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峰 褚召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设路径,以期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运作思路和实践经验,使学校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各位教师都得到长足的进步,为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共同建构的管理策略
(一)建立“自主、问题”共同发展规划。推动乡村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形成一种自我驱动、互助合作的发展模式。乡村教师需要识别和确定自身专业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基于识别的问题,教师制订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所需资源、学习策略和时间框架等。鼓励教师之间共享教学资源、经验和最佳实践,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传播。
(二)倡导“尊重、归属”的人文管理理念。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中倡导“尊重、归属”的人文管理理念,建立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环境,强调每位教师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尊严,认识到每位教师都有独特的背景、经验和需求,无论是关于教学实践、学校政策还是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参与到决策过程中,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三)完善“合作、互动”的学习管理机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能够建立一个更加紧密、高效的学习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共同提升专业水平,实现乡村教育的持续进步。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同伴观摩、教学研讨和共同备课等活动,通过互助学习和实践交流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实施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研究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合作,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二、自主建构的引领策略
学校将对各种共同体建设进行总体的引领和指导,支持和鼓励乡村教师通过主动探索和個人经验积累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一)实施教师阅读工程,打造教师专业底气。深入推进校园读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积淀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本学期我校将教师读书活动当做一项常规任务来抓,把阅读与教学有机结合,为每位教师配备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享受教育幸福》《班主任工作清单》等书籍,开展“共沐书香 阅见美好”教师读书分享会,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以阅读打造教师的专业底气。
(二)优化基础教研,提高教研效能。学校组织好各学科组全面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尤其是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各环节如何减负增效,就提高教学效益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利用每周校本教研的机会,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基本要求》及有效课堂教学展开研讨,定目标、定内容,不断提高教研水平。
(三)拓展共生教研,做实联研共建活动。根据联研共同体工作计划,我校参加城区学校联研共同体活动,认真聆听专家报告,较好地发挥出了名校优势,为我校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三、专业提升的活动机制
针对学科组、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等建设多个共同体,逐步找到适合我校教师发展的专业共同体的运作方式,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一)学科组共同体。在学校内部,针对特定学科的教师群体,建立一个共同学习、研究、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安排定期的学科组会议,讨论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计划教学活动等,以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共享机制,以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引领教师能够轻松分享和获取教学材料、课件、试题库等资源。
(二)骨干教师共同体。为学校中的核心教师群体提供一个平台,以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分享经验和领导教育创新。邀请知名教育专家来校授课,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组织定期的交流会议,让骨干教师分享教学心得、研究成果和面临的挑战,从而相互学习和提供支持。鼓励骨干教师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组成课题研究小组,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探索。建立导师制度,让骨干教师有机会向全校师生展示他们的教学成果和研究项目。
(三)青年教师共同体。为新入职或经验较少的教师提供支持性环境,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并融入教师团队。建立青蓝工程拜师结对制度,让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和支持。安排青年教师相互观摩授课,通过同伴评议来提升教学技巧和课堂管理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和成就,以便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规划。
(四)班主任共同体。为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提供共享经验、相互学习和专业成长的平台。组织定期的班主任会议,讨论班级管理、学生辅导、家校沟通等方面的经验和挑战。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热点问题或难点问题,组织专题研讨会,提供针对班主任角色的培训和讲座,如班级管理技巧、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等。
四、专业反省的提升机制
组织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研究来探索问题的根源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鼓励教师写个人反思日志,记录教学经验、成功案例、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便日后回顾和分析。在共同体内部建立一种鼓励教师定期进行自我反思的氛围,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总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实践体现了团队力量,汇聚了科研活动的人气,激发了教师主动研究的欲望,促进了智慧的碰撞,在全校形成了富有激情、充满理想、凝聚智慧、放射活力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机制。通过这些努力,实现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有温度的乡村学校,成就有情怀的教育者,为乡村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繁荣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