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俞家屋

2024-06-06 00:00:00方亚庭
铁军 2024年6期

我在整理父亲的回忆资料中,看到他在1946年7月到1947年底,和丁友灿以浙江嵊州市贵门乡南山俞家屋楼安老家为主要隐蔽点,坚持了长达一年半的隐蔽斗争。

根据父亲的讲述,楼安老家在南山区奖山公社距屏岫村四五里远的一个山湾冷岙里,叫俞家屋。俞家屋在方圆五里内没有另外人家,四面高山,山上树木好像原始森林,是嵊新东三县交界边区,人迹罕至。安老共四兄弟,在家的有3个,老大法弟,老三增老,安老是最小的一个。

随后,我又在党史资料中发现了一些关于俞家屋的记载。于是,在我心中萌生了去俞家屋看看的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联系上了一个很好的“向导”,他叫楼桂昌,曾担任过原奖山公社团委书记、奖山乡党委副书记,他老家就是俞家屋,父亲回忆中讲到的楼安老就是他的小爷爷。其实,我同楼桂昌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做共青团工作时就熟悉了,只是不知道这一层关系而已。

2023年10月24日,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们新四军历史研究会3人,在楼桂昌的陪同下,向俞家屋进发。8点半从市区出发,导航设置的终点为“屏岫”。根据导航的指引,开车约一个半小时,看到了“屏岫”村,楼桂昌指点向左转入一条水泥路面的乡村公路,再行驶约两里路,看到路边站着一人,楼桂昌说这是他二嫂。她经常去那边干活,熟悉去俞家屋的路,特意陪我们上山。

沿着弯曲崎岖的山路,我们绕过了好几个山岙,约走了40多分钟,看到了前面山腰上有一排石坎。楼桂昌说这就是他们的老家了。老家的房子已经没有了,变成了一片茶园。我们走上了屋基,这个地方远看不很高,走近了也感到后面的山并不低,山势还有点陡。

楼桂昌告诉我们,这里原来的房屋是三间四居头两层,楼上有后门,有3根木头绑在一起搭到山上,有紧急情况时即可从后门撤到山上。楼桂昌的父母还经常去屋后山上放哨,山上能看到远处,有情况时就可马上报告。

那时,我父亲和丁友灿住在楼上,白天家里有外人时不能下来吃饭,就由楼安老他们从楼梯边偷偷递上去吃。寒冬腊月,借了一条旧棉被,白天隐蔽在楼上,晚上下楼烤火取暖。俞家屋成了他们的基本落脚点。算起来,前前后后在俞家屋住了一年多时间,基本上没看见大米,吃的是六谷饼、六谷糊,掺进很多萝卜、青菜、南瓜,以菜代粮。他们还发展了楼安老入党。楼安老入党后,就派他去联络汉溪、丁家店等地的党组织,逐步恢复了南山地区党的活动。

楼桂昌还向我们介绍了周边山上的情况,西侧和东侧的山上都有小路可通向外面。我父亲他们进出并不能从前面较平缓的路上走,因为从前面走容易碰到人,山区里人很少,对陌生人是很注意的,太容易暴露了。

站在遗址上,似乎看到70多年前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身影。父亲回忆中提到的一些情形,一幕幕地在我的眼前浮现,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责任编辑李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