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话春韭

2024-06-05 00:00:00佳宁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4年4期
关键词:赵匡胤螺蛳韭菜

从来文人爱“春韭”

春韭,是春菜中的“宠儿”,它以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的青睐。

俗话说:“正月葱,二月韭。”意思是在春菜的大家族里,正月里由葱来当家,二月里就轮到韭菜做主了。

二月韭,也就是春韭。春韭是色香味俱佳,号称春菜中的第一美食。吃春韭,急不得,要等到剪二刀的时候。二刀韭,色相好,味鲜嫩,堪称春韭中的上品。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春雨绵绵的夜晚,诗人杜甫与友人卫八久别重逢,拿什么款待远道而来的杜甫呢?卫八同样想到了春韭,在夜雨中剪几把春韭,清炒一盘鲜嫩爽口的韭菜,再盛上一碗香喷喷的黄粱米饭,味美而情深。主人的盛情让杜甫十分感动,诗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写下一首《赠卫八处士》送给他,来表示感谢,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于是,便留下了“颂韭”佳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不过,古代的“韭菜迷”还是挺多的,不仅有杜甫和苏轼,据说还有个人叫杜颐,他视韭菜为生命,天天离不了,餐餐少不了,并且还告诉周围人:“韭菜是我最贵重的金子哦!”于是,韭菜又得了一个名字——“一束金”。

韭菜名字的来历

韭菜的“韭”字,形象地表述了韭菜叶丛生并向外张开的状态。因为韭菜割掉一茬又长一茬,可多年连续采收,“一种而久者”,“韭”字便读作“久”。这便是韭菜名字的来历。

韭菜在中国的两次大推广

韭菜是中国特产蔬菜,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关于它的文字记录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代。《诗经·豳风》中说,它是向帝王宗庙敬献的祭品。这说明当时陕西地区已栽培韭菜了。后来,韭菜摆上老百姓的餐桌,与两个人密切相关:一是汉宣帝时期的龚遂,一是北宋初年的赵匡胤。

汉宣帝即位时,渤海郡盗贼四起,时常闹饥荒,他便选派了已经70岁的能治理地方的良才——龚遂去担任太守。龚遂到任后,平息了乱局,开仓济粮,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养蚕种桑。其中,龚遂特别要求百姓,每人种一畦韭菜以备荒年。当时菜农如种千畦韭菜,其富裕程度可以和千户侯相媲美。《史记》有载:“千畦姜韭,其人与千户侯等。”一两年后,渤海郡地方大治,百姓富足,犯罪率大大下降。

这是韭菜第一次被大规模普及。第二次大规模普及是在北宋初年。

当时赵匡胤面临的也是战乱频繁、盗贼猖獗、百姓食不果腹的局面。为了解决百姓生活问题,他下令开展各种活动,有种桑树、枣树等,其中也有种韭菜。赵匡胤曾下令10岁以上男女每人各种一畦韭菜,菜地面积宽一米半,长十五米。韭菜种植遍及南北,到南宋时,餐桌上已出现了韭黄。

冬奥会上大火出圈的韭菜盒子

在2022年冬奥会上,谷爱凌低头从容吃韭菜盒子的视频引起了热议,她还试图将“韭菜盒子”介绍给外国记者,但不知道怎么翻译。而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他们直接使用了拼音:jiucai hezi。

“韭菜盒子”(韭菜合子),是以韭菜、鸡蛋、面作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的传统美食,是中国多地非常流行的传统小吃,在有些地区也是节日食品。

“百草之王”——韭菜

植物学上,韭菜跟葱、蒜是亲戚,归于石蒜科葱属。这个属的一大“美德”,是叶鞘基部具有居间分生组织,哪怕将叶片全剪掉,只要没破坏地下鳞茎,仍能很快长出新叶,年复一年繁茂。因此,韭菜素有“懒人菜”之名:易种、高产,栽下几棵,一茬茬剪叶子来吃,一年能收好几茬。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原产蔬菜之一,韭菜生命力旺盛,遍布南北各地,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特殊的辛香,让它在我们的餐桌上“屹立”千年,独树一帜。

舌尖上的美味

春韭可以清炒,也可与多种食材搭档。春韭与鸡蛋称得上绝配,韭菜与蛋饼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葱绿色配上金黄色,鲜亮明丽,别说吃,光是看一眼,也不禁垂涎欲滴。

春韭炒螺蛳,更是一道上乘菜。将螺蛳从水塘里摸上来,放在铁锅里烀一烀,出锅后凉一凉,用细针将螺蛳肉一一剔出来,再掐去多余的“尾巴”。螺蛳肉有嚼劲,不易烂,得先在油锅里爆炒,放入生抽、料酒、姜末等佐料,焖一焖,入味后,再放入寸许长的韭菜和辣椒丝煸炒,一道鲜美、嫩滑的菜肴就做成了。不过,你要想大饱口福的话,确实得花费一些工夫。

猜你喜欢
赵匡胤螺蛳韭菜
“割韭菜”用英语怎么说?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4:46
螺蛳树
螺蛳粉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不当皇帝就听话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36
莴苣和韭菜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2015年9期)2015-12-21 13:04:42
曹彬打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