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张 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对外汉语:理论与实践》《人文学术:东方与西方》《东学西传:国学与汉学》《文化与全球化》《国际中文教育散论》等著作。
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伦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它不仅带来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机遇,也引发了一系列倫理、社会和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超越了单一国家的边界,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和协作来解决。全球伦理在人工智能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指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还能够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与合作。
20世纪80年代,在瑞士著名学者、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汉斯·昆(Hans Küng,1928-2021,中文名孔汉斯)倡导和推动之下,曾通过世界宗教议会发布著名的《全球伦理宣言》,当时国内有众多学者参与其中,我也曾根据当时收集的资料信息,编著了《全球伦理读本》一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汉斯·昆曾提出“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就没有世界和平,没有宗教间的理解就没有宗教间的和平”的著名论断,而且认为中国文化是“最为古老的高级文化”“中国伦理是世界伦理的基石”。当然,他的思想和论断仍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所以2023年9月复旦大学全球伦理研究中心举办了重启全球伦理的国际会议。然而,30年过去了,在今天人工智能的时代,需要与时俱进地为全球伦理增加新的内容。
面对人工智能的时代,我国科学技术部曾于2021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在此前后也有不少论文、报告和会议等,解读和讨论年度《全球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报告》,回顾全球重大人工智能治理事件,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今年3月,联合国第78届会议通过了关于“抓住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议,为人工智能治理确立了一个全球共识的方法。
事实上,在人类自身争端不断并未达成协调一致、和谐共赢和共谋发展的伦理价值观的情形之下,盲目发展人工智能,很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并不是更多幸福和快乐,而是巨大的灾难。中国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4月30日“开讲啦”讨论的就是这一话题。人工智能能否帮助人类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不能依靠人工智能的自我衍生,而只有靠人类给其赋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自身更需要达成一致,从各种方面和角度(包括文学创作在内)倡导一种全球伦理价值观。
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伦理至少要秉持如下要点:第一,全球共识。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应用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人工智能伦理的理解和要求存在差异。因此,建立全球性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有助于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二,文化多样性。全球伦理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尊重文化多样性,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够符合不同社会的伦理要求和文化传统。第三,人权保护。人工智能技术在处理大量个人数据时,可能对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构成威胁。全球伦理原则需要强调对人权的保护,确保技术应用不会侵犯基本人权。第四,公平与包容。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性,避免加剧社会不平等。全球伦理原则应当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为全人类带来利益,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特定群体。第五,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支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这要求全球伦理原则能够指导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损害环境和未来世代的利益。第六,国际合作。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全球性挑战,国际组织、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民间组织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制定和实施。第七,技术治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全球伦理原则还需要与技术治理相结合,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控性和透明度。
(责任编辑: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