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环
3~6岁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掌握各种技能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要以多样性的活动来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幼儿健康的身体、乐观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技能。而户外游戏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还可以与各种游戏相结合,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展各项技能,为幼儿将来进入社会,在社会群体中更好地生存奠定基础。
一、户外游戏对幼儿的影响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其参与度
与室内游戏不同的是,户外游戏的环境充满多样性,融入的元素更多,且具有不确定性,偶尔会带来惊喜,起到的游戏效果会更好。另外,户外游戏场地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来进行选择。因此,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能够得到激发,会积极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进而发挥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
(二)团队合作,培养幼儿协作意识
户外游戏场地便于开展各种大型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将幼儿划分为不同的游戏队伍,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团体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等都可以得到培养。同时,各种竞赛机制还可以培养幼儿遵循行为准则的意识,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
(三)发挥榜样作用,促进幼儿成长
幼儿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家人、朋友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幼儿可以模仿的对象。在丰富的户外游戏活动和不同的游戏团体中,幼儿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进行模仿学习,以促进自身发展。另外,游戏活动类型丰富,如益智类、体育类等,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幼儿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幼儿户外游戏开展现状
创设户外游戏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幼儿园每天科学地组织各种户外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强健的身体、乐观的心态和开朗的个性。然而,当下的一些幼儿园在组织户外游戏活动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个性化、科学化的规划与指导。教师默认户外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时间,让幼儿自行活动,且投放的游戏道具不足,幼儿可开展的游戏活动有限,导致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够发展的能力较少。第二,游戏活动内容固化,创新性不足,幼儿参与度不高。幼儿的认识来自教师的引导,自我创新意识不足,在进行户外游戏时,只能根据教师展示过的游戏来进行活动。当游戏固化时,幼儿的参与度不高,导致户外游戏起到的锻炼效果一般。第三,户外游戏活动流于形式。幼儿园教师对户外游戏的开发不足,为幼儿提供的时间和空间有限,游戏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基于幼儿健康发展的户外游戏开展策略
户外游戏的开展是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加广阔的游戏场地,丰富幼儿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与自然环境接触的同时,增加幼儿见识,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团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各项技能。因此,户外游戏应该基于幼儿的发展需要、认知特点和身体机能进行设计,创设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参与热情。
(一)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
在户外活动中,自然环境是天然的游戏场所,能够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户外游戏活动的乐趣,把握好学习机会。因此,在设计户外活动时,幼儿教师需要了解周边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1.利用自然环境。
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天然条件,能够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可以让幼儿接触最天然的自然环境,便于幼儿接近自然、认识自然、学会爱护自然。如大自然中美丽的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小动物等,都是现成的自然教学资源,比幼儿在书本上看到的更加生动形象。幼儿在充满各种自然元素的环境中游玩,探索、观察,与大自然进行充分互动,能够使身体得到充分锻炼,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不践踏花草,爱护自然等。另外,在户外活动中,不同的天气也是自然的教学元素之一,如幼儿观察天气,可以知道天气都有什么类型,以及有什么样的特点。另外,美好的天气会令人心情愉悦,在阳光明媚的环境下进行户外游戏,幼儿能够感到心情愉悦,增加幸福感,同时,提高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是进行户外游戏活动的天然资源,既可以起到锻炼幼儿身体机能的作用,又可以增加幼儿的见识,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场所。幼儿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尽可能地将幼儿带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得以成长。
2.改善自然环境。
幼儿年龄较小,身体协调能力不够,安全意识不足,因此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来改善游戏环境,既要保证幼儿在进行户外游戏时的安全,又要保证幼儿在现有的户外环境中可以进行丰富的游戏活动。对此,幼儿教师要定期地检查和维护户外的游戏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结合自然环境的优势来创设不同的游戏环境,以满足不同的游戏需要。如户外操场是幼儿主要的户外游戏场地,主要的自然资源有花草树木以及各种运动设施,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建设滑滑梯、攀爬架、沙水池等游戏设施。另外,教师可以投放各种假山、塑料轮胎、木架等材料,引导幼儿搭建各种游戏场所,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保障幼儿拥有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又可以引导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
(二)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
不同的游戏活动所起到的训练效果会有所差异,要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就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来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
1.益智类游戏。
幼儿时期会进行简单的识字教学,如看图片认字、看图片说故事、数数等,为幼儿的智力发展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户外活动中会有很多现成的教学资源,相较于绘本上的图片和文字信息,现成的教学资料更具有直观性,更有利于幼儿识别和記忆。因此,在设计户外活动时,教师要利用户外场所的资源设计益智类的活动,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以“认识数字和数数”为例,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幼儿园周边掉落的树叶,清洗干净,分成不同数量的小份装在封闭的盒子里,然后将1~20的数字贴纸混合放入另外一个纸盒中。游戏规则为:幼儿自行选择一个树叶盲盒,需要将盒子里的树叶数量数清楚,然后在另外一个纸盒中找到对应的数字,并放在所选择的树叶盲盒旁边。如果结果正确,幼儿就可以获得一张笑脸贴纸。对于每个树叶盲盒,幼儿有三次挑战的机会,如果挑战失败,需要选择另外一个树叶盲盒,才能继续挑战。
又如,教师可以将九宫格与扔沙包游戏进行结合。教师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九宫格,分别标注1~9的数字,然后让幼儿扔沙包,沙包掉落在哪个数字区域,幼儿就需要大声说出该数字,并跳到写有该数字的格子里,同时获得一张笑脸贴纸。后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来更改数字,如果大多数幼儿对认识这几个数字都没有难度,那么教师可以将数字更改为1~18,每个方格中标注两个数字,适当地增加难度。
这样的益智类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挑战欲,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进一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同时,益智类游戏的趣味性较强,再结合户外游戏活动,能够丰富游戏内容,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培养幼儿的创新力,启发幼儿将不同类型的游戏进行结合。
2.体育类游戏。
在球类活动中,以足球为例,幼儿自行组队,小组人数在3~7人,两组进行PK,获胜的一队能够获得贴纸奖励。游戏内容:一组中的成员依次排开,排成一列,进行运球接力。幼儿需要按照要求用脚运送足球,绕过障碍物,运一个来回,将足球顺利地运回起点,传给下一个幼儿,直到最后一个幼儿将球运回起点,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这样的游戏活动需要幼儿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可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自行组建参赛队伍;需要幼儿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在传接球的过程中打好配合,节省时间;需要幼儿具备良好的心态,不论是获胜还是失败,都能够正确看待比赛结果,从比赛中吸取经验,并客观地看待队友的不足和优势,取长补短;还需要幼儿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冷静对待,坚持完成比赛。
可見,团体游戏对训练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所以,在设计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游戏器材搭建各种游戏场所,结合体育项目来设计各种团队游戏。
3.探索类游戏。
探索类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品质,培养幼儿冷静沉稳的性格。因此,幼儿教师要设计各种探索类游戏,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激发幼儿潜力。如结合户内和户外环境设计捉迷藏游戏,让幼儿轮流扮演追击者和藏匿者。这一游戏活动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活动,且幼儿的喜爱度较高,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力。或者设计寻宝游戏,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张关于寻宝的地图,让幼儿根据地图上的各种提示来找到宝藏。又或者给予幼儿一个探索任务,如提供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周边的花草和蚂蚁等事物,总结其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的探索类游戏需要幼儿有足够的耐心,认真仔细,才不会遗漏关键信息,这样以后幼儿步入高阶学习阶段,完成各种习题或者做实验时,才可以具备严谨的态度,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些良好的习惯都可以投射到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在设计户外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不同的培养目标融合到游戏中,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4.建构类游戏。
建构类游戏是幼儿园中使用最广泛的游戏之一,对训练幼儿的专注力、创新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尊重幼儿的天性,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发展的空间变大,可以借鉴的参照物增多,有利于为幼儿创作提供灵感。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将户内进行的游戏搬到户外,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再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积木,让幼儿自行创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或者为幼儿提供各种拼图,让幼儿观察拼图之间的关系,完成拼接任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又或者提供一些废弃的纸盒和一些图片,如桥梁、隧道、汽车、秋千架等,让幼儿自行裁剪设计,组装成不同的物体,以此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建构类游戏开放性较强,但对幼儿的要求会更高,考查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设计相关的游戏时,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能力来设计,不能超出幼儿的能力范畴,也不能过于简单。这样的游戏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幼儿可以利用周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不仅能够培养专注力,自得其乐,还可以培养环保意识。
(三)保障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要想通过户外游戏活动达到某一训练目的,就要保障幼儿有足够的户外游戏时间,让幼儿尽情地玩,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能力才会得到充分体现与发展。因此,在引导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对幼儿进行科学指导,增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有自主发挥的空间,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游戏过程。这样幼儿才会有好的游戏感受,心情才会得以放松,才能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幸福感。这样的户外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幼儿爱上幼儿园生活,乐于融入这个大家庭,减少对家人的依赖,培养独立自主意识。
(四)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在户外活动中,场地变得更开阔、开放性更强,不确定因素增多,相对应的,幼儿的安全问题也会增加。因此,在进行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做好安全方面的保障工作。一方面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教导幼儿不要脱离大部队、不要做教师不允许的事等;另一方面,要清除户外场所的不安全因素,提前勘察户外场地,清理场地中尖锐的物品,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触碰到,威胁幼儿的生命安全。
任何时刻都要保障幼儿的安全,这是开展一切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设计户外活动时要以保障幼儿的安全为主,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户外游戏活动对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让幼儿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为幼儿步入新的环境做好准备。对此,幼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户外游戏活动,增强户外游戏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