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卢剑萍 张晨清 宋仁欢 刘灵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助的综合护理在行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福建省立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66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83例)接受常规措施护理,观察组(83例)实施基于MDT协助的综合护理。比较2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术后康复、并发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眼压、前房深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hinese-version low vis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LVQO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患者经基于MDT协助的综合护理后,可降低应激反应水平,加速康复,术后并发症更少,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 白内障;多学科团队;综合护理;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术后康复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9-0130-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77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盲性,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2]。手术治疗白内障效果确切,但多数患者担心手术预后、医疗费用,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不利于手术顺利开展和术后康复,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3-4]。基于MDT协助的综合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个学科专业护理人员的通力合作,为患者提供一系列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优化护理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应激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采取基于MDT协助的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1—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66例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男性46例,女性37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57±2.20)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8±0.30)年。观察组男性45例,女性38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53±2.1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4±0.28)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白内障诊断符合《我国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规范专家共识(2018年)》[5]相关标准;均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者;伴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干预措施。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予以患者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出院教育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实施基于MDT协助的综合护理。(1)组建MDT护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负责护理方案策划)、1名眼科主治医生(负责总结患者病历)、2名眼科护士(负责患者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1名营养师(负责患者饮食指导)、1名心理咨询师(负责患者心理疏导)和1名康复师(负责患者康复指导)组成护理小组。护理人员依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2)健康宣教。术前眼科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病例,介绍手术相关并发症,眼科主治医生进行补充。(3)心理护理。眼科护士对患者情绪状态、生理、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并将分析结果提供给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采用鼓励、安慰的语言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充分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指導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鼓励患者勇敢面对手术治疗。(4)营养护理。营养师依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清淡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1 500 mL。(5)康复护理。康复师在术前即指导患者进行眼球固视训练,患侧眼注视指定位置不同,坚持3 min后放松,之后再次练习,持续30 min,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眼结膜囊、敷料等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眼痛等不适,发现异常立即处理。(6)日常生活护理。嘱患者禁止揉搓眼睛,避免用力打喷嚏、咳嗽,坐起、弯腰时动作幅度不可过大。
2组均持续护理观察至患者出院。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1)护理前后对2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水平进行测评,其中生理应激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心理应激反应采用SAS量表[6]和SDS量表[7]从焦虑、精神运动障碍、失眠、睡眠障碍等方面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2个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分界值分别为50分、53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记录2组护理前后的眼部指标变化,包括眼压(采用眼压计进行测量)、前房深度(采用裂隙灯进行测量)和视力水平(采用视力表进行检查)。(3)统计2组并发症(眼压增高、眼角膜水肿、青光眼和视网膜脱落)发生率。(4)护理前后采用CLVQOL量表[8]从调节能力(4个条目,总分20分)、读和精细动作(5个条目,总分25分)、远视力(12个条目,总分60分)、日常生活能力(4个条目,总分20分)4个维度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125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5)于患者出院前发放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9],对工作态度、健康教育指导、医疗环境等19个项目进行评价,采用1~5分计分(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一般满意,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患者非常满意),总分19~9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水平比较
护理前,2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SDS、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护理前,2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视力均有所恢复,且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前房深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眼压增高、眼角膜水肿、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2.4 2组CLVQOL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CLV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CLVQOL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CLVQOL中调节能力、读和精细动作、远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26±2.37)分,高于对照组的(70.96±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10,P<0.001)。
3 讨论
临床多通过手术治疗白内障,可有效恢复患者视力,但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护理不当可引起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10]。基于MDT协助的综合护理通过成立MDT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为患者提供一系列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围术期护理服务,旨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眼压、前房深度和并发症率均比对照组低,视力水平、CLVQO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这说明白内障手术患者经基于MDT协助的综合护理干预后,可降低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更少,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基于MDT协助的综合护理中各医护人员依据自身学科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建议和对策,有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整合,保证护理方案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眼科护士和主治医生共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够保证健康教育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操作,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运用专业的沟通技巧和心理护理技能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水平,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态去面对病情,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康复不利因素[11]。康复师在术前就开始指导患者进行眼球固视训练,可还原术中场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术中操作,减小手术风险,保障手术顺利开展。术后强化患眼管理,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可减少视网膜脱落、眼压增高等情况的发生。联合营养师强化饮食指导,可帮助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进一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MDT协助的综合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作用良好,能够降低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水平,加快患者术后视力恢复,青光眼、眼压增高等并发症更少,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恒,姜少琴,王露,等.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1):155-158.
[2] 刘慧芳,梁刘涛.情志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7):1173-1174.
[3] 梁刘涛,刘慧芳.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9):1625-1627.
[4] 陈姣,李成军,谭晓慧.临床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的影响[J].中国病案,2021,22(7):70-72.
[5]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我国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规范专家共识(2018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8,54(5):328-333.
[6]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7] 王赵杰.中文版抑郁应对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3):1016-1019.
[8] 邹海东,张晳,许迅,等.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和信度与效度考评[J].中华眼科杂志,2005,41(3):246-251.
[9] 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3):287-290.
[10] 谢晓妍,谢杰芳,孔宁,等.贝克认知疗法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20,48(3):413-417.
[11] 张华新.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程序化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疾病认知及术中应激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1):37-40.
(编辑:郭晓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