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宗岭 潘恩荣
摘 要:技术进步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是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的紧迫性突显。从技术哲学的宏观视角出发,审视、研究智能时代技术本质对人机关系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对个人、集体与社会三者解放的有力促进与潜在致患,以及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以实现人机共生所需的伦理、政策与文化方案,可以明确智能时代技术进步如何为人类解放铺路、如何通过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赋能智能时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关键词:技术进步;人类解放;智能时代;人机命运共同体;人机关系
中图分类号:N031;B084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5-0086-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20ZD045)。
作者简介:孙宗岭(1995—),男,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潘恩荣(1979—),男,浙江温岭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哲学与工程伦理。
在智能时代的晨光中,技术进步携带着人类解放的呼声,诉说着一种全新的自由——通过人工智能的力量解除人类的枷锁,释放创造性精神的潜能。正如有学者所言,“在人工智能时代,大量的人机互动实践表明,人机关系变得更加友好、和谐、融洽,人类在人机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人机和谐共生将成为人类未来社会的新常态”[1],技术进步伴随着对人类自由的新承诺——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然而,技术进步本身并非人类解放的代名词。技术进步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是复杂且非线性的、充满可能性的互动关系。技术进步可以是人类解放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压迫人类的桎梏。智能时代人类解放并非自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而来,它需要在人机关系中寻求新的平衡,需要在人机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寻找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人类解放的答案。
一、技术进步与人的主体性
(一)智能时代技术的本质特征
智能时代的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与传统技术截然不同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不仅重新定义了机器的作用,还重新塑造了人与技术之间的互动方式,进一步地,它们对人类的主体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首先,自学习能力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大特征。人工智能机器通过算法,特别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处理并从海量数据中“学习”到模式和规律。与传统程序不同,算法使得人工智能机器无需人类预编程指令即可优化其性能,这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技术的这种自我改进能力,意味着其在完成任务时能够越来越少地依赖人类的输入。其次,自适应性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环境和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能力在机器人导航、个性化推荐系统等领域尤为突出。智能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行为、偏好以及环境的变化来优化它们的响应,实现高度个性化的服务。再次,高度自动化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它意味着机器可以在最小的人为干预下执行复杂的任务。在自动化的帮助下,机器不仅可以替代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或耗时的工作,还可以在决策制定中发挥作用,如自动驾驶汽车的实时导航和决策。最后,预测性是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核心能力之一。基于大数据分析,智能系统能够预测个人行为、市场趋势甚至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这种预测能力在金融市场分析、疾病防控、灾害预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这些技术特征共同导致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互动的复杂性增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人类主体性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工具性和功能性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扩展了个体的行动范围;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自主性,人们开始关注技术可能对人的自决能力和自由意志的潜在影响。因此,智能时代技术的本质特征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并塑造技术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在保障并促进人类主体性的方面。
(二)主体性的技术媒介影响
主体性作为哲学和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关涉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决定的自主权和自主能力。然而,在智能技术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今天,这种主体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类在享受智能技术带来的便捷与自由的同时,又深陷被智能造物支配与控制的危机中,人的主体性逐渐被智能机器削弱和占有。”[3]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认知扩展。智能搜索引擎、在线学习平台、数据可视化工具等,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获取、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设计也使得技术更加人性化,逐步成为人的自然延伸,从而在提升人的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的进步无疑加强了人的主体性,使个体能更有效地驾驭复杂环境,实现自我目标。
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同样不可忽视。一是算法的不透明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决策过程往往是黑箱化的,即使是专家也难以完全解释某些算法的具体工作方式。这种不透明性可能导致用户在使用智能技术时盲目依赖算法推荐,弱化了个体的判断力和决策权。二是预测性导致的潜在行为约束。人工智能技术的预测能力虽然在某些场合能够带来便利(如医疗诊断、股市分析等),但也可能预设人的行为模式。比如,基于用户历史数据的推荐算法可能限定了用户接触新信息的范围,从而在无形中限制了用户的选择自由权。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性引发了关于工作与责任归属的讨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介入决策过程,人的责任感可能被稀释,个体在面对机器决策时可能逐渐丧失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决策的动力。
技术媒介对主体性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扩展性和交互性增强了人类主体性的实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不透明性、预测性和自主性也可能对个体的自主决策能力形成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在智能时代如何维护和促进主体性,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服从于人的需要,而且尊重和增强人的主体性。这意味着在设计和部署人工智能技术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它们对人类主体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积极通过教育、政策制定、伦理监管等多种方式来应对挑战,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人类价值观和自主权的和谐共存。
(三)技术自主性与人的自由
技术自主性是智能技术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尤其是当它关联到人类自由这一重要概念时,其影响和后果则变得更加复杂和多维。
技术自主性带来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在线工作协作工具、自动化制造等,人们开始从繁重和机械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拥有了更多时间追求个人兴趣、关注家庭生活和社会参与。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工作与生活方式的进步,提升了生活质量,为创造性和休闲活动提供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人的自由空间。
然而,这种技术自主性也引发了关于人类自由和控制权的担忧。过度倚重自主技术可能导致个体依赖性增强,进而降低他们处理问题和应对新环境的能力。当个体习惯于由算法作出选择(如新闻推荐、消费产品推荐等)时,人的选择和决策能力可能会受到侵蚀,从而削弱人的自主意志。此外,随着技术越来越多地介入我们的决策过程,有关责任和归属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时,责任归属的确定变得困难,因为传统意义上建立在人的决策基础上的责任和道德框架可能并不适用于由算法驱动的系统。
技术自主性与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和互动的。它要求我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对其潜在的限制和风险保持警惕。通过合理的设计、透明的操作和有意识的使用,我们可以使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服务于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工具,而不是成为这些价值的威胁[4]。智能时代的挑战在于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充分利用技术自主性的优势,又能保护和促进人的自由的社会。
二、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解放的新维度
(一)个人解放的智能扩展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个人解放主要是通过提供自动化工具、个性化服务和感官体验的拓展来实现。它有力辅助个人优化时间管理,加强健康监护,提供定制化教育,增强身体能力,并创造沉浸式感官体验。这些赋能在释放人类潜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满足个人追求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助理和物联网(IOT)设备,在简化和自动化日常任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等设备可以响应语音指令,帮助用户设置提醒、安排日程、查询信息、在线购物等。例如,智能冰箱能够追踪食品存量并自动下单购买,智能恒温器能够学习用户习惯并调节家庭温度,以提供最佳舒适度服务。这些智能设备的集成化使人们从重复性的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去致力更高层次的目标和兴趣。人工智能技术还在健康和健身领域实现了个性化服务,例如,可穿戴智能设备能够监测心率、睡眠质量、活动量等健康指标,提供定制化的健康建议和训练计划;智能医疗设备可以辅助监测慢性病患者的病情,甚至预警潜在的健康问题[5]。通过这些技术,个人能够更主动、更有效地管理自身健康,提升生活质量。人工智能教育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些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学习更为高效。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直观、互动性更强的学习材料,从而增强理解和记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不仅在认知层面扩展了个人能力,而且在生理层面為人们提供了超越自身固有限制的机会。智能假肢、外骨骼和其他增强设备能够帮助残疾人士或工作在高风险环境中的工人完成原本难以实现的任务。这些设备的设计越来越注重模仿和增强人类生物力学,使穿戴者能够感觉更加自然和舒适。
(二)集体解放的智能赋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作用在于它提高了集体的协作效率、决策质量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这些技术通过改进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共享,以及提供新的参与和组织方式,为集体解放开辟了新的路径。
通过云计算和在线协作工具,比如视频会议软件、项目管理应用和实时文档编辑平台等技术,团队成员无需身处同一地点就可以进行实时合作。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工具不仅突破了地理上的限制,也使得团队成员的时间安排更加灵活,从而增强了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团队成员可以更快地共享知识和想法,更有效地协作解决问题。社交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分享、讨论和传播信息的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形成社群,共享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体智慧。例如,专业社群可以通过在线讨论、问答等方式解决行业难题,同时加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通过整合来自不同人员和数据源的信息,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辅助集体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这种系统可以帮助识别模式、预测趋势,并基于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建议。在企业层面,这意味着更优的资源分配,在政府层面,则可能意味着更有效的政策制定。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处理大量的社会数据,揭示群体行为的模式和趋势。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其成员或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设计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在公共政策领域,数据分析能够提供对社会问题更深入的洞见,辅助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干预措施。通过在线平台,个体可以围绕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迅速聚合成群体,并以此发起和组织社会活动。众筹平台等在线工具也使得资金和支持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提供了新的筹资途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沟通工具和协作平台帮助社会组织维持和强化其成员之间的联系,这种增强的内聚力使得组织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其使命、价值观和信息,同时强化了其对外的公共关系和影响力。
(三)社会解放的智能推动
人工智能技术有潜力大幅提高社会解放的程度,它可以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促进环境保护,以及帮助创建更加高效、透明和公正的社会治理模式。
从智能城市技术的应用来看,智能城市技术旨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优化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交通流量控制系统利用实时数据分析来优化信号灯的调度,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电网和智慧建筑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公共安全监控系统结合了视频监控、面部识别和异常行为检测技术,帮助预防犯罪和快速响应紧急情况。这些技术的整合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城市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有助于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来看,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工具。例如,监测和分析大规模的社会数据,帮助政府和组织更好地了解公共政策的影响,以及民众的需求和反馈;预警系统可以分析多种数据源,以预测并提前响应自然灾害、疫情爆发或其他紧急情况;政策模拟工具能够帮助制定者评估不同决策选项的潜在后果,优化政策设计。通过这些技术,社会治理可以变得更有远见、更加高效和透明。从智能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分配中的角色来看,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和管理自然资源。例如,通过遥感技术监测森林覆盖率,预防非法伐木;水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质和用水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智能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水和肥料的浪费。这些赋能有助于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三、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途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二者在各个领域的交互和融合不断加深,形成了人机命运共同体,机器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与人类共同生活、工作和创造的伙伴。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实现“人机共生”[6]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命题,更是社会发展和伦理思考的重要内容。
(一)伦理框架:智能时代的人机共生原则
智能时代,人机共生已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遐想,而是现实的图景,如同一部未完成的协奏曲,既充满无限可能也布满挑战。“在未来人类—智能机器关系的过程中,防止人类傲慢的滋生和机器恐惧的出现才是治理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7]我们需要谱写的不是单纯的乐章,而是一个全新的文明关系的和谐乐章,一种在机器与人类灵魂之间找到共鸣的关系。伦理框架是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它定义了智能时代我们如何理解和塑造人机关系的道德范畴,要实现人机共生,我们必须塑造并践行一系列严格的道德原则。
首先,坚持互补原则。互补原则是人机共生关系的基石,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互补,更重要的是在功能与灵魂上的互补。人工智能旨在我们认知与能力的扩展,而非替代[8]。它应当弥补我们的不足之处,如前所未有的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而人类应当继续担起责任,行使创造力,展现出同理心并作出道德判断——这些是任何算法所无法复制的。其次,坚持协作原则。人工智能不应是人类劳动的对立面,而是人类智慧的伙伴。在这个原则下,人与机器并肩作战,不是为了竞争胜出,而是为了共同达成更崇高的目标。我们的目的不是制造可以自我运行的机器世界,而是在人类与机器之间创造协同的文明,这样的文明可以产生新的思想、艺术、科学和理解,超越人类或单个机器的能力。最后,坚持可持续原则。可持续原则引导我们不但要考虑当代,更要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在地球的生态平衡与人类子孙后代的福祉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便利与效率牺牲未来几代人的生存环境。追求可持续性意味着在每一次技术进步时,我们都要审慎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结构的长远影响,以及它是否能够为未来的人类共同体带来福祉。
构建这样的伦理框架需要跨学科合作,了解技术可能的用途和影响,并将这些原则转化为实际的行为准则、设计标准和法律规定。从开发者到终端用户,每个人都应该参与构建和维护这一框架,以确保人机共生关系的健康、公正和持续发展。
(二)政策与治理:人机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机制
人机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简单将人机共生关系理想化的概念,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在现实中努力构建的目标。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从政策与治理入手,探寻可行方案。
首先,制定和执行国家战略与政策。国家层面的战略和政策对于明确人工智能和其他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这些政策应包括技术发展的愿景、目标和路线图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措施。比如,政府可以提供充裕資金支持创新活动,建立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和伦理框架,推动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政策还应该涵盖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如就业变革、隐私和安全等问题。其次,建立监管框架。监管框架是确保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符合伦理和社会标准的关键。这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数据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工业安全标准等。监管框架还应包括监督机构的建立,这些机构负责监测和评估智能技术的社会影响、处理相关的投诉和纠纷,以及推动法律和政策的及时更新以适应技术发展。再次,促进国际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智能技术的影响超越国界,因此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多边组织、国际协议和跨国研究合作来实现。国际合作有助于建立全球性的技术标准,共享最佳实践,协调对跨国技术巨头的监管,以及有效处理跨境数据流动等问题。另外,提供教育和培训资源。为公民提供教育和培训资源,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智能技术并参与到智能时代的变革中去。这其中包括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推广、数字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及对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和再培训计划,帮助他们适应由智能技术驱动的新职业和工作环境。最后,支持研究和对话。政府应支持在人机共生的伦理、技术和政策方面的研究,并促进公共对话。可以通过资助学术研究、创建多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公众讨论和参与政策制定等方式来实现。研究和对话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智能技术的长期趋势和影响,以及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维护社会价值。
这些政策和治理机制,不仅可以引导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还能确保这一过程中人类的利益得到维护,最终实现人类与智能技术的和谐共生。其应当是动态的,能够适应快速的技术变革,并通过持续的反馈和修正保证政策和治理措施始终保持有效和相关性。
(三)社会文化:人机和谐共生的人文环境
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技术和政策的推动,还需要文化心态的调整。社会文化在促进人类和智能技术和谐共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提升公众对智能技术影响的认识。公众必须了解智能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对社会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可以通过教育体系、媒体报道、公开讲座、科普活动等途径实现。科技素养培养不应仅限于专业人士,而应成为公民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例如,学校课程可以包含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媒体也应及时报道技术进展,同时提出批判性问题和潜在风险。其次,培养智能技术使用的伦理观念。应当在教育体系中强调智能技术伦理[9],教导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如何负责任地使用智能技术。这包括对个人数据的管理、网络行为的道德标准制定以及对信息的批判性分析。社会也应该通过讨论和实践,强化道德和社会责任在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认识。比如,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应鼓励对道德责任的讨论,加强正向宣传。再次,鼓励包容性和多样性。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应当反映并尊重社会的多样性。这意味着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性别、种族、文化和年龄群体的诉求,确保技术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并且不会排除某些群体。多样性也是创新的源泉,可以帮助识别和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最后,增强信任和合作。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各方的信任和合作。这要求政府、私营部门、学术界和公众之间建立透明沟通的渠道。公众应当了解政府如何监管智能技术,以及企业如何使用数据和算法,科研人员也应当与社会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见解。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可以有力解决由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概而言之,社会文化应积极促进技术的民主化[10],从而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正当声音与吁求都能被“听到”,并且有机会影响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并且有能力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反馈。社会文化的适应和演进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教育、法律、伦理和社会参与各个层面。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既技术先进又社会和谐的未来。
四、结论和展望
在智能时代的潮流中,人类既是造浪者也是乘浪者。摆在人类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界。智能时代,技术进步既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揭示了智能时代背景下技术对人类主体性的深刻影响,并探讨了个人、集体与社会在智能赋能下的解放途径,强调了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对于实现技术进步与人类解放相协调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在伦理、政策和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综合的努力和智慧的引导,人机命运共同体将成为一个促进人类全面解放的有力抓手。智能时代的到来,正是我们重思人的本质、重新定义人机关系并朝着更广泛的解放目标前进的重要契机。在这场未知的航程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哲学上的洞见。人机命运共同体不只是一个理念,也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映照,更是在苍茫的智能海洋中不灭的灯塔。它引导我们不仅要学会与智能机器共处,更要学会在共处中彼此成就,共同迎接更加人性化、更加智能化的智能新世界。
参考文献:
[1] 高伟.人工智能与人类解放的未来:基于马克思的科技哲学观[J].人民论坛,2020(10):122-123.
[2]苗青,曹洪军.数字智能社会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伦理困境及应对方略[J].理论导刊,2023(9):81-87.
[3]闫坤如,曹彦娜.人工智能时代主体性异化及其消解路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25-32.
[4]许纪霖.跳出魔盒的精灵:ChatGPT与人类的两难困境[J].探索与争鸣,2023(3):75-81+178.
[5]汪琛,孙启贵,徐飞.医疗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主题分布、知识基础与未来展望[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45(12):18-29.
[6]程海东,胡孝聪.智能时代人机共生价值关系探析[J].道德与文明,2023(3):35-45.
[7]杨庆峰.增强智能的双重含义及其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6):51-62.
[8]潘恩荣,阮凡,郭喨.人工智能“机器换人”问题重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与介入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19(5):93-99+158.
[9]兰国帅,杜水莲,宋帆,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的工作机理及监管框架构建研究[J/OL].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2-25).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29axctaKF3zWNnbWV1RI4TLLcgLgGyhDH3Q2FO63XhVn41QJEywZNmYnKKMmPg6sugIDtLYdiUzG-0bl8mGytYVHb49nbMpiTISLk3pMWgrx0BTnmka9uxevcykQyKhWcGVgqpWEUVE=&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10]許腾,张卫.技术民主化设计何以可能:基于芬伯格“自我赋权”的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38(1):37-42.
【责任编辑:雨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