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思考

2024-06-08 12:46师现营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4年3期
关键词:监测站水土保持成果

师现营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河南郑州 450008)

0 引言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强化行业监管、实现精准治理、抓好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举措。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逐步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手段传统、技术力量薄弱向自动化、信息化和智慧化迈进,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1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目的和作用

1.1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目的

查清区域内主要水土流失形式、强度、面积、分布及水土流失潜在危害等水土流失状况;分析水土流失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预报土壤流失量;评价不同措施配置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分析宏观水土保持效益,为同类地区科学开展规划、设计和治理提供提供依据;及时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成效,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提供支撑,为同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提供参考,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提供依据。

1.2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作用

①服务政府决策。扎实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和评价水土保持治理成效,定量分析和评价水土流失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宏观战略和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基础支撑。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科学分析各项经济社会建设对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影响,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经济发展格局及产业布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③服务社会公众。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定期公告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治理情况,满足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状况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增强社会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不断健全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和监管机制。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40 年的努力,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初步完善了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建成了覆盖主要水土保持区划的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积累了长序列观测资料,实现了动态监测全覆盖,基础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但对标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使命、新任务的要求,我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任重道远。

2.1 监测站点布局不完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高

河南省水土保持三级区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区尚未实现监测站点全覆盖,现有监测设施以小流域控制站和人工坡面径流场为主,在分布和数量上还不能满足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作要求。监测方法以人工监测为主,监测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且绝大多数监测设施设备已投入运行多年,老化严重,制约监测数据时效性和成果质量,与智慧水利对水保监测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2.2 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监管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根据2023 年度动态监测初步成果,全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19 832.49 km2,主要发生在林地、耕地,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90.51%;强烈以上水土流失面积667.67 km2,主要集中在旱地(坡耕地)、建设用地(人为扰动用地),占总强烈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的93.81%;全省人为扰动地块数量较2022 年增加了33 872 个,面积增加了493.68 km2,强烈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54.02 km2,且存在潜在水土流失危害发生发展的可能。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且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任重道远。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强度。

2.3 监测成果分析应用能力不足,支撑作用仍需进一步提升

动态监测成果分析深度不够,以分析年际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为主,综合利用多年动态监测成果、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自然环境变化情况综合研判水土流失变化趋势,为生态文明和水土保持规划提供决策支撑不够。监测点观测数据资料整汇编质量不高,成果应用和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对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研究、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支持不足。

3 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对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明确了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3.1 夯实工作基础,做好省级监测站点优化布局

在配合做好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程建设的同时,结合动态监测规划编制,认真谋划省级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作,补齐我省监测站点布局上、数量上和监测设施设备上的短板,按照国家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标准,建设覆盖全省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重点关注地区监测站网体系,对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加密站点布设,完善小流域控制站、人工坡面径流场、自然坡面径流场、典型实际样地、林草调查样地等监测设施,配置自动化监测设备,全面实现水土流失信息数据及时采集、处理和快速反馈,全面提升监测能力,切实发挥监测站点在水土保持工作中重要基础支撑作用。

3.2 健全考核制度,推进监测站点规范化运行

为确保各监测站点运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监测数据的挖掘分析,做好水土流失规律和预防治理措施研究的技术支撑,统筹谋划年度监测任务,从经费争取、运行管理、监测设备计量、监测成果分析研究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监测站点运行管理考核奖罚制度,进行考核评估,督促监测站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推进资料整编规范、成果分析应用深化,不断提升水土流失监测工作能力与基础支撑水平。

3.3 创新监管手段,从源头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在年度动态监测野外调查中发现,山丘区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集中表现在开矿、采石、施工道路、施工场地、弃土弃渣场,部分企业履行水土保持法定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不强,在生产建设时不主动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后续治理难度大、成本高。生产建设活动水土流失也不容忽视,虽然占地面积小,但是数量很大,一定程度上,能够导致人为水土流失的加剧。加强空天地一体化监管,遥感人工相结合,根据疑似扰动图斑现场复核,早发现早干预,力争从源头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3.4 构建联动机制,合力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在2023 年动态监测工作中,面对生产建设项目和活动数量大幅增加,潜在人为水土流失显著增加的风险,总站对存在潜在严重水土流失风险的人为扰动图斑6 000余个下发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水土流失状况调查,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监测监管形成合力,省市县联动效果显著。市、县监测机构协助总站开展强烈以上水土流失重点图斑、人为扰动图斑、强降雨等水土流失状况调查验证和动态监测成果分析应用,切实发挥市、县监测机构在动态监测工作中的作用,逐步构建由水土保持处组织,省、市、县三级协同实施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体系。同时,市级监测机构要加强对所属监测点的支持和督导,确保我省监测站点健康有序运行。

3.5 重视人才引进,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结合工作需求,针对性引进地理信息、遥感等专业技术人才,全面提高高分影像、卫星遥感、无人机调查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各级监测站点强化业务学习,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技术交流,围绕水土保持、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重难点问题,依托监测站点软硬件资源,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提升监测站点科研价值,在为河南省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的监测技术队伍的同时,逐步将监测站点打造成综合野外监测科研台站,全面推动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高质量发展。

3.6 强化基础支撑,深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强化野外调查与验证,严格各阶段工作质量控制,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在保证年度动态监测成果质量和准确性的同时,确保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能够如实反映河南省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成效。利用多年水土流失观测资料和动态监测成果,不断提高整汇编质量,分析在水土流失模型因子优化、水土保持防治成效方面的支撑作用,并应用到规划治理、监管工作中。同时,加强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推动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为其它行业提供数据支持,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河南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全力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全方位发展,开创新时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新局面,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高质量推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监测站水土保持成果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工大成果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水土保持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