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4-06-08 04:06曹维玥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职思维专业

曹维玥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将相关信息以视觉媒体的艺术形式向外界进行展示,让观众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社会最新的信息动态。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会涉及许多领域,同时应用到的信息化技术类型也逐渐增加。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出现各种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积极分析,利用其优势,对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的相关工作可以顺利向前发展。

一、新媒体的特征分析

(一)具有互动性特点

新媒体属于一种新的传媒方式,广大用户可以从自己的习惯出发,对媒体形式进行自由选择,从而获取满足自己实际需求的媒体信息。这种媒体形式与传统的报纸媒体和电视媒体有着很大差别,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尤其是在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不断发展下,新的传媒方式也逐渐朝着人性化和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对用户的实际体验感十分重视,能够精准获取广大用户的喜好,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得到有效发展。

(二)具有精准性特点

以往的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交互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有效获取用户的实际信息,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媒体传递过来的信息。与此同时,大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相对迟缓的,会浪费一定的时间。这种相对滞后的传媒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呈现被淘汰的趋势。而新媒体则有效避免了以往传统媒体的弊端,给予大众更多的选择权,让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相关信息进行浏览,这就大大提升了社会动态投放的精准性。

(三)具有及时性特点

在传统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相关新闻信息的发布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以及较为复杂的流程。这样一来,当时事新闻被发布时,往往失去了及时性,而当今社会大众对新闻的及时性十分看重。因而,新的媒体形式应运而生,任何个人和团体都能够参与到新闻媒体的行列中来,发布社会新闻。同时,新媒体下新闻的传播者也不需要较为专业的媒体设备,微信、微博等公共平台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载体,这就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具有高效性和及时性。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有效对接行业人才需求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和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的出现,使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进行艺术创意设计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视觉传达设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运用文字、图形、图像等平面素材编辑工具进行二维平面数字内容创作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应用音频、视频、二维动画、三维动画、CG特效等媒体编辑工具进行跨媒体整合的能力。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机械灌输和技能训练,没有及时应对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因此,要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必须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以适应从传统纸媒到数字媒体,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以及从艺术设计思维到人工智能设计的转变。

(二)新的技术手段没有完全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新媒体背景下,在很多专业领域,已经将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应用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而且这些新技术已经在改变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工作方式和过程。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习惯采用传统的讲授,较少采用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的技术方法,而且新技术设备和信息化教学环境也不足,这种传统教学手段培养出的毕业生显然不能够适应运用新技术的企业工作环境,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打破专业壁垒

在新媒体背景下,跨界思维已经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一种主流趋势,艺术设计的边界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但现代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这种单一专业背景下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而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不仅要求视觉传播设计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和广阔的知识面,并掌握新的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造跨界交叉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完全跳出原有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表现手法,在设计思想、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交汇点上产生新的火花,爆发新的创作灵感。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群多专业融合的角度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设计与商业、设计与科技、设计与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

三、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它是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的。大众逐渐对视觉传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市场对视觉传达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高职院校正是为社会培养优质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重要场所,正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慢慢扩大自身的招生规模,以此来满足社会视觉传达人才短缺的现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高职院校将重心放在了扩大招生上,忽视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造成教学质量不断下降。虽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加,但是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设计能力却得不到保障。大量招生导致学生的基础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不仅导致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加,也进一步加剧了教学质量下降问题。此外,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迟缓,各种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并未得到及时更新,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过度重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关注,这也严重阻碍着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与提升。

(二)人才质量有待提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其他职业技术专业有着很大不同,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但是,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主要还是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其对视觉传达设计这门课程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时,未将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课进行优化设计,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少之又少,学生无法对该专业产生兴趣,导致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断下降。

(三)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创新思维、创意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因此,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视觉传达设计从业人员来说尤其重要,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一方面表现在很多教师没有主动适应新媒体更新迭代的要求,没有及时将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前沿知识和设计技能;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往往是在某些专业课程中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但没有站在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将创新思维培养作为一个核心培养目标进行系统化设计,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有机融入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改革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在专业群框架下重构“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新媒体背景下,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手段的变革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可以在专业群的框架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比如以视觉传达设计、印刷媒体技术、包装策划与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构建专业群,在专业群框架下重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构建实物设计模块化课程群和数字媒体设计模块化课程群。实物设计模块化课程群包括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书籍设计等,通过实物外观、功能的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设计审美来进行准确的设计表达。数字媒体设计模块化课程群包括用户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研究、展示设计等,将设计对象由实物转变为数字媒体,使设计从产品设计和造物设计拓展到交互的设计、关系的设计、服务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课程重构,使专业课程设置能够更加贴近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岗位的素质要求。

同时,在模块化专业课程内容设计和项目载体的选择上,需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视觉艺术设计”大赛的竞赛标准、竞赛内容,将视觉艺术设计大赛的核心内容“信息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编辑设计”等有机融入相关的专业课程中,按照竞赛流程来组织实施项目化的课程教学任务,并按照竞赛评分方法来评价学生任务实施效果,实现课程标准与竞赛标准、课程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课程教学过程与竞赛过程、课程评价方法与竞赛评分方法的有效对接,促进“课赛”融通。另外,在专业课程内容设计和项目载体的选择上,还要充分对接“广告设计师”“包装设计师”“界面设计”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核内容、考核过程以及鉴定方式,实现“课证”融通。

(二)打造结构化的教师队伍,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

在新媒体背景下,基于专业群框架下构建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教学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传统教研室组建形成的教师团队已无法满足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实施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需要掌握跨界设计的思维、信息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意设计能力,需要逐步从产品和实物设计拓展到对关系的设计、交互的设计、服务的设计等,同时提升创意编辑、摄影、视听语言、3D技术等数字创意技能,而这是很难通过对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进行设计思维、设计技能等专项培训来实现的;而是需要从专业群模块化课程教学实施的角度打造结构化的师资队伍,这种结构化的师资队伍需要完全打破传统教研室的界限,每一个结构化的教学团队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教师组成,这种团队建设方式可以实践“一课多师”的协作教学组织形式,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同时还能有效促使教学团队教师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从而最大化教学团队力量。

(三)深化“课堂革命”,搭建竞赛平台,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课堂教学是强化学生创新性思维训练的主要阵地。因此,必须深入开展专业课程的“课堂革命”,打破“满堂灌”,在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项目式教学,引入企业典型的设计案例或者“视觉艺术设计”大赛的竞赛项目,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协同完成项目设计任务,创建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教师根据项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精心准备项目设计任务,让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设计过程中,主动收集设计素材,根据收集的所有信息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设计构想,相互交流与启发,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完全破除传统教师知识权威的教学观念,重塑教学角色,建立新型教学关系,形成学习共同体,体现师生的共同价值,使教学关系由单向变为交互,由“教师中心”变为“学生中心”,让课堂成为学生合作、讨论、展示、质疑的重要场所,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变革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同时,要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广告创意大赛、数字媒体创意大赛等校级技能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市级及以上专业相关的设计大赛,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技能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创作的兴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从其他参赛作品中看到问题解决的多种途径和方法,这样,学生在后续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将这种创造性的能力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视觉传达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学生的就业机会有很多。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改革,正确认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优势,分析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与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国外的教学资源,根据国内情况和学生需求,实现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高质量改革。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专业性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高职思维专业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