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网上流传着张作霖不畏日本、力争国权的段子。比如说,一次日本人向张作霖求字,张在落款时将“手墨”写成“手黑”,并解释说:“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其实,这些只是艺术塑造,并不符合事实。
东北在清末即已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崛起后的张作霖,若想主政东北,唯有同日本合作。1912年1月,张作霖拜访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落合谦太郎时,表达了自己反对革命的立场:“本人认为与其将东三省委于南方人之手,勿宁让予外人更为了当。当此时刻,日本国如对本人有何指令,本人自必奋力效命”。2月,张作霖再次向落合谦太郎表示,“吾人现已失去应为之效忠之皇帝,则依附同种之日本,乃属理当然。”几番示好后,张作霖终于获得了日方的信任。
在张作霖统一东北的过程中,来自日本的援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作霖被日本扶植成“东北王”后,其顾问菊池武夫判断:“得陇望蜀是人之常情,尤其他更是如此,一旦取得大的势力之后,必将起取天下之心。事至此步,(他)更需要我们的援助,即使举全满蒙之权利而出卖之,亦在所不辞。而在他遭到失败时,我深信更会如此。”这是日本人对张作霖的一个基本判断。
张作霖在获得日本支持的同时,必须以实际行动配合他们在东北的扩张。
张作霖的配合手段,主要有三:首先,积极发展“中日合办事业”。比如1913年,满铁(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日本在东北的官办企业)想要开采辽阳、鞍山等地铁矿,张作霖建议日方使用个人名义开办企业,以掩人耳目。后来通过中日合办的“振兴公司”,满铁获得了鞍山铁矿的开采权。
而所谓的“合办”,“实际上与日本人单独经营无异,因为日方在企業中所得份额一般都会远远超过其应得之份,中方多得的股份,常常不过是森林、矿山等自然资源,或者日方不能合法获得的部分”。
其次,张作霖曾对日本人说,要获得东北的土地,不需要北京政府的同意,他就有“有效的许可办法”。通过张作霖,日本在东北“合法购买”了大量土地。如满铁以建厂为名,在1917年买了东北415万平方米土地,1918年又买了36万平方米,其中用于建厂的仅161万平方米,余者被用于建立街道、住宅、医院、学校等。
第三,任用日本顾问。从1913年至1931年,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共聘用日本顾问18人。这些顾问以“爱护”张作霖的名义,积极“献策”维系张作霖与日本的“和平相处”。
但实力渐渐强大的张作霖并不甘心只做傀儡,尤其是在奉系入关逐鹿最高执政权时,并不愿背上“卖国贼”的骂名。故而,羽翼丰满的他,开始对抗日本人,与日本人的矛盾也渐趋激烈,最终在皇姑屯被炸身死。
(据“短史记”微信公众号 杨津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