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 朱保贤
摘 要:近年来,学校美育工作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被赋予了新内涵、新内容、新使命。将学校美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厘清艺术技能与审美教育的逻辑关系,将美育融入公共音乐课程体系当中,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新挑战和阶段性目标。文章以培养学生审美综合素养为主线,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及社会认知水平发展需求,构建以“一个中心,两个课堂,三个层次,四个方向,五维一体”为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的课程资源体系,通过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新形势,增强美育课程特色资源应用,丰富课程美育的素材及效果。
关键词:公共音乐课程;美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1-0028-0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两个有关学校美育的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美育的重要性。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作为美育最典型和最集中的传播形态,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公共音乐课程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情操、培育学生审美的重要使命,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任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彭吉象在其《艺术学概论》中提到:“艺术修养是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但是要真正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还必须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鉴赏能力,还要在学校开设艺术公选课。”[1]由此可见,首先,艺术修养是一种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需求,对建设幸福美满的人生有重要帮助。其次,学校通过开设公共艺术类课程,可以让在学生掌握艺术技能和知识理论的同时,提高艺术修养,具备较高的鉴赏能力。
一、公共音乐教育在高职高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现代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萌芽, 最早可以追溯到1878年由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私立学校“登州文会馆”时期开设的“乐法(基础乐理)”课程。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这一学科称谓正式确立。[2]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艺术教育处,主管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1988年颁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因得到政府政策支持而得以继续发展。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中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次年,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美育”成为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会议中指出:“中小学的美育(包括音乐、美术、劳作等)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切实加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课程,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等,并掌握一定的技巧”。[3]在党和政府的关注下,音乐教育的地位与意义被进一步明确。
2002年,由教育部印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艺术课教学相互联系,又具有与学科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学校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发展愿望。”既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构成,又指明了音、舞、美等艺术课程在新时代人才培养及素质提升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二)公共音乐教育是高职高专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纵观中国的历史,音乐的育人作用始终被关注。从孔子编订的《诗经》,《风》《雅》《颂》记载了从普通人民的劳动与风俗到统治阶级的祭祀与战争的方方面面,用音乐制成了一面镜子,折射出周代社会的真实生活,传递着学乐、诵诗的教本。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大部分内容已丢掉了音乐的“外衣”,只留下文字的内涵,但是不可否认,没有音乐的加持,这么多优秀文化的传播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也很难想象文人墨客脱离了一首首动听的曲调,如何仅通过苍白的文字将自己的声名进行远播。近现代以来,从学堂乐歌时期的《男儿第一志气高》等作品开始,无数的有志青年、进步群众开始在传播音乐过程中接受新思想、引领新思潮。工农革命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共产儿童团歌》等歌曲,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到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作品,鼓舞着人民勇于与侵略者战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音乐的发展同样见证着新中国的从无到有、從弱到强。
同时,不可否认传世经典的音乐作品,往往蕴含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其以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影响和教育着人们要树立崇高理想,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塑造完美人格。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安定的世界环境中,不用再经历古代劳动人民的苦难和革命先烈的抗争,但是新时代的德育工作却显得更加重要。音乐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不仅肩负着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历史、展望未来的重任,还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更是丰富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世界的途径。
因此,公共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在高职院校中相对受学生青睐与喜爱的公共课程,无疑成为德育“植入”的绝佳途径。
(三)公共音乐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导致很多人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和定位存在偏差,在高等教育阶段依然存在这样的现象。经常有人把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等同起来,甚至把审美教育直接理解为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的专业技能学习或者训练。更有不明就里者认为艺术教育就是单一学科的理论研究或技能传授,直接忽略了艺术的相通性。
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具体又可以分为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三个层次。而公共音乐教育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让受教育者实现“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主要阵地。[4]
目前,国内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开展形式主要以两种类型体现:1. 公共音乐课程,主要针对非音乐类专业的普通在校生开设,必修课程多以技能知识传授为主,选修课程则突出鉴赏类教学内容;2. 常规课堂以外的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如社团、比赛、讲座、沙龙等,主要吸引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或音乐爱好者,学校统一开展的活动类型也能占到一定的比例。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开展,都为青年朋友提供了平台与机会,让参与者在自由、广阔的空间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構思多效合一的融合路径
美育融入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一项综合而立体的工作,秉承以培养学生审美综合素养为主线,是对公共音乐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迎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及社会认知水平发展,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新形势,构建以“一个中心,两个课堂,三个层次,四个方向,五维一体”为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的课程资源体系,增强美育课程特色资源应用,丰富课程美育的素材及效果。
(一)一个中心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为导向,因材施教,更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首先,学校领导层面应该率先树立正确的美育认知,认真解读国家的各类保障性文件,深刻领悟国家政策引导的未来趋势,正确发挥以音乐、美术、舞蹈为代表的艺术类课程的育人效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的顶层设计包含了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规划等内容,只有自上而下地树立美育意识,认清自身情况,才能更有力地调动经费、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才能将教育过程落到实处。
其次,作为教学核心的教育执行者,应当划清美育与艺术课程的责任归属,明确教师责任及工作当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发挥最大作用。教师担负着教学效果的绝对责任,配足任课教师、明确责任分工、减轻教学压力,才能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机会进行行业交流、接受继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的完善教学策略。
最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教育的群体,教育者应该更深刻地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也应当明确自己的诉求,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以自我为中心,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己任,有目的、有计划、有实践地投入教育。
(二)两个课堂
两个课堂由美育与艺术类公共课程共同构成,通过艺术、自然、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传授,以学生对艺术鉴赏能力为评价基础的“第一课堂”;以及常规音乐类课程以外,以促进学生艺术爱好养成、丰富学生生活及提升内在修养为导向,由课外文艺活动、文化沙龙、社会实践等共同构成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无疑是实现美育融入公共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途径,“第二课堂”虽然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但重要性不容小觑,其呈现的形式也更丰富。
“第一课堂”中,理清音乐技能教学与美育的关系就成为教学实施的重难点。高职高专院校因为学生在校时间较短,面向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的课时量也很有限。既要有基础音乐理论的教授,又要包含综合音乐素养课程的涉及,还需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非“雾里看花”的度过课程,考验着每一个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完成以上工作量,任务显然是十分艰巨的。因此,作为课程知识的补充及延伸的选修课,正是教师的“好帮手”。选修课程自身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为基础较好或有更多求知欲望的学生提供学习平台,甚至完全可以就基础理论进行再授课,帮助低层次的学生查缺补漏,夯实基础技能。
“第二课堂”相较于“第一课堂”,在时间上更加充裕、在空间上更加丰富、在资源的利用上更加突出个性、在参与形式上更加多样、在学生参与条件上更加灵活、在育人模式上更加突出实践效果。公共音乐教育“第二课堂”中,常见的学生参与形式:1. 音乐沙龙,以音乐历史发展作为线索,体现音乐与文化历史的关系,讲述音乐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帮助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基础性知识;2. 音乐讲座,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以音乐知识延伸、技术技巧交流、网络资源鉴别、历史文献整理等为载体,将音乐知识传递给学生,通过人文与科学结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3. 艺术团体,通过参与合唱、乐器演奏等形式,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实践中理解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学科知识的应用效果,综合调动审美能力;4. 音乐会,通过现场演绎、聆听经典作品,与古往今来的音乐家进行精神交流和情感共鸣,拓展人文知识储备;5. 其他活动,其他形式的自发音乐活动。
(三)三个层次
公共音乐课程的顺利展开,主要依托学科建设规划(学校层次)、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学院、教研室层次)、教材等教学设备的选定、编纂与使用(教师层面),三个层次自上而下构建立体的教学设计。
学科建设规划暨学校层面的设计,前文中已经多次提及,主要依托于学校的顶层设计及育人理念。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当中,有意识、有侧重地加入依托美育开展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的内容,使以公共音乐课程为代表的艺术课程的设置更加有据可依。需要强调的是,以艺术课程为显性代表的美育,突出的是个性教育、感性教育,而各具高校特色的职业教育突出的是技能教育、理性教育,两者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的必备条件。[5]
教学大纲制订与实施层次暨学院、教研室层次。在整个教学结构当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开设哪些课程、如何开设课程、如何实现课程标准的统一、如何分配教学资源、怎样体现学科间的联动性、不同学科间如何增强内在联系,这一系列决定课程效果的问题,无疑都需要在这一层次得到妥善解决。
教材等教学设備的选定、编纂与使用层次暨教师层次。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教学设施的合理使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前文中提到,高等院校因各自的办学定位及特色,对于教材的征订及选择无法实现统一标准,但是相同性质的高职高专院校间,可以实现相互参考及交流。部分院校积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尝试开发教材,甚至联合兄弟院校共同进行开发,这都是十分值得鼓励的行为。这类教材往往既包含了通识课程要求的基础音乐理论,还会结合地域、风俗、人文等区域因素,增加音乐赏析内容和生活案例,对学生兴趣的开发和知识的巩固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四)四个维度
美育融汇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育形式同样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不难发现,美育存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维度可以细分为:以公共音乐课程为代表的艺术课程维度、其他学科中的课程美育维度、课程以外的美育因素维度、社会中的美育元素维度等四种类型。
首先,以公共音乐课程为代表的艺术课程维度、其他学科中的课程美育维度这两个类型,在前文中已进行详细分析。值得一提的是,相较而言,这两个维度更具备美育的显性内涵,也更容易被人们发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美育内涵。
其次,课程以外的美育因素维度,指的是校园生活中学生课余时间或自身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的一系列美育因素。小到寝室、教室、食堂中的一句宣传语,大到紧跟世界形势政治的专题活动;细微如参与特定活动的服装要求,宏观如学校的整体布局或文化底蕴,都蕴含着美的因素,静静地等待着“发现的眼睛”。聚焦到公共音乐的这个点,从上课铃声的旋律,到升旗仪式中的奏唱国歌,再到每天准时响起的校园广播中熟悉的歌曲,都是通过音乐的方式传递着美的教育。因此,校园本身就是一个美的大环境,或者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捅破美的窗户纸”,或者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这些美的因素。
最后,社会中的美育元素维度,指的是离开单纯的校园环境,在大千世界中发现美的实践。这一类别的美育,主要依托教师有意识的引导,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完成教育过程。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逐渐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的培养,实践形式既包括校内的课外实践,也包括周末、寒暑假等学生校外时间。通过现场或线上的形式,欣赏歌舞剧、音乐会、画展等,查阅艺术类文献,书写心得体会或评论等,都已成为常见的引导形式。
(五)五维一体
探索美育融入公共音乐课程的路径,仍然需要回到公共音乐课程本身上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领导人就对人的素质提升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但整体而言,都是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进行概括。聚焦到公共音乐课程上,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具体呈现。
公共音乐课程对于树立学生正确“三观”(“音乐+德育”)及培养学生审美观(“音乐+美育”)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音乐+智育”的呈现,主要集中在音乐对学生的感受、记忆、辨别、表达能力的锻炼,突出逻辑思考及抽象模式的解读能力,最终实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音乐+体育”的呈现,主要是通过音乐的律动性,结合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以及力量、速度、灵活度等元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意志力。“音乐+劳动”的呈现,主要体现在通过对突出劳动题材、职业题材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及奉献精神。“五维一体”的“音乐+”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深挖教育过程中的五维元素,突出公共音乐课程的课程美育属性,最终实现一体化教育。
三、结语
公共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其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独特性决定了它与校园氛围相互影响和作用更加突出。美育融入公共音乐课程体系的过程,需要宏观的教育教学设计框架及详细的内容支持,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外教育大环境同样影响最终的育人结果。因此,文章通过对现有教育问题进行梳理,对教育教学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秉承以培养学生审美综合素养为主线,迎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及社会认知水平发展的需求,构建以“一个中心,两个课堂,三个层次,四个方向,五维一体”为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的课程资源体系,通过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新形势,增强美育课程特色资源应用,丰富课程美育的素材及效果。
文章对公共音乐教育方向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仅从美育融入公共音乐课程的角度,探索我国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希望能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发展和体系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钮菲菲. 高职院校公共音乐鉴赏课教学改革浅析[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3(01):71-72.
[3] 赖媛圆. 公共音乐教育传统内涵与当代意义再诠释[J]. 音乐创作,2018(12):186-187.
[4] 王德胜. 学校美育的三个难点与三重关系[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1-6.
[5] 陈海英. 素质教育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2022年贵州省教育厅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深化美育评价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栋(1989—),男,博士,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朱保贤(1967—),男,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