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共“黄河归故”谈判始末

2024-06-08 16:51:14吴巍
读报参考 2024年16期
关键词:花园口冀鲁豫故道

吴巍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对外宣布了“黄河归故”计划,迫不及待想要实现花园口堵口合龙,借此获得政治和军事上的筹码。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展开了以“黄河归故”为中心的谈判与斗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以水代兵”的阴谋。

背后的意图

1938年6月,蒋介石集团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以阻止日军西进。然而,此次决堤并未能有效阻止日军西侵步伐,反而给豫皖苏数百万人带来了空前的黄泛灾难。中国共产党带领故道两岸人民,与日军浴血奋战,建立了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

“黄河归故”是经过国民党政府中央水利实验处多次模型试验的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计划,其本来目的是将1938年炸开的花园口决口堵住,让泛滥于豫皖苏的黄河重新经花园口以下的河南、山东故道注入渤海。蒋介石十分清楚,一旦花园口堵口合龙,回归故道的黄河水就会肆无忌惮地冲向下游中共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此举既能给中共带来巨大压力,也将给中原的刘伯承、邓小平和山东的陈毅、粟裕部造成威胁。更重要的是,黄河将成为一个天然屏障,将中共冀鲁豫解放区一分为二,并把中共占领的华北、苏北、淮北区域分割开来。

1945年冬,国民党政府“令饬黄河水利委员会筹办堵合”花园口口门,引黄河水回归故道,从山东注入渤海。1946年3月1日,花园口“举行隆重之开工典礼,十五万民工,一齐动工”。同时,国民党当局宣布“花园口之缺口,必须在今夏6月汛期以前堵筑完成”。

花园口堵口工程的突然动工,引起了中共的注意。中共驻重庆首席代表周恩来于1946年3月1日紧急约见美驻华大使马歇尔,提出国民党方面在花园口开始黄河堵口工程问题,并犀利地指出:“蒋介石堵口的目的是想淹没解放区,把冀鲁豫和苏北、淮北分割开,使中共军队处于不利地位。”周恩来虽然洞悉了蒋介石集团让黄河重归故道的阴谋,深知解放区存在着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其依旧认为,应以人民利益为先,从大局出发,接受这项计划。因此在向延安请示后,周恩来随即电告国民党政府,同意黄河回归故道,前提是先浚河、复堤,再堵口。

鉴于周恩来的严正态度、黄河故道人民的强烈呼声和全国的舆论压力,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和共产党一起走到黄河问题的谈判桌前。

“黄河归故”谈判

就“黄河归故”问题的谈判,周恩来向王化云等冀鲁豫边区政府主要领导人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叮嘱他们在谈判中要坚持“先复堤、再堵口,务必保证下游黄河故道人民的安全”的基本原则。

1946年4月7日,由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委会)、中共解放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联总)、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行总)四方代表参加的第一次“黄河归故”谈判正式举行。中共代表赵明甫对冀鲁豫、渤海等解放区境内的黄河故道情况和群众对“黄河归故”的态度作出详细说明,同时强调,必须遵守“先复堤、后堵口”的原则。经过各方讨论,达成了以“堵口、复堤同时进行,河床内居民迁移救济”为主题的《开封协议》。4月15日,由国、共、联总三方临时组成“黄河故道勘察团”到达菏泽,展开了一轮新的“黄河归故”谈判,签订了《菏泽协议》。然而,协议墨迹未干,4月20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的一则消息称,“倘黄河汛前不克全部完成堵口工程,政府方面实不能负全责”“希速饬依照原定计划积极提前堵口”,这意味着国民党政府准备公然背弃《菏泽协议》。

国民党政府拒绝履行《菏泽协议》后,加快了堵口工程的施工进度,竭力准备在6月底实现花园口堵口合龙。鉴于此,5月18日,三方代表对黄河堵口复堤问题进行第三次商讨,形成了《南京协议》。协议规定,“下游急要复堤工程尽先完成;下游河道内居民迁移从速办理;堵口工程继续进行,以不使下游发生水灾为原则”。

5月31日,冀鲁豫行署向各地县修防处发出命令,“沿河各县立即动员组织群众,即日开工,将坝上之獾穴、鼠洞、决口等修补完毕”。与解放区人民的真诚态度相反,国民党政府却迟迟不按约定之数拨给工粮、器材以及工款,只继续其堵口工程。

6月26日,在认为花园口堵口即将成功之际,蒋介石悍然下令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令蒋介石意想不到的是,6月27-29日,花园口工地上狂风骤起,洪水暴涨并吞噬了180米堵口木桥,黄河堵口工程暂告失败。花园口堵口工程失败,导致大量的民怨与指责涌向国民党南京政府,这也给“黄河归故”问题的第四次谈判带来了转机。

7月18日,第四次“黄河归故”谈判在上海举行。出席谈判会议的主要有中共代表周恩来、伍云甫等;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蒋廷黻、水利委员会委员长薛笃弼等;联总中国分署代表福兰克芮、毕范理等。

为了在谈判中掌握主动,周恩来提出亲自前往花园口视察堵口情况。7月20日,周恩来在会议上重申了中国共产党支持“黄河归故”计划,并提出了解放区第二阶段的迁移救济与物资供应等事宜。经过实地视察和多次谈判,周恩来、蒋廷黻、福兰克芮共同签署了《上海协议》。《上海协议》的签订,为解放区下游故道复堤、整理险工争得了时间,在客观上推迟了国民党政府提前堵口的计划。

阴谋破产

1946年8月31日,鉴于黄河、淮河、沂河、沭河等河水大涨,冲破堤岸多处,周恩来致函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要求“江北运河工程局立即开放沿江各坝,以免苏北人民遭受水灾浩劫”。9月4日,周恩来在致蒋廷黻、薛笃弼的函中质问关于黄河旧道居民救济费150亿元迟迟不能到位的问题,强调“须速催行政院决定,否则堵口不能实行”。在周恩来严词催促下,1946年10月,行总交付解放区复堤工款、工人工资、公务费等60亿元,但此前协议中商定的150亿元的河床居民救济费却拒不兑现。

此時,蒋介石已决心将内战进行到底,其水淹解放区的阴谋已不加掩饰。1947年1月2日,蒋介石第三次致电水利委员会:“堵口工程务须按照原拟进度表1月5日完工,不可拖延。”1月8日,周恩来在延安发表关于黄河堵口问题的严重声明:“蒋介石政府突于上月底严令郑州军事当局及开封黄河堵复局,立即在花园口堵口合龙,以放水东淹黄河故道居民及两岸群众与解放区自卫队……这将更为滥豫、鲁两省若干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损失数百万人民的生命、房屋、财产。蒋介石之所以如此狠毒,其用心就在想利用黄河水淹死豫、鲁解放区的人民和部队,好便于他的进攻和侵占。我们请求全国同胞、国际正义人士,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一致起来反对,紧急制止蒋介石政府这一狠毒的堵口放水行动。”

迫于国际和国内舆论的压力,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暂时放弃堵口计划,继续以谈判来骗取社会舆论。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军事方略,作为“重点进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园口堵口计划是与“重点进攻”相互配合和补充的。

为了实现花园口堵口合龙,蒋介石再次强调,“宁停军运,不得妨碍堵口运石”。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等高级将领,多次到花园口工地督导,传达蒋介石“限期完成,不成则杀”的严令。1947年3月15日黎明,泛滥9年之久的花园口终于合龙了,突然回归故道的黄河水涌入解放区旧河道,河床居民躲避不及,损失惨重。在中共的带领下,沿河人民及解放区人民一方面奋力抢救黄灾,另一方面更加奋勇进行自卫战争,使蒋介石的“以水代兵”的阴谋彻底破产。

(摘自《百年潮》)□

猜你喜欢
花园口冀鲁豫故道
淮委组织完成黄河故道航拍调研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复苏
治淮(2022年12期)2022-12-20 02:47:38
维纳斯黄金苹果在黄河故道地区的引种表现
烟台果树(2021年2期)2021-07-21 07:18:26
档案见证花园口堵口事件
档案管理(2021年2期)2021-04-06 03:31:02
国画《花园口电灌站》里溯历史
——花园口电灌站的郑州记忆
统一战线:杨得志开辟冀鲁豫边区的『秘密武器』
流量过程对平滩流量的影响
浅论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工作
智富时代(2018年11期)2018-01-15 09:52:06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
黄河故道梨花开
纪念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暨党的群众路线与冀鲁豫边区民主民生运动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