期 2023-07-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关乎乡村振兴的全局。乡村文化是乡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1]。振兴乡村文化就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文化建设,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口袋与脑袋”共同富裕。围绕乡村文化建设,学者们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与实践:李重等[2]论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内涵和基本矛盾,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凸显区域文化特色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乡村文化的振兴道路;杨丽新[3]基于组织化培育视角,认为应从资源的整合性、供给的主导性、组织的嵌入性、需求的培育性以及价值的激发性等方面,推动乡村文化的组织化生产与需求的组织化满足,构建“组织化培育”为核心机制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吕宾[4]基于文化自信视角,认为应从重塑乡村文化生存环境、增强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培养和提升农民文化认同感等方面着手振兴乡村文化;万军杰等[5]基于乡村社会现代性转型中衍生出的精神贫困、文化离散等问题,从建立城乡人才共育共享机制,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健全乡村文化治理的体制机制等方面论述了乡村文化建设路径;路新华[6]在分析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主体流失、客体内容结构、载体“形聚神散”等困境的基础上,认为乡村文化振兴应增强农民、新乡贤、社会团体及各级政府的主体意识,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价值内涵,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文化服务体系。笔者从乡村治理视角,探究乡村文化建设路径,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1 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强化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1.1 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是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和传播科学知识、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7]。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按其作用,可分为艺术表演设施、学习阅览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等[8],主要包括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 (中心)及乡镇文化站。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普结果显示,96.8%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11.9%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41.3%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9]。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整合农村祠堂、闲置校舍等设施资源,推进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形成了村村有广场、有活动室、有宣传栏、有图书、有文体器材、有数字文化服务、有文艺团队、有特色活动的局面。

1.2 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面向农民,着眼于农村社会效益,以政府组织及其投入为主导,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体系,涵盖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报刊、网络、演出、文物、图书馆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其主要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运营机制、管理体制及资金保障、人才队伍、考评体系等。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各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相继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等政策法规,推进“总馆+分馆+基层服务点”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逐步形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3级文化网络体系,不断强化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注重队伍的选聘、培养、管理、考核等,完善了村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发挥了村级文化阵地功能。

1.3 文化资源不断丰富

农村文化资源是扎根农村,能够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时代特征的各类文化总和。各地区相继出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等建设与保护政策,农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生产文化资源、名人故里与历史遗迹文化资源、民情民俗文化资源、景观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农村口述文化资源等建设得到重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科技等系统加强了对农村文化资源的建设,广播电视互联网实现村村通,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已常态化全覆盖行政村。各省区纷纷建立数字化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图书资源不断丰富,每个书屋图书不少于1 500册,品种不少于1 200种,报刊不少于2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截至2018年底,广大农村图书配送超过11亿册。

2 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

2.1 乡村文化主体客体虚化

乡村文化主体客体虚化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困境。乡村文化的主体是“人”,是在农村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的人,农民是乡村文化的主体。农村空心化,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 979万,占36.11%,与2010年相比,乡村人口减少16 436万,城镇人口增加23 642万,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百分点[10]。加之农村人口流动性因素,农村青壮年平时流向城市务工求学,平时留守在农村的多为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作为乡村文化的主体,他们文化承载能力很弱,其数量亦显严重不足,难以唤醒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激发农民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文化的客体是相对于文化主体而言的,乡村文化客体是农民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东西,其范围相当广泛,大到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角色地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由于受城市文化、外来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乡村文化的价值观被弱化,拜金主义、贪图享受、大肆攀比等观念盛行,传统乡村伦理文化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村伦理观念正逐渐衰退。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拯救不到位,正面临消亡的危险。

2.2 乡村文化“失根”严重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及封闭的农村社会是乡村文化形成的基础,从文化的生活到文化的观念,再从文化的观念孕育文化的道德,这每一个环节都与农村的发展现实息息相关。当前,乡村文化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从农业生产方式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社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成为极少数且年龄偏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 422万,其中女性14 927万,年龄35岁及以下的6 023万,年龄在36~54岁的14 848万,年龄55岁及以上的10 551万[11]。从农民生活方式看,乡村文化失去了传统农业社会,乡民以聚族而居、自给自足、渔樵耕读为特点的生活方式,他们利用大型智能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很多先进农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无须肩挑膀扛,不再需要传统的集体统一协作,使传统乡村文化中“应时、守则、和谐”的价值取向失去赖以生存的根源,乡民误认为原来“吃苦耐劳、集体至上、爱好和平”的优秀个人品质不合时宜,不再需要。从社会交流方面看,乡民原生活在封闭状态下的乡村,一切经济利益来源于乡村,熟人社会中淳朴的乡风民俗,和谐的邻里关系等伦理价值秩序,维系着乡村文化的命脉。当前,乡民外出,乡村空心,主要经济利益来源于乡村之外,原有的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新的合理价值秩序毫无根基。法治土壤缺乏,拜金观念、唯利价值观乘虚而入,消费文化主宰了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

2.3 乡村文化亚文化流行

农村社会亚文化大行其道,亚文化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偏离、对立甚至是相冲突的一种不健康的文化[12]。亚文化的盛行严重破壞了农村社会秩序,恶化了农村文化环境,影响了农民关系。一是封建迷信思想仍有较大的市场。封建迷信思想屡禁不绝,邪教组织利用少数农民期望得到神灵保佑的愚昧心理,披着宗教的外衣,通过治病等手段,打着“真、善、忍”的幌子,填补农民的精神空虚,在农村大肆宣扬“新奇、古怪、荒诞、神秘”的迷信邪说获取群众信任,最终坑蒙拐骗群众。二是不劳而获思想严重,赌博现象泛滥。农村由于“农忙不忙”出现大量闲散富余劳动力,他们无事可做,精神无所寄托,常年以打扑克、打麻将消磨时光,赌博行为普遍增多,甚至有人误将其作为“致富”途径。三是农民精神信仰缺失、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由于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出现精神信仰缺失,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的现象,农民“笑贫不笑偷,笑贫不笑娼”,农村成为电信诈骗犯罪重灾区,有些地方出现“贩毒村”“小偷村”“卖淫村”,农民误认为只要有钱就能过体面舒适的生活,至于获取金钱的渠道是否合法则无所谓。这些极端亚文化及极端价值观,极易诱使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2.4 乡村文化设施重建轻用

乡村文化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利用,很多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未能发挥应用的作用,造成大量的文化基础设施资源浪费。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重建设轻管理服务。乡村文化建设责任主体未能深刻认识文化设施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有些干部甚至把其作为门面装饰,仅用于应付上级检查,生怕群众把其用坏用旧,常年关门关窗,甚至挪作他用或者长期被占用。二是文化资源建设与农民文化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文化公共品供给方式,造成了供需匹配度不高,形成了农村文化资源供需矛盾。虽然,很多地方纷纷施行了“百姓点单、政府买单”的资源配送模式,但是,由于农民的参与度不高及农民表达自己需求能力局限等原因,“点单”式配送模式并没有真正解决资源建设的供需矛盾。三是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管理服务专门人才队伍。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薄弱,文化建设管理服务人员数量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缺编严重,甚至有些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被抽调他用,兼职负责村文化中心的村干部,由于本职工作繁重等原因,常常兼而不职,乡镇对他们的管理、培训、考核亦多流于形式。

3 R村农民文化需求调查及分析

R村是一个位于大别山腹地的脱贫村,全村2.8 km2土地有10个村民组580户,2 000多人,常年在村人口800余人,在村人口以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失去劳动能力的人为主,其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及以下。现有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开展了电影放映、送戏下乡、图书借阅、电子阅览等文化供给活动。村文化管理服务工作由一名村干部兼职负责,农民参与程度较低。R村乡村文化建设具有当前乡村社会文化建设典型性。该研究以R村为特定研究对象,通过入户发放“农民文化需求调查表”,进行了为期7天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为99%,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3.1 农民文化生活单调

调查显示,村民平时主要的文化活动内容为看电视、电影,占比高达82.61%;其次是看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占比为65.22%。村民上网娱乐主要是看电视剧、看电影、看小说、听新闻等,占比为56.52%。而偶尔看书、看报纸的仅占34.78%,听歌、听戏的占比为21.74%,跳广场舞、听电子书、看文艺演出和收听广播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4.35%、17.39%、8.70%和17.39%。60.87%的村民每天看电视时长2~5 h,73.91%的村民每天看抖音等短视频2~5 h。60.87%的村民通过看电视了解外面世界,78.26%的村民通过上网了解外面世界,仅有21.74%的村民通过乡村大喇叭了解外界。综上所述,参与看电视、电影、看抖音和上网等活动是人们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而参与跳广场舞、听电子书、看文艺演出和收听广播等活动的相对较少。

3.2 乡村特色文化需求旺盛

调查显示,村民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为戏曲演出、电影放映,选择占比高达52.17%;其次是乡镇组织的文艺演出或比赛,选择占比为39.13%;村趣味运动会、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政府组织的送图书科普知识下乡、广场舞和书法、绘画的选择占比分别为30.43%、26.09%、21.74%、21.74%和13.04%。村民最喜爱的图书类型为文化类(文学小说),选择占比为26.09%;综合百科知识类、科技类(农业科技)选择占比分别为39.13%、13.04%。而从不读书看报的村民占比为21.74%。基于以上数据,地方特色的戏曲演出、电影放映为村民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加大推广。同时,乡镇组织本地特色文艺演出或比赛、亲身参与的文体活动也是受欢迎的选择,可以加强组织和宣传。

3.3 农家书屋作用发挥不足

调查显示,59.57%的村民知晓本村有农家书屋,39.13%的村民不知晓或者从没有去过农家书屋。知晓农家书屋的村民中:仅有21.74%的人去过农家书屋,47.83%的人对农家书屋的管理服务不满意。60.87%的村民认为农家书屋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56.52%的村民对村文化活动开展满意,82.61%的村民认为农家书屋应加强建设,78.27%的村民对村当前的文化设施满意。对于如何搞好村文化活动:73.91%的人认为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并保证有效运转;39.13%的人认为需要专业规范定期的文化指导;43.48%的人认为要大力培養文体骨干,挖掘文化资源形成特色;30.43%的人认为要依托现有的文化活动团体,吸引更多群众参与;17.39%的人认为应增加适合村老年人的文化内容。基于调查认为,充分利用现有包括农家书屋在内的文化设施,大力培养文体骨干,开展专业规范的文化指导是丰富本村文化生活的重点和关键点。

4 R村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4.1 科学制定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制定科学的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良性发展的前提保障。村“两委”作为本村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主体,应主持制定本村的乡村文化建设规划,村党支部书记应以本村乡村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身份,亲自抓本村的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并推动计划的实施。一是村党支部书记及村“两委”应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把乡村文化建设作为巩固我党农村执政根基的大事来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注重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丰富道德教育资源,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价值观认同。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本村农民文化需求,采取问卷、访谈等多种定量与定性的方式调查研究农民的文化需求,注重对农民潜在需求的挖掘,形成农民文化需求明细,依据农民的需求及农民文化建设需要,结合国家乡村文化建设政策,有的放矢地做好乡村文化发展规划,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培育乡村恬淡质朴、重农固本、崇尚科学、遵守法律、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传承乡村孝老爱亲、兄友弟恭、崇礼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家训,注重用本村的先进模范和乡贤的典型事迹,引领本村的道德风尚。三是乡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化既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也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按年度分步骤逐步推进实施。计划除了切实可行外,在得到乡镇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的同时,还应充分调动本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听取、吸纳农民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让人民共享成果。

4.2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解决乡村文化建设“人”的问题,是乡村文化繁荣振兴的核心[13-14]。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主体特别是基层政府和村两委,应重视“人”在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多种途径吸纳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确保本村现有文化设施的有效运转,提升本村文化建设的管理服务水平。一是牢固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既是乡村文化的参与主体创造主体,还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设主体。乡村文化建设应放手发动农民,认真听取本村农民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地参与本村文化建设,主动承担相应的管理服务职责。二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队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管理、服务工作。可吸纳本村及与本村有关联的大学生、本村在职及离退休教师、本村及在本村居住的离退休人员、本村及与本村有关的知识分子、本村及与本村有关的乡村文化名人等加入本村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与相关图书馆、团委、高校及文化企业等相关社会组织联系,邀请他们志愿参与本村文化建设。逐步建立起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填补本村文化人才空白。三是建立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使用与考核。严格志愿者及志愿单位选拔程序及办法,杜绝“来者不拒”“滥竽充数”情况发生。根据村文化建设需要合理设置志愿者岗位,明确志愿者职责,适时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志愿者管理服务能力。定期开展考评,加强奖惩激励力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不予续聘,对于优秀者应给予宣传报道、颁发荣誉证书等多种形式的奖励。

4.3 持续开展特色鲜明的村民文化活动

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文明,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应以提升乡村文明、满足农民需求为导向,突出主题特色,注重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结合本村实际应景举办,确保文化活动常规化开展及文化资源的有效供给。一是以农民文化需求及文明乡风建设需要为依据,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重点,灵活确定活动开展的内容及形式。活动的内容应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形式应充分考虑农民的接受水平及习惯,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二是依照时间节点,结合农时季节传统,应景式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移风易俗等相关活动,可在妇女节、国庆节、重阳节、中秋节、丰收节、春节等开展相关主题活动,通过应景式文化活动,营造人人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以图书阅读、信息素养培训、科普教育、普法教育等为抓手,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15]。三是注重对文化活动效果评价,适时调整活动方案,促进活动开展良性循环。建立完善本村文化活动评价体系,可从参与人员的广度、深度、满意度及活动对参与人员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综合考评活动效果。落实文化活动考核工作,切实把考核结果运用到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对于效果不佳的活动应适时优化、调整,对于效果较好的活动应及时总结经验,坚持常态化开展,逐步形成品牌。

4.4 构建乡村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举措

通过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多途径构建乡村文化城乡融合、中外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举措,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增强乡村文化的张力与自信力,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农民获得感。一是以党建联盟为抓手,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推动城乡文化融合[16]。村党组织可利用党建联盟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开展党建结对的优势,实施与城市基层党组织“共建、共治、共享、共商、共赢”联动,共同优化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搭建党员及优秀青年交流平台,通过讲述城市故事,参加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感受城市发展变化,引导乡村党员及青年学习城市优秀经验,更好地投身乡村建设。二是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开拓乡村文化建设新局面。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心,引领農民学习国外先进文化,以开放积极的心态享用世界文明成果,促进“洋为中用”。同时,帮助农民完整地认识国外文化,高度重视国外糟粕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渗透,筑牢抵御国外糟粕思想文化的防线,避免迷信“国外的月亮圆比中国的月亮圆”,促进乡村文化健康发展。三是大力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创新。搭建乡村文化创新平台,发挥乡村文化理事会作用,继承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结合实际推动民俗文化的创新,给非物质文化注入时代元素,挖掘农耕文化的现代精神,以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为抓手,推动“生产机械化”“居住空心化”“人员老龄化”农村新时代“新农耕”文化的培育。深化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推动乡村文旅经济发展,使农民更有获得感,更有幸福感。

5 结语

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塑魂工程,村“两委”应扛起主体责任,做好本村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多途径激发农民参与本村乡村文化建设的兴趣,让农民既富“脑袋”又富“腰袋”,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积极构建政府、农民、青年群体、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不断提高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经验(史)视野下的乡村文化考察[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Z1):90-102.

[2] 李重,林中伟.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内涵、基本矛盾与破解之道[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6):39-48.

[3] 杨丽新.组织化培育: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与机制创新[J].地方治理研究,2022,23(3):66-77.

[4] 吕宾.文化自信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困境与应对策略[J].湖湘论坛,2021,34(4):71-84.

[5] 萬军杰,王文浩.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文化振兴:困境、方略与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5(4):63-68.

[6] 路新华.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22(8):54-56.

[7] 邹林,方章东.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54-56.

[8] 徐学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问题、成因及推进思路[J].中州学刊,2008(1):141-145.

[9]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迈出大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EB/OL].(2019-08-07)[2023-01-03].https://www.stats.gov.cn/ztjc/zthd/bwcxljsm/70znxc/201908/t20190807_1689635.html.

[10]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EB/OL].(2021-05-11)[2023-01-03].https://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76.html.

[11]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B/OL].(2017-12-16)[2023-01-03].https://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5_1563599.html.

[12] 秦志斌.亚文化环境下农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J].新西部(理论版),2016(23):106,116.

[13] 于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面临的困境及提升路径[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3):80-84.

[14] 邱丽花,张宝英.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研究: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4):258-260.

[15]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EB/OL].(2021-04-22)[2023-01-03].http://www.gov.cn/zhengce/2021-04/22/content_5601428.htm.

[16]  张学昌.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56-64.

猜你喜欢
文化振兴乡村文化乡村治理
弘扬德孝文化 助推文化振兴
浅谈如何加强乡村文化振兴
关于新时代的思考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文艺复兴”的经验启示与辽宁的“文化振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