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宏香
每年,至少900万吨蔬菜从潍坊寿光走向全国各地,摆上十几亿人的餐桌;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产值110亿元,年交易额200亿元,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寿光种业崛起,自主研发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蔬菜品种达到205个;在寿光,种菜是个高收入的行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30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透过一组组数据,闻名全国的寿光农业,在新时代不断创新超越,书写不寻常的每一页。改革开放以来,寿光以“无中生有”的勇气,从“一棵菜”发力,由一个普通的小县城,成长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地,最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城乡一体百姓富足,形成全国有名的“寿光模式”。尤其近年来,寿光市做大做强蔬菜文章,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持续在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种业硅谷”打造、“寿光模式”输出等方面发力,寿光农业“智慧”走向世界。
围绕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寿光市紧扣“标准化”这个关键,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以“人才+科技+专利”推进标准研发、以“种子+种植+物流”做强全产业标准、以“品牌+开放+交流”强化标准推广,引领寿光蔬菜产业加速迈向千亿级,蔬菜产业带动能力持续升级,实现了“立足潍坊、带动山东、辐射全国”。
在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设施蔬菜分子育种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蔬菜新品种的鉴定工作。作为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为了解决育种等“卡脖子”问题,该集团先后创建了省部级研发创新平台,组成了高层次人才领衔的育种研发团队,搭建蔬菜产业成果转化平台。
围绕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破题,寿光市着力聚集全球农业领域标准化专家,依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蔬菜)、国家蔬菜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等27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引进落户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绿色食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等权威科研院所,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为标准化支撑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同时聚焦科技兴农,与华为农业、海尔卡奥斯等开展深度合作,以工业互联网思维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重塑,研制推广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30多种新模式和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累计授权专利199件、软件著作权97件,为科技成果转化成标准奠定坚实基础。
在稻田镇西丹河村,一排排崭新的高标准蔬菜大棚坐落有序。在这里,蔬菜种植实现了上云管控、智能精准、集成作业,品质农业区域发展新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寿光蔬菜产业强化标准种植,组织对所有种植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大培训,全面推行农资、技术、管理、检测、品牌、销售“六统一”标准化服务,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种植、检测等全环节数据实时采集上传,1500余家蔬菜合作社、所有农户的农产品“带证明上网、带编码上线、带标识上市”,实现了全程智慧化追溯。
寿光大力实施蔬菜品牌化战略,坚持“品牌引领、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进标准信息共享与服务,全面叫响“寿光蔬菜”金字招牌。为了做强做大寿光蔬菜产业,寿光市通过展会聚合开辟合作交流“新赛道”,充分利用菜博会、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等平台,深度交流蔬菜质量标准推广应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推动蔬菜标准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引领寿光蔬菜标准稳步走向世界。
加速种业创新,做强农业“芯片”,打造中国“种业硅谷”,这是寿光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针对蔬菜种业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技术缺乏等“卡脖子”问题,寿光市建立了山东蔬菜种质资源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全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收集种质资源2.5万份,保护和登记的自主研发蔬菜新品种205个,种苗年繁育能力18亿株。国产种子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54%提升到70%以上,成为国家级蔬菜种业创新基础建设重要基地。
“这个品种属于丙醇二酸薄皮黄瓜,是运用最先进的智能分子设计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它有两个特质,一是口感好,皮特别薄,像一层膜,口感特别细腻;二是富含丙醇二酸,这个物质可以阻止进入人体的糖分转化成脂肪,从而达到抗糖减脂的功效。”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实验室共配备仪器设备200多台(套),可满足包括分子生物、细胞工程、植物保护等多个学科的实验基本需求,目前实验室建有种质资源库,存放了番茄、辣椒、苦瓜、西瓜等果蔬的种子资源达3000多份。
“我们这里有170多个番茄新品种,紅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口感。”古城街道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拿着刚刚摘下的彩色番茄说道。该村以番茄产业为主,种植的樱桃番茄口感好、售价高,一斤能卖到十多元。优质高价的小番茄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也得益于寿光“种业振兴行动”所取得的成果。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十多年前,寿光蔬菜因为依赖进口种子,发展长期遭遇瓶颈:进口种子占到七成市场份额,种一亩番茄的种子成本就要800元至1000元……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伴随着国家种业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寿光蔬菜种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寿光市以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为目标,先后与40多家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筹建了山东省唯一的设施蔬菜领域技术创新中心,搭建国家级科研平台12家、省级科研平台9家。围绕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寿光市加快种业研发,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国蔬菜新品种的展示推广和交易平台,真正将寿光打造成中国的“蔬菜种业硅谷”。
在西藏自治区康马县马达乡高海拔大棚种植项目现场,蓝天白云下的温室大棚里种植着无花果、草莓、水果黄瓜、辣椒等果蔬。“这几个温室大棚,属于高海拔大棚种植项目,当年就实现了产出。”已在西藏自治区发展果蔬种植8年的寿光人孟德利说,通过运用寿光大棚种植技术等,高原上的大棚蔬菜农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这也是寿光坚定扛起向全国传播前沿蔬菜种植技术重任的一个成果。“我们常说的种植技术,也可以称之为种植标准。用标准化改变蔬菜种植,让没有种过地的人也能种出高品质蔬菜。我们研制了国内首批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的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领域空白。”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科负责人夏海波说。
近年来,寿光市打破省市区域界限,发挥寿光蔬菜全产业链优势,引导寿光农业企业和人才积极走出去,建设设施蔬菜园区,推广种植管理技术,具有“寿光元素”的园区遍布大江南北,目前已在四川、江西、内蒙古等省区市认定65个标准化基地。
“从企业选址、温室設计、建设,到种苗、农资供应,园区管理及种植技术指导、蔬菜销售渠道搭建等,我们可以提供全配套、全定制服务。”作为寿光蔬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先后在西藏、江西、四川建设了3个代表性的标准化蔬菜产业园区,采用水肥一体化自控、物联网监控、荷兰智能温室工厂化种植等先进技术,坚持“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推行现代农业订单生产,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撑。
尤其在西藏自治区白朗县,根据当地土壤贫瘠板结问题研发的“沙培”种植新模式,助推当地果蔬种植面积由248亩增至1.46万亩,以全县1.28%的可耕地产出了占农牧业总量41%的效益。
“寿光模式”不但花开全国,还沿着“一带一路”不断向海外输出。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把寿光蔬菜园区模式推向世界的农业科技公司。近年来,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全球化的思维与国际农业企业不断深化合作,依托“寿光模式”的卓越优势,已在全球29个国家建设了262个种植园区。
农业的“走出去”离不开科技的助力。翔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科技创新,将集装箱“植物工厂”出口到阿联酋、迪拜、加拿大等国家,让寿光农业“智慧”走向世界……目前寿光已有30余家企业、合作社开展了农业领域的对外业务,覆盖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额近30亿元,年出口蔬菜80余万吨。
寿光以蔬菜立市,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围绕全要素、全产业链创新探索,将种菜这一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成现代化的高效产业,以农业培养工业、带动三产服务业,构筑了“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征程中勇毅前行。
编辑/郭晓娟
Shouguang Vegetables Bring Green to Five Continents
Every year, at least 9 million tons of vegetables may be transported from Shouguang, Weifang to the rest of China, and placed on more than a billion peoples dining tables; as Chinas largest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with a vegetable planting area of over 40,000 hectares, an annual output value of RMB 11 billion and an annual turnover of RMB 20 billion, Shouguang has become China and Asias largest vegetable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price forming center; with the rise of the seed industry, 205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vegetable varieties have been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pertaining to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in Shouguang, vegetable planting is a high-income industry, where rural residents have a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RMB 30,303, urban-rural income ratio is superior to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average…
Focusing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vegetable industry, sticking to the key of “standardization”, Shouguang has led its vegetable industry to accelerate progress towards a 100 billion level, continued to upgrade the stimulation capability of the industry, and achieved the goal of “stimulating Shandong and radiating across the country based in Weifang”.
In addition, Shouguang has established the Shandong Innovation Center for Technical Standards of Vegetable Germplasm Resources, completed and applied Shandongs largest vegetable germplasm resource bank, collected 25,000 germplasm resources, protected and registered 205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new vegetable varieties, with the annual fertility of 1.8 billion seedlings.
Relying on the National Vegetable Quality Standards Center, Shouguang has designated 65 standardization bases in Sichuan, Jiangxi, Inner Mongolia, as well as other provinces, regions and cities, promoted the accelerated export of all chain standards throughout vegetable parks, and facilitate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vegetable industry.
So far, more than 30 enterprises and cooperatives in Shouguang have carried out outward services in agriculture, which have covered over 3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Japan, South Korea, Russia, India, and Uzbekistan, with an annual turnover of nearly RMB 3 billion, and an annual export volume of over 800,000 tons of veget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