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会,偶然听曾在市委宣传部工作的文友赵善坚说,新四军兵工人员吴运铎就是从苏南官墩脱险转到苏北盐城军部的。我听了大吃一惊,从未听说过这个历史,顿时来了兴趣,决定去考证这个历史。
我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在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一书中果然查到相关线索。当时皖南事变爆发,皖南军部兵工人员吴运铎等确实突围到苏南溧阳官墩一带,他还在书中描述,曾有6位兵工人员牺牲在官墩地区。
那么,6位兵工人员具体牺牲地点在何处呢?
我和官墩的红色文化爱好者马英网聊起此事,他说,他小时候确实见过官墩东边的一处山坡上有6座坟,他以前听当地老人说过,那6座坟是新四军的,6个坟排成一排。当年,许世友将军在溧阳开荒,开到坟这里时,他听当地人说是新四军烈士的坟,就没有动,使得6座坟保存了下来。马英网还说:在坟的旁边有一个水塘,他的舅舅以前在这里干农活时还挖到过新四军的徽章。
我把历史资料和两位朋友说的情况联系起来分析,于是就有了下面所探究出来的史实。
1941年皖南AJqNibYdHdUIk9UtMnCBK1mpkc0PGsXAF8sVlJ4G9uE=事变爆发,在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修械所的吴运铎和战友们立即向苏南敌后转移,以图辗转到江北,重整旗鼓。他们化装成老百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摆脱了国民党顽军的围追堵截。但是在突围中,吴运铎身负重伤,特别是腿部中弹,流血不止,一步一个血脚印,他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战友们艰难前行。幸运的是,路上遇到了好心的百姓,他们听说是新四军,就做了副担架,把吴运铎抬着往苏南走,他们一行人咬牙坚持,终于到了苏南敌后溧阳,这里是陈毅、粟裕等率领的新四军建立的抗日根据地。
那天,吴运铎和战友们来到了竹箦官墩一带,当时已是半夜了,他们早已疲惫不堪,想停下来休整一下。经过打听,他们获悉前面的一个村子里住着工人,吴运铎非常高兴,因为住着工人的地方可能有地下党组织。但是,此时已是深夜,他不好打扰别人,就在村边的一间小屋住下来了,其他同志也在村中找到空屋住了下来,打算第二天再找当地党组织或新四军十六旅的同志。
这家的老大爷听说是新四军来了,非常热情,把家里的细粮和仅有的鸡蛋拿出来给他们吃,还让他们在这里好好休息一晚,老大爷为他们把风,这令吴运铎等非常感动。其实当时,新四军部分主力已于1940年渡江北上,苏南一带主要是新四军十六旅在活动。十六旅与百姓关系密切,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特别是旅长罗忠毅和政委廖海涛经常在竹箦桥北山一带村庄活动,这里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认识他们。
这样,吴运铎和战友们就在农家吃了饭,住了下来。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当天夜里,突然村里枪声大作。原来是他们进村的时候,已经被顽军特务盯上了,正调集人马来搜捕新四军。老大爷连忙背着吴运铎往外走。老大爷把吴运铎背过篱笆墙,转过一道沟,把他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村上。吴运铎这才逃过一劫,但是其他同志就没这么幸运了。
修械所的罗克绳同志带领一个小队住在村上另外一间房子里,特务们荷枪实弹团团围住了那一间屋,并且堵住了门,屋里的同志眼看情势危急,奋起抵抗,他们拼命地用石头砸门,用扁担敲门,好不容易把门砸开,同志们就勇敢地往外冲。但是特务强劲的火力扫了过来,许多同志牺牲了,罗克绳也因伤势过重,没有冲出来。最后,黄虎胜、于志修、张先哲、张光先、余长海等也被特务抓住了。
特务们把这些被捕的新四军军工人员绑在官墩谢家祠堂的柱子上,试图从战士们口中挖出有关新四军活动的情报,于是,对其进行严刑拷打。战士们被打得死去活来,鲜血横飞,但是没有一个人屈服,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对抗敌人的淫威。特务们打累了,也死心了,索性把新四军交给了陆笪北面蚂蚁墩据点的日军。
日军更凶残,他们对新四军被俘人员施以灌辣椒水、烙铁烫、鞭子抽、坐老虎凳等酷刑,但是,新四军被俘人员誓死不开口,日军没有得到任何情报。气急败坏的日军就逼迫村民挖了6个坑,要把新四军活埋。日军强逼官墩、陆笪一带的村民都来观看,战士们没有屈服,他们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后来,当地百姓和地下党把6位烈士安葬在官墩村旁的山坡上。
得知6位战友牺牲,吴运铎悲痛不已,这些老战士的牺牲是兵工业的巨大损失,但是,革命还要继续,他强忍悲痛,暗暗下决心,要完成烈士们未竟的事业。
后来,吴运铎联系上了竹箦地区的地下党。一天夜里,地下党同志把吴运铎转移到官墩旁边的后周小学。在小学里,他正好遇到了那天晚上脱险的战友秦永祥,劫后余生,听闻战友的牺牲,两人紧紧相拥,久久无语。他们都想说说那牺牲的战友,但是,两人悲伤地说不出话来,唯有化悲痛为力量,为战友报仇。
被竹箦地区的地下党营救下来的共有20多人,吴运铎就提议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一起渡江北上,这样便于行动。大家一致同意,吴运铎、秦永祥和4个女同志被分在了一组,本来想立即行动,但是,由于吴运铎伤势太重,只好晚点出发。在此期间,竹箦一带的武工队日夜派人守护着小学,以防不测,同时地下党也联系溧阳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陈练升,以求协助。
两天后,吴运铎这一组人出发了,地下党专门找了一位熟悉这一带地形的人带路,武工队人员全程护送,他们混在进城的百姓里面,坐上小船,凭着他们的机智和勇敢,闯过了敌人的一道道关卡,终于来到了江边,地下党安排的小船早已在江边等候,他们终于安全地渡江,到达了江北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
吴运铎和秦永祥等人到达盐城之后,立即重建枪械研究所,吴运铎任政治指导员兼主任,开始了他的制造枪炮的事业。吴运铎后来调任路东军工科科长,秦永祥任厂长,此后,他们为中国的枪炮制造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吴运铎带领战友们一年生产出60万发子弹,还陆续研制出枪榴弹、地雷、平射炮等武器,成了中国的“枪炮大王”。
80多年过去了,官墩后山上的6座坟至今仍在,其中有两座坟不知何时被村民挖树时破坏,不过尚能够依稀看出坟的模样。
(责任编辑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