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为
文化建设就是为城市铸魂。重建文化构想,是对已有的文化现象进行重新思考,是对城市文化再加工,再创造。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成为城市居民自豪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三个层面,论述兰州文化追求卓越、创造卓越、实现卓越的现实途径,尽早“追赶进位”“重振辉煌”。
文化对于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精髓,是社会进步、城市发展的引领,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城市。
城市是人类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文化构建对于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进行城市文化的重建。在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是在失落中与之渐行渐远,还是迅速崛起,“敢于争先,实现卓越”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更是成为新时代黄河之城发展的目标。
一、创意驱动,追求卓越,阐释兰州城市文化新思路
(一)重塑城市意象,擦亮城市符号
1.“勇,志之所以敢也。”文化的解放根本就是思想的解放。追溯城市的文化发源,突破思想藩篱,激活传统文化基因,激活城市历史文脉,面向未来,主动求变。精准把握城市文化特征,书写好城市历史发展史诗和城市故事。
当一座城市展示出城市管理者具备创新性观念、创新性思维、创新性能力,优先考虑人们的需求,着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街道安全、居住环境良好。构建优质的文化、教育和医疗设施,展示出深厚的历史积淀,地域文化浓厚,散发出迷人的文化气息。有烟火气,城市处处透着美学和艺术气质,更加美观和舒适;有绚烂的阳光,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有热情洋溢、友善、健康的市民;有城市温度,容纳、接受、帮助外来者。通过塑造城市新形象,促使古老城市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这些发展要素显现时,城市开始显得朝气蓬勃和兴旺起来,变得“宜居汝上也”并具有国际范式,无疑对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有极强的吸引力,各路英豪也都愿意汇聚到这里,寻找各自的存在感,与城市一道并肩作战,共同进步。
创意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释放新的魅力,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呈现出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吸引更多的文化游客。
2.建立城市文化品牌,追求与众不同的特色和优势。依河而生的黄河之城——兰州,史称“金城”,是西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节点城市,桥梁、辐射、带动优势突出;自古以来就是通往河西走廊及欧亚内陆的交通要塞;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交汇地;中原向西拓展,兰州城又成为军事防御、军事准备的重镇,地缘战略十分重要。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重修兰州城碑记》中记载:“治省会之区,金汤尤重”“兰州之所面山为城,倚河为津,形势最为重要且自我”。
明确“交通要塞、边防重镇”的历史定位,符合兰州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既突出了历史特征,又讲通了与古长城、金城关、古渡口、征西等相关的所有故事。
金城郡设立与兰州建城史是地域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历史生成和历史轨迹的重要部分,通过整理出具有城市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建立具有突出地域特征的“金兰文化”文化品牌,这与广为人知、地域特点十分突出的地方语言“京兰腔”非常搭调,有利于快速推广。
以特色资源和特色金兰文化为栽体,作为城市文化的品格与风貌,明确现在的态势与未来的走向,释放内蕴的精神意象和价值符号。
3.突出新时代特征,实现城河共荣。历史是真实发生的、是纵向的,故事可以依据历史扩展和演绎、是横向的。黄河兰州段沿线,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一脉独特的文化塑造了古老的城市,留下了许多传奇。
中华创世神话大禹治水中讲述了大禹在位于白塔山九州台分天下为九州的传奇故事,在黄河两岸代代相传。“大禹治水”的传说,已成为沿黄城市争相夺取的资源。
邀请国内外各年龄段名流、学者、文史专家等,用多元的文艺创作对神话、传说、故事进行当代的解码,以神话传说的叙事方式编写大禹浩水,打造礼仪、节庆文化,以此构筑中华文明源头在黄河之城的新文化标杆。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城市发展提速升级,实现城河共荣。将黄河沿线景点、景区统筹命名为更突出城市特征,贴合黄河文化特性,富有新时代气息的“黄河·丝路映象”。把达川镇三河汇流自信的命名为“三河口”,为把150.7公里黄河兰州段融入黄河国家公园提早准备。
(二)科技助力发展,推动文化更新
1.数字时代,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多可能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兴数字技术与数字装备支持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应用服务等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文化借助科技的力量和科技融合实现再次腾飞。
数字时代的科技和文化融合,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性,让人们可以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更加广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数字化的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地保存和传承,使得传统文化不至于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逐渐消失。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实际的文化场景,把束之高阁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宋本《淳化阁帖》、明刻本《艺文类聚》等历代文学珍本,通过公开展示、复刻等多元利用方式,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创造出全新的、更加生动的文化体验。
2.科技对文化的改变重塑了文化产业。科技追赶需求,促使科技和文化的融合。科技的发展已经对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科技进步改变了传统文化的观看和传播方式,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和产业。文化产业更加顺应用户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盈利空间。
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文化创作方式得到深刻改变,“文化+”相关产业融合共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力量。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全面升级,促进了内容创意的迅速增长,文化产业不再被限制于传统的媒体。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创意输出,从而使得文化产业更加丰富、多元化,能够从多方面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
3.文化创意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新兴产业纷纷涌现。创意和创新几乎已经渗透到了所有的文化经济活动中,文化产业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技术可以促进供给效率的提高,比如AI辅助内容生产(文字、图片、视频等)。AR/VR/MR类内容和设备可以改变用户消费场景和互动方式,5G环境下的长短视频占用时长的提升改变着用户的消费偏好和习惯,而计算和云存储基础设施则带来云游戏和存储内容重复再现的机会。
二、美学引领,创造卓越,构建城市独特文化气质
(一)重视美学创造,精心设计场景
1.美学赋能城市文化构建。美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理论,更是一种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通过美学视角探索和创造城市建筑的美丽与艺术,可以赋能城市文化构建,让城市更加美观、舒适、富有活力,激活城市文化的创新力。城市的美学充实了城市文化,增强了城市文化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城市需要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如今,城市美学正成为影响未来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同时,也带来关于“城市美学”的思考,如何将城市美学与城市经济、人文、政治相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助力器;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管理、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的各环节,始终贯穿城市美学的理念,突出城市的历史文脉、文化底蕴,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凸显独特魅力。让城市成为一座文化的容器,为人们提供情感的归属和精神的寄寓。
2.美学与历史共同构筑城市风貌。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运用城市美学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风貌,展示城市历史,留住城市记忆。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艺术需求,又能够传承好城市文脉,体现具有特色的城市品质,彰显城市气质和魅力。
兰州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建设历史街区不是只能选择明清仿古风格。明清建筑的特性决定了做为商铺,它的制约性太多、未来商业利用价值太少。
兰州市属五区三县442个社区,如果一个社区选择一个有规模的小区,在改造、更新中融入美学理念,展现城市历史,营造出具有历史风貌特征的环境,将是兰州城的一次革命改变。
3.精心设计城市标识。城市标识是重要的城市文化栽体,也是一座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城市管理与城市美的展现从来不会产生矛盾。比如城市导视系统、城市牌匾标识等等,都是重要的栽体,应该体现精益求精的精神。城市路标、市花、市树、城市雕塑,商铺的门头、广告标识、商品展示等,都是城市美学、城市气质的具体展现。商铺设计应当符合各自经营特征,千铺千面,多姿多彩,各具特色,这样才会营造出诗意满满、文化处处的魅力城市。
(二)文化传承与时代互动
1.追寻黄河文化,优化文化资源。以特色资源和特色金兰文化为载体,作为城市文化的品格与风貌,明确现在的态势与未来的走向,释放内蕴的精神意象和价值符号。用城市文化空间结构建设支撑文化发展战略,始终坚持追求卓越,让市民都能欣赏我们的城市文化模式,培养“人人追求卓越,人人创造卓越”的精神,相互达成共识,不断塑造完美和第一。推动城市文化的不断健康发展,传统与时尚并存。持续释放城市魅力,增强城市吸引力,体现出先进的新时代水平。
2.新生代将是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的传承者。“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Z世代”、备考青年、元宇宙不只是热词,而是从诞生之时就与网络信息时代链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个性鲜明、视野开阔、理性务实、独立包容,而且其作为一个十分庞大的消费群体,潜力不可估量。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消费习性、选择和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消费习性、模式和特质,他们将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的未来继承、光大和传播者。
3.拍一部讲述兰州人自己的故事剧,为兰州引流。一首歌可以唱红一座城,一部剧可以带火一座城。“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非常精彩,创造过辉煌,但没能带动兰州奔跑,没有把游客留在兰州。
编排打造一部属于兰州人自己的连续剧,讲述兰州人民,展现兰州本土生活的故事,让群众了解、接受自己的本土文化,激发和培养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为城市文化发展造势,为兰州引流。
三、艺术点亮,实现卓越,绽放“黄河之都”时代之光
(一)艺术注入活力,创新社区构建方式
1.美学与艺术塑造城市。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还与艺术审美等精神追求密不可分。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属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能动地认识世界,美学与艺术相融合,互为驱动。
艺术给城市塑造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提升了城市氣质,增强了城市魅力。艺术的想象打破思维的局限、固有的思维模式,将美学与艺术实践融入城市建筑与规划,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之美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文化。
2.增强城市艺术氛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一座城市的眷夏秋冬,因为有了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创意活动而变得斑斓多姿。发动社会力量,吸引多元主体,在景区、景点和街道等地方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表演,增强城市文化氛围,塑造城市艺术形象。
利用社区空闲土地,加强城市艺术氛围塑造。在城市街区建设中注重增加公共艺术,减少口号、标语,在这些地方增添一些植物、蔬菜的种植,社区业主以地块承包等多种方式参与进来,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创造出更丰富的城市形态。
3.结合RAR演绎“百架水车群,百挂羊皮筏子”顺流而下、千帆竞发的场景。在新城镇百年水车周边,修建一批水车,运用“R真实场景+AR技术”现场数字灯光数字与虚拟艺术相结合技术,虚实结合,营造百架水车群,展现新城百架水车灌溉的宏大场景。从黄河母亲到青白石的黄河河面上,在黄河波澜中,实物与声光电结合营造出“百挂羊皮筏子”顺流而下、千帆竞发的场景。
(二)发展黄河文化,培育引领区域发展的号召力
1.以开放、容纳的姿态,加强地缘合作。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是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个省会城市,也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文化在这里,就是黄河与居住在这座古城的市民世世代代相峋相济、无法分割、相互依存的历史。这就是形成城市文化的重要依托。开放、接受、容纳,与友邻省份和城市共享共建,进一步打开文化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通道,全方位展示“黄河之城”新形象,助推兰州努力成为区域发展的引领者。
2.充分挖掘、活化、利用城市文化遗产。为了将那些有价值的文化传承下去,获得文化产业领域比较优势,尽可能保护并修复历史建筑和古迹,建立文化名人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区等。将城市的历史和故事进行形象化展示,开发、设计创意文化产品。进一步保护、活化、利用文物遗址、建筑设施、工业遗址、水利设施、桥梁、艺术作品等资源,弘扬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城市文化更加深厚、丰富。高质量打造黄河兰州段,全方位展示“黄河之城”新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3.构建特色鲜明、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金兰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城市需要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坚持市场主导,以市场化理念、思路、方法谋划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企业家生力军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文化产业,实现“金兰文化”生活化、实体化、产业化。坚持融合发展,推动“金兰文化”与文创、餐饮、旅游、工业、数字化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的应用场景,用独特的城市形象吸引人们的注意。
4.增加文化和藝术元素、场景打造城市。城市需要有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增加公共艺术品、文化活动和音乐节等方式,可以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和吸引人们的注意。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文化资源与本土文化融合,呈现城市文化内容多样化,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品牌,使城市文化更加生动、丰富和有趣。以共同爱好寻找共同利益,让世界领略兰州独特魅力,喜爱万里黄河第一城。
以发展的思维、全局的观惫,建设文化城市“新场景”的良好局面。在达川镇“三河口”打造“万里黄河第一城”主题场景,以场景链接万物,利用一切可用的场景构建城市文化优势,用特色主题场景增大城市辨识度。
努力提升城市在区域的典范引领力,带动黄河沿线产业集群化发展,让古老城市依托黄河文化破圈而出,站上时代潮头,绽放时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