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唤回远去的“小鬼班”

2024-06-06 00:00:00铁袀平
铁军 2024年6期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经正式实施。抓好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无疑是重中之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进一步加强?如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作用,不断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网、生态圈,让爱国精神在青少年中植于心、践于行?窃以为,大力讲好革命先辈的故事,让铁军“小鬼班”那样的革命斗志根植娃娃们的心灵世界是极为重要的。

曾记否,1942年11月14日,新四军淮北军区九旅二十六团一个由12名娃娃组成的“小鬼班”冒着枪林弹雨,与强敌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这些孩子年龄最大的不足16岁,最小的14岁。这些小战士抱着“刺刀见血真英雄,杀敌报国最光荣”的顽强意志,用牺牲过半的代价助力部队战胜了十余倍于己的强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战后,上级授予他们“十二勇士少年郎”光荣称号。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只有大力讲好包括铁军“小鬼班”在内的红色故事,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在青少年中变得越来越“火”。从华中地区情况看,很多学生通过到新四军纪念场馆和红色遗址实地研学,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以小主人的姿态自觉肩负起“强国有我”的爱国责任和使命担当。

为孩子们唤回远去的“小鬼班”,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全社会都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于“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的嘱托,通过多途径教育帮助其深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培养其思想和价值上的共识,养成积极的爱国主义行为。

为孩子们唤回远去的“小鬼班”,必须坚持文化熏陶。要着力引导他们爱祖国的河山、爱祖国的人民、爱祖国的优秀文化、爱自己的国家,进而不断涵养爱党爱国爱民情怀。要用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忠诚,深入开展“青少年重学习”“红领巾爱英烈”“红色江山我来守”系列研学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当红色少年,像当年“小鬼班”战士那样,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国家为人民勇于奉献。要深入实施“铁军讲师团”计划,持续扩大活动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代青少年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感。

为孩子们唤回远去的“小鬼班”,必须在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上狠下功夫。既要讲活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牺牲奉献的故事,又要讲好新时代非凡十年的故事,又要注重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精神财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红色文化教育主题研学中注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元素,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中得以传承,还要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融入当地重要党史军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

为孩子们唤回远去的“小鬼班”,必须坚持利用各类社会实践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要遵循青少年成长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面向青少年开展主题教育,通过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青少年铭记党史国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还要大力培养宣传新时代青少年爱国奉献的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染、鼓舞、带动青少年健康成长,激励他们像当年“刺刀见血真英雄,杀敌报国最光荣”的“小鬼班”战士那样,在奉献国家的人生征途中争当最光荣的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