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灿《蝶恋花 · 潍阳十二月鼓子词》中的清末潍县中秋民俗内涵与阐释

2024-06-05 13:23步雅楠王军涛
今古文创 2024年17期
关键词:竹枝词

步雅楠 王军涛

【摘要】梁文灿《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为追和拟仿北宋六一子《渔家傲》所作,词人以十二组联章词的形式,无关闺情,用自然生动的笔触详细描绘了从正月到腊月十二个月间不同月令节日的潍县民俗。其第八首“中秋词”写作风格清新明逸,偏重于对民俗之中的动态场景塑造,既有意突出了作者对物候、时代变迁的敏感与乡土眷恋,展现出清末潍县中秋节独有的风俗习尚,又寄托了其对人生的感悟与喟叹、对家国的热爱和胸臆难平,真可谓一幅栩栩如生的“中秋民俗即景图”。

【关键词】联章鼓子词;竹枝词;梁文灿;中秋民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7-004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7.012

旧时潍县,大致范围在今潍坊中心城区,因潍水得名,别称潍阳,又因生产风筝(纸鸢),而有“鸢都”美誉。明清时期,潍县多出科甲蝉联之士,这些达官显贵在宦游归乡时,将京城、江南等大型城市惯有的部分礼俗习尚引至潍县,并与明初大规模外地移民、本地原住民本身所具有的传统风俗习尚交汇融合,逐渐形成了潍县独有的地方性民俗文化特色。及至时间推移,随着地方官员的倡导、名人雅士的引领,一些像“书画、金石篆刻”等曾专属“上层阶级”领域的“高雅”艺术也相继拓展至潍县民间,生发出了例如“潍县风筝、红木嵌银、核雕、珐琅、扑灰年画、版画”等繁花竞眼般的民俗特色。同时,手工业的发达又反哺文学艺术的昌盛。郑燮《潍县竹枝词》诗云:“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洲原是小苏州。”[1]即描写了清代潍县地区发达的经济、秀丽多姿的景致与人情。

在此“多元文化”基础之上,丰富多彩的民俗形式多被潍县文人以“竹枝体”形式吟咏。例如清代著名文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曾任潍县县令七载,写就《潍县竹枝词》约四十首,开启了潍县文人以“竹枝词”形式吟咏风土人情的先河。后世潍县文人张昭潜《无为斋集》、裴星川《潍县春节即事百咏》等亦书就百余首竹枝词以记述潍县民俗。至清末潍县文人梁文灿作《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以下简称“梁词”),改用“词”的形式写“竹枝词”,虽形式有变,但内容本质别无差异。凡上,清代吟咏故乡民俗已蔚然成风。

梁文灿(1868—1928),字质生,一作炙笙,号红豆馆主人,平寿(今山东潍坊)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改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后改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福建道监察御史、民国南京榷政官等职,著有《蒙拾堂诗稿》《词稿》及《金元怀古词辑》等。所作《潍阳鼓子词》描述了当时潍县乡风民俗。《潍县志稿》有传。[2]作品《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为其返乡欲为《潍县志》编撰所作,其联章词前作致语:“三十年来,故乡重莅。兵燹之余,谈虎色变。太平景气,零落尽矣。因仿宋六一子作《潍阳十二月鼓子词》,但时势不同,感触亦异,故略于花月闲情而详于乡土故事,尤不欲涉及闺情,落词家窠臼。虽声希味淡,抚今追昔,不啻一字一泪也。”[3]即此联章词形式为追和拟仿欧阳修联章鼓子词《渔家傲》,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清末潍县十二个月中的月令节庆、乡土人情等,无关闺情,侧重日常生活情趣,使读者每每读来乡恋顿生的同时亦觉情趣盎然。

一、梁文灿《蝶恋花》联章词中的中秋民俗呈现

“八月中分秋一半,枣饼层层,面镂金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4]梁词第八首描绘的是潍县中秋节场景,在梁文灿生平主要活动时代——清代后期,“中秋节的很多节俗活动大都继承了明代……要说稍有区别的就是,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之上更加强化了这个节日‘团圆的家庭概念”[5]。因此,中秋节在通讯较不便利的清末实际生活中已然成为潍县人一年之中除春节外最重要的传统大节,其以群体活动习俗为主大致可分为“祭月”“念月”“赏月”三部分。

(一)祭月:八月潍县秋恰半,古今胜赏祭婵娟

《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6]“祭祀”作为贯穿于潍县十二月令民俗之中的重要仪式,在潍县中秋节之中,“祀”主要体现在“祭月”方面。“祭月”之俗,古来有之,《大戴礼记》载:“考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莫夕月,所以明有别也。”[7]《帝京岁时纪胜》:“考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8]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俗多见于古代帝王、上层贵族,后随着时间的流转,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据民国版《潍县志稿》记载:“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夜陈瓜果于庭以供月。”[9]时值“三秋恰半”,潍县中秋节“祭月”主要于夜晚庭院天井中置桌一张,上摆应季苹果、石榴、月饼、“月”等时令食品为“供养”以祭拜明月或斟鄩月神嫦娥嫲嫲①。清代《燕京岁时记》:“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10]待月上中天,祭拜儀式多由年长妇女主持烧黄表纸及月光纸马并口念祷词,谓“发钱粮”。

(二)念月: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

“念月”是清末旧潍县独有的民俗活动,主要以儿童群体活动为主,潍县“念月”中的“月”,一语双关,一指天上的“圆月”,另指孩童手中的名为“月”的饼状物,即一种在中秋节日前后才会出现的特定食品,约由早期祭祀食品演化而来,多于节日前蒸好互赠亲邻,若为“外家”则必馈赠其“甥”。“月”的做法主要为“中秋日蒸月糕,用麦面两层中夹以枣,面上四围镂花中贯以枣” ②。镂花纹饰名曰“云肩”,纹样有花草、月宫、玉兔等。用碗碟或高粱篾子编成的浅筐端出做好的“月”后,儿童便可进行“念月”仪式了。此仪式亦不繁杂,待夜色四合、玉轮当空,小儿女置“月”于矮凳上,枣上插香一柱,齐声呼唤谓之“念月”,念词大致曰“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念月饼了,好年景了……念煎饼了,骡子马子一大天井了……”[11]邻近接声洋洋盈耳。清末潍县诗人郭麐《潍县竹枝词》:“中秋难得是晴天,金粟香飘几处传。待到一轮月东上,小儿齐唱月光圆。”[12]便记载的是这一中秋节孩童“念月”场景。

(三)赏月:亭亭火树蒿灯转,一家男女团圆宴

中秋赏月之俗最早可见于魏晋③,唐代盛行于上层贵族,至宋代在民间已约定俗成。《东京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13]梁词第八首下阕:“亭亭火树蒿灯转,灯烬归来,忙底分神馔。雪梨冰藕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待“念月”结束,便可将“月”分割成块,将瓜果“花切” ④“小儿女争分供餐,调甜藕香梨⑤,一家围坐印团圆酒” ⑥。即词中所述的边“分神馔”边赏月习俗。此外,潍县中秋夜游,除与全国各地相通的观赏花灯、焰火俗外,另有“蒿子灯”“量月影”等活动。梁词中提及的“蒿子灯”在其双行小注内有进一步诠释:“用蒿杆枝上遍粘香柱,儿童特向街头转(去声)之,名蒿子灯。”于《潍县志稿》风俗卷之中也同样记载了这一“儿童舞灯”景象:“又街巷儿童或以青蒿黏缀烛香而燃之,擎弄翻舞恍若万点星球,谓之蒿子灯。”

二、梁文灿中秋词中“月”与“灯”的深层内涵

李渔《闲情偶寄》:“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之欢悦。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凄凉。”[14]在不同时段下面对同样万古清辉的明月,梁文灿于庚申年《桂枝香·中秋秦淮泛舟》中写:“月明千里,婵娟相共,尽如人愿。”[15]辛酉年再逢中秋夜,他却在《念奴娇·中秋夜雨无月》中这样道:“更苦开元遗曲,难觅霓裳旧谱。斫却层云,放开金镜,拟借吴刚斧。酒残灯烬,令人盼杀天曙。”词尾小注又言:“东坡‘玉宇琼楼之句,忠爱缠绵,上邀神宗睿赏,遭际明时,令人艳羡。余每读宁戚:‘夜漫漫何时旦之歌辄俯仰身世感喟靡己也。”[16]由“尽如人意”的“欢愉”到“夜漫漫何时旦”的“哀叹”,再至乙丑年,《潍阳十二月鼓子词》“抚今追昔,不啻一字一泪也”的“悲怆”与“长夜难明”般的“绝望”。对比其他易代文人作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前作自序:“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17]四水潜夫《武林旧事序》:“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由,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18]亦可见,易代文人梁文灿等所作部分诗词文章“体现了一种时代的“变风变雅”,也即从平时的远慕风雅之调,变成了暗咏悲怆凄切之音”[19]。

在此“知人论世”境况下,再回看梁词第八首对于“月”与“灯”的意象的选择与应用,“中国的审美并不是无限制地接近审美对象,而是常常保持与审美对象有一定距离”[20]。《陶庵梦忆》:“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21]梁文灿联章词后序:“余以病燹余生,由后溯前,因衰思盛,遂自忘葊陋聊为效颦……”[22]作为由“回忆中的中秋”彩照所描述的明亮月光与暖融灯光基于现实、却又超脱现实的“梦幻色叙事”视角之中,词人想要表达的或许并非再仅是对孩童时代天真纯粹的追忆,更是一种“以灯喻月,以月喻灯,以灯月喻人,以人喻灯月”的数十年浮沉于人世间的强烈生命感受——在“有月与有灯”的温暖祥和回忆中与“无月无灯”的“兵燹之乱”的现实寒夜比照下,词中描绘的那旧时的“月”与“灯”对于作者来说,同样也是永驻于心中的一盏“历风雨飘摇而不变”的慰藉“心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梁词第八首“中秋词”写作风格清新明逸,偏重于对中秋民俗之中的动态场景塑造,既有意突出了作者对物候、时代变迁的敏感与乡土眷恋,展现出清末潍县中秋节独有的风俗习尚,又寄托了其对人生的感悟与喟叹、对家国的热爱和胸臆难平,真可谓一幅栩栩如生的“中秋民俗即景图”。此外,潍县中秋民俗文化从古至今都是不断在继承中发展、演变的,正如保罗·贝克《音乐的故事》“历史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古装游行,只有深刻地理解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方能真正理解历史”[23]所述,时至今日,潍县民俗俨然已成为潍坊市进入21世纪以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⑦的一大重点文化课题。

注释:

①据学者梁化刚《我与梁文灿先生的“念月”奇缘》一文考据:斟鄩,夏立古国名,位于今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地域。志书记载,清池街道治浑街村西有斟鄩古国遗址。当地传嫦娥是斟鄩清池人,痴爱月亮,每逢月圆拜唱。

②⑥此两句引语皆为梁文灿在其联章词第八首中秋词之中的双行小字注解。

③对于赏月之俗最早见于何时现学界尚存争议,此处说法采用学者黄意明、孙伯翰共作论文《凝结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以中秋民俗艺术的深层历史内涵与现代转化为例》一文考据观点。

④花切:即将瓜果切成“莲花状”。部分地方拜月仪式中,将西瓜花切成莲花状,于其上供奉月光遍照菩萨。

⑤“梨”谐音“离”,一般不作中秋团圆佳节之供品。此处的“雪藕冰梨”应是“梨藕汤”,饮之有润肺止咳功效。

⑦“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联合实施的中长期战略性项目,旨在通过文旅、艺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增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2023年9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潍坊市当选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

参考文献:

[1]王新,牛鹏志.潍上古诗词[M].济南:齐鲁书社,2017: 129.

[2]陈红彦.国家图书馆藏清人诗文集稿本丛书·第六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575.

[3]梁文灿撰,丁锡田辑.小书巢丛刊:蒙拾堂词稿[M].民国铅印本,1929:31.

[4]梁文灿撰,丁锡田辑.小书巢丛刊:蒙拾堂词稿[M].民国铅印本,1929:32.

[5]李臻.基于唐宋中秋节形成时间的研究[J].今古文创,2022,(11):126-128.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860.

[7]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53.

[8]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15.

[9]常之英修,刘祖干纂.(民国)潍县志稿:亨函卷十四[M].和记印刷版,2012:5.

[10]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1:78.

[11]王振民.潍坊文化三百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58.

[12]孫建松.潍县竹枝词撷英[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37.

[13]孟元老撰,周峰点校.梦华录(外四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46.

[14]李渔.闲情偶寄:卷一[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11.

[15]梁文灿撰,丁锡田辑.小书巢丛刊:蒙拾堂词稿[M].民国铅印本,1929:11.

[16]梁文灿撰,丁锡田辑.小书巢丛刊:蒙拾堂词稿[M].民国铅印本,1929:17.

[17]孟元老撰,王秀莉译著.东京梦华录:卷首[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22.

[18]四水潜夫.武林旧事:卷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9]蔡丹君.《陶渊明集》文献与易代诗学传统之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20]傅道彬.晚唐钟声[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48.

[21]张岱著,罗伟注译.陶庵梦忆[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9:30.

[22]梁文灿撰,丁锡田辑.小书巢丛刊:蒙拾堂词稿[M].民国铅印本,1929:33.

[23]保罗·贝克.音乐的故事[M].马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2.

猜你喜欢
竹枝词
问题与路径:云南竹枝词整理述要
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勘误补正
文人竹枝词的历史转承与文化变迁
竹枝词的教育价值思考
书法《竹枝词》
以“民俗诗”的视角解读京津民俗
清末民初成都竹枝词透视的商业新气象研究
《竹枝词两首》其一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清代云南竹枝词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