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松,张永贤
(华东交通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高校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为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不少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1-3]。例如:清华大学历经一年多的研讨,于2019年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研究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制度”“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价标准”“完善大学生荣誉奖励体系”“完善学术诚信教育和惩戒制度”等“七大任务”,为其他院校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研究生学业评价是研究生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既有新的任务与目标,也有自身的规律和特征,研究生道德教育、知识学习、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学业评价需要适合自身教育规律和特性的评价标准、实施手段和适用情景。探索构建与当前研究生培养需求相适应的学业评价体系,促进研究生教育回归教育本体,切实把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在实处,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
近两年来,按照国家要求,华东交通大学在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方法和体系。本文以研究生的学业水平评价为对象,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学业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元化研究生学业评价体系,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效果提供参考。
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目前研究生学业评价存在如下不足。
一些高校对研究生的评价主要考查科研成果、学术能力等专业技能,如论文、分数、获奖情况等,但是忽视了对研究生思想、道德、情操、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考查[5]。考查角度单一,缺乏对学生学业成就和成长过程的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的评价。虽然在一些评价体系中也设置了相关指标,但是缺少精准的评判标准,可执行性欠佳,难以落地实施,导致对思想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流于形式,无法体现区分度。
一些高校在进行学业评价时常常强调论文的级别和数量、奖项的等次等,忽视了文章本身的质量。学业评价过程变成计数量、看等级的过程,常常脱离对成果本身价值的评判,流于形式,导致对学业成就的评判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其真实价值。
一些高校的学业评价常常根据研究生获得的最终成果进行评判,缺乏对研究生成长过程的量化考查,学业评价以结果定结论,忽视了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所获得的收获,难以真实反映高校的育人成效。
总的来说,传统的研究生学业评价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了相关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但是也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功利化和短视化的弊端,甚至出现学术不端等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评价内容来看,研究生在校期间所取得的学业成就具有多维特性,涉及道德教育、知识学习、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对研究生学业的评价需要一个适合自身教育规律和特征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单独考查其中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的内容,显然难以全面地体现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培养质量和效果。
从影响因素来看,影响研究生学业水平的实际因素有很多,不同学生的个体学习效果不同,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不同,不同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不同,不同教师授课水平不同,不同辅导员管理绩效不同,不同环境氛围感染熏陶程度也不同。影响因素存在多样化的特点,需要一个与此相适合的多角度评价方法,才能更为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情况。
从评价对象来看,研究生培养是一个育人过程,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既要考查最终形成的结果,也要综合考查培养全过程,因此研究生学业评价,不仅需要进行结果性评价,还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因此,新的研究生学业评价体系需要破除“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淡化数量概念,强调质量比拼,既重视定量评价,也重视定性评价;既重视结果性评价,也重视形成性评价,多角度、多维度、多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立德树人的评价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克服过去研究生学业评价中“重学术、轻育人”“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按照“破五唯”的要求,采取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一个多元化评价主体及多角度观测评议的综合学业评价体系。
整个体系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支由不同研究生教育参与者组成的多元化学业评价队伍,一个从科研、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多角度考查的研究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一套由答辩、展示、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法集成的研究生学业评价方法。
1.组建多元化的研究生学业评价队伍。评价队伍是实施研究生学业评价的核心力量,对全面、准确地衡量研究生的学业水平,保证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研究生学业评价活动一般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参与评价的主要是管理人员,如学工管理或教学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导师,评价队伍组成单一,视野狭小,不利于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业成就。对此,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教学管理队伍、任课教师、同学等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种参与角色的作用,选取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教学管理人员代表、研究生代表、辅导员代表组成学业评议队伍,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充分采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从而保证评价内容的全覆盖。
依据不同的评价内容,研究生学业评价队伍分成科学研究评价组、综合素质评价组和创新实践评价组三支队伍。其中,科学研究评价组由科研专家、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组成,主要工作是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对研究生所取得的学术和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创新性进行鉴定,对学术成果的水平进行评级;综合素质评价组由研究生代表、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组成,主要工作是通过考查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研究生在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表现,以及在社会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进行评议,并根据考核材料进行鉴定和等级评定;创新实践评价组由研究生代表、辅导员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针对研究生所开展的课外创新活动内容及其创新性进行审核认定,并对研究生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的水平进行评级。三支队伍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协同,从学术、综合素质和创新活动等三个角度完成对研究生学业成果的综合评价。
2.构建多角度的研究生学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研究生学业评价的根本依据,也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传统的研究生学业评价过程内容单一,主要考查研究生的论文、奖项等科研学术上的内容,忽视研究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对此,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需要健全综合评价,破除“唯论文”“唯奖项”“重学术、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从学术研究、素质拓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多角度综合观察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切实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评价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围绕人才培养和育人成效来设计,避免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等功利化的短视行为。
第二,在模块设置上,整个指标体系分为学业成绩、科学研究、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等四大模块。学业成绩模块主要考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情况;科学研究模块不仅要考查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技奖项数,还将研究生开展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取得的各类专利、出版的文献著作,以及参与的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科研创新活动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从多方面评估研究生的科研活动绩效;综合素质模块主要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参与或组织社会活动的能力、参与文化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创新实践模块主要考查研究生在学科竞赛等课外科创活动中参与、组织和取得的成绩等方面的情况。
第三,在观测点的设置上强调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既考虑最终结果,又要设置反映进步过程的指标。每个模块的观测点设有三类指标:完成的成果情况、完成成果的增量情况以及未完成成果的情况。通过三类指标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进步过程,通过科学设置权重系数,注重三者的平衡,鼓励研究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3.采用多种形态集成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落实评价目标的重要手段。传统评价方法简单僵化,经常是简单地按数目叠加,忽视成果本身在内容、质量和价值上的区别。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社会活动、个人素质发展等方面的考查流于形式,缺乏细致、准确、有效的衡量方法。因此,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需要破除“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淡化数量概念,强调质量比拼,既重视定量评价,又重视定性评价;既重视结果性评价,又重视形成性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法集成,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立德树人的评价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第一,坚决贯彻“质量优先”的成果评价理念。根据学科特点,考虑学科间的差异,防止片面僵化“一刀切”的做法。针对特定学科,制作本学科高水平期刊目录,确定高水平成果形式,准确反映本学科在论文、获奖等学术科研成果上的质量和水平;建立代表作制度,强调成果质量的比拼,淡化数量概念。在具体评分的设计上,拉开不同等级成果之间的差距,尽量减少数量指标的设置,避免数量上的简单叠加,鼓励研究生静下心来出精品,尽可能产出高水平的代表性成果。
第二,强调成果评价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选择有效的评价方式准确衡量成果。针对论文、获奖等结果性评价内容,建立代表性成果的答辩制度,通过组织专家团队,听取答辩或路演,避免唯期刊级别、唯影响因子、唯奖项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评判方法简单、粗暴和机械化。针对思想品德修养、社会活动成效等相对抽象的评价内容,充分利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形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避免评价结论的笼统和同质化。
第三,建立案例展示制度。评比的材料尽量避免条目化和表格化等数目化的倾向,鼓励研究生展示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新发现、新创造,以及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新成绩、新收获,并写成案例,使学业成绩具体化、形象化,以便评审时能够了解成果的具体内容,提高学业评价的效度。
第四,重视形成性评价。建立研究生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档案,注重培养过程数据的积累和运用。在评价方法上,引入研究生自评和学生互评,鼓励研究生充分展示所取得的成果,通过观察角度交叉,保障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
研究生学业评价是研究生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激励研究生学习成长、评估研究生培养成果、推动研究生教育革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生学业评价过程中的不足的基础上,对构建多元、多角度、全过程的研究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该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育人成效”这个中心,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通过建立一支多元化的研究生学业评价队伍,综合多方面信息;通过构建一个多角度的研究生学业评价体系,全面反映育人成果;采用多种形态集成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提高评价实效,构建了一个具有多元化评价主体、多角度观测评议的综合学业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更合理、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研究生的学习成效,促进教育管理部门更翔实、更准确地掌握研究生教育动态,进一步做好育人导向与管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