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纯真
天边逸出白光时,荣生离开都市。他眼望着客车从汽车站那端冒出头,一路发出哆哆嗦嗦的振动声。荣生老家是个小县城,一周只有一趟接客的中巴,他也只有一年到头的春节才来与这中巴相会。大年三十,回乡的人早起身候车,提着大包小包的节礼,成群结队地挤进客车的金属栏杆,才终于找到一个稳当的座位歇会脚。大城市里流浪的人们卸下倦意,就这样缓缓流回县城。
客车在公路上颠簸起落,如同汪洋中的一艘船。由江南到江北,回县城需要三个半小时。荣生认为最明显的变化是温度——城市是一席冷寂的盛宴,收束着人群的欲望;而他的县城是个微热的巢穴,生养着注定要漂走的浮萍。荣生坐的位置靠窗,因此一直望着外面也并不腻烦。这一路的风景与他回忆里童年的土路已是不同,那时候芳草萋萋,泥土湿润,路旁往往有啃着青草的牛犊、枯稻草做的瓜棚顶,水塘上偶见些叫嚷的野鸭。而县城的国道兴建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半旧不新的水泥忽然被颜料遮掩住,路边古怪的新式地标藏起了小城淳朴的风情,雄心勃勃地去彰显新兴的县城风貌,可惜火候未到,行而未成。荣生的老太往往称之为“毫不搭调”。小城在岁月流变里自顾自地涂抹着时代的色彩,可倘若你侧耳谛听,便会发觉那小城竟是有股和谐未变的心跳,人与物安然如故。荣生撑着双眼想寻觅那“咚咚咚”的心跳声,安恬的困倦却模糊了他的意识。
“荣生又躲懒了!”妹妹气鼓鼓的,敲了敲他的头,又拿了几根稻草去烧炉子。荣生忽而转醒,也跟着去灶间生火。老太的屋子是很常见的自建房,厨房是土灶,客厅铺瓷砖,楼顶有天台,外墙贴大理石,说不准那是古朴无华还是寒酸寡陋。过年时,他和妹妹就从自家小套间里搬到二楼,跟着老太过完整个春节。荣生搬了矮脚凳来,划根火柴,放入妹妹拿的晒干的稻草。慢慢地,稻草里冒出濃浓的烟,“轰”的一声响,火苗猛地蹿了出来,灶膛里一下子亮堂起来。火舌有生命似的,或明或暗地摇曳生姿。妹妹和荣生就守着甫燃的灶膛口,添柴加火等着老太。不一会儿,集市上采买的大包小包的菜先进了屋,随后才望见老太有些佝偻的身影。她麻利地抽出一撮身后的稻草,弯曲成合适的弧状,娴熟地送进面前的灶膛。待灶膛里的稻草快要燃尽,她便再添入一把。争先恐后,灶膛里的火苗蹿动着,灶膛里的火花跳跃着。火的爆炸声哔哩啪啦,如此奏出了一段幻想曲。春节的夜晚,常常是爆竹声与嬉笑声交替间杂。雪落得极厚时,孩子们聚集起来踩着深雪,挨家挨户串门吃饭,老太就任由街上的孩子们分着她做的肉菜汤粥。鳕鱼汤的香气、孩子们的相聚、灶火的温热……这些生活的碎片在荣生的生命里一晃而去,只留下小城那隆隆的心跳声。
年深月久。老太那张被旺腾灶膛火映亮的脸,在小县城的天空下始终如一地忙碌着,瘦小的身影映在焦黄的墙面上,腰上的围裙转过来又旋过去,月落星沉、桑榆暮影,不觉沾染了一身小城灶火的气息。吃酥饼时掉在书桌上的酥皮还没来得及清理,千里之外的荣生得来了老太过世的消息。她没有出过小城,小城也就承载了她的一生。人的死亡都是绝对的,是绝对个体的深渊,是永不返回的出离。但是于一座城而言,死亡总是伴随着像风一般难以捕捉的神秘,流入了她沉睡的土地,化为了小城风的呓语。她与曾亲吻过的灶火、抚摩了的雪糁久别重逢,她的生命就这样成为县城的一部分。荣生记得那天匆匆与返乡的中巴相会,一路颠簸着回了县城。彼时他对生与死的体悟还不深刻,暂时的茫然失措在那片土地捉摸不透的悲悯里渐次溶解。小城留给生者的况味,也只有祭奠亡者时一杯酒的辛辣了。荣生与妹妹一同回到老屋收拾遗物。妹妹不经意提及,老太在时二楼房里应该还有一张小小的硬板床,从蓝色玻璃的窗往外看,就是无尽的田野伴着天空悠悠流动。老太走后,屋子里便收拾一空,只余下干燥的稻草和烟火的气味,可窗外仍是云天共游,依然故物。它们的气味又很快融化在微茫的岁月里,融化在浮动的田野天空之间。
“呜——”汽车的一声长鸣唤醒了荣生的梦。荣生漂泊了许多年,时间长得让他忘记了许多县城的人与物,却依旧能感受一个城镇生命的脉搏,能听见一个城镇心跳的轰鸣。县城似乎是乡村与都市之间的影子,随着人类的潮汐式的迁徙,离别的痴怅擦出光与暗之间影的界限,成了小城喘息的天地。小城人的欣喜与黯然兼收并包,异乡客的忧与爱难分难解,他的心跳就这样在轰隆隆的时代声中被淹没又被浮起。然而激荡之中,小城始终怀着对人与物丰沛的仁慈,这儿生命和畅谐美,他的心跳也就不辍不止。
天边洋溢白光时,荣生终于回到了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