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近年来,党和国家重视阅读,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激励和引导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面对新时代育人要求,学校积极投身阅读实践,开展了不少探索。
现实中,阅读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深入指导,图书馆藏书丰富却借阅率低,部分家长只看分数而忽视阅读。为解决这些问题,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侨外”)以共生教育理念为引导,构建阅读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同时,我们将阅读作为连接学校、家长与社区的重要纽带,由学校率先发起,并影响和带动家长、社区共同参与,促进
学生热爱阅读,铺好阅读育人的新赛道。
一、明目标,书海航标引方向
随着新时代教育的改革发展,侨外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我们以共生教育理念为引导,构建了共生阅读课程体系。共生教育理念强调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依存与共同发展,这一理念在阅读课程中体现为校、家、社之间的深度互动与合作,形成育人共同体,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因此,共生阅读课程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成为推动多方共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侨外深研课程标准要求,立足于学校文化和育人需要,构建和实施共生阅读课程,以期实现立体多维渗透的共生:“学科共生”“知能共生”“师生共生”“课内外共生”“家庭共生”“家校共生”,这六大共生促进学校教育优良生态环境的建构。
二、筑根基,阅读育人谱新篇
1.教师阅读课程
(1)专业阅读。学校聘请行政干部、骨干教师等担任共生阅读点灯人,组建阅读兴趣小组。结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定期向教师们推荐教育政策与理论、教学方法与技能、学生发展与心理等方面的书籍,以帮助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举办教师阅读沙龙、凤凰论坛等活动,进行阅读分享,形成热爱阅读、追求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
(2)共生阅读与共生课堂建构。为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教师跳出单纯传授学科知识的圈子,学校开发了共生阅读与共生课堂建构课程。通过深入阅读,教师逐渐从“育分”向“育人”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阅读为手段的共生课堂模式。
2.学生阅读课程
(1)课内阅读。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结合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双线编排单元、一课多篇的特点,我们对教材中的课文、课后练习、“阅读链接”等进行二度开发,重构表达方法、表达情感和文体特点等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认知规律。为落实课外阅读进课程的要求,我们进一步重构由节选到全文、由一篇选文到一类和由同一作家的一篇到整体阅读的“1+X”阅读内容,指向学生的深度阅读,落实阅读素养培养。
(2)全学科阅读。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根据教材内容,配合教学进度,形成跨学科融合的主题式阅读活动。阅读主题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劳动实践、自然探索、社会热点等,做到全学科参与、多角度阅读。通过全学科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培育核心素养。
(3)全程阅读。全程阅读注重阅读的连续性与深入性,旨在促进学生持续学习、自我提升与全面发展。基于九年一贯制的办学特点,侨外结合学生发展、认知能力、年龄及兴趣,精选阅读材料,设计阶梯化阅读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2年级:低年段学生正处于阅读启蒙阶段,他们的阅读材料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这些读物内容简单易懂,插图充满童趣,文字表达言简意赅,图书色彩缤纷、设计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愿意投入其中,进而逐渐培养起对阅读的热爱,养成阅读的习惯。
3-4年级:中年段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增强,阅读能力逐渐提高,其阅读内容逐渐由读图向图文结合过渡,可以向他们推荐神话传说、民间风俗、科普短文、游记随笔等。这些读物内容情节曲折,富有想象力,能够点燃学生的想象之火,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更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生不仅逐渐体验到阅读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打开了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大门。
5-6年级:高年段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和阅读兴趣快速发展的阶段,阅读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宽,文字量也应适度提升。可以向他们推荐中外名著、儿童文学、人物传记、小说散文、科幻探秘等读物。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喜好和体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内容,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精神潜能,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滋养和启迪。
7-9年级:初中学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阅读品味逐渐提升,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在增强,可以向他们推荐文学经典、历史地理、科普探索、成长励志、心理健康、社会科学等读物,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促进全面发展,为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4)拓展阅读活动。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拓展阅读活动,如飞花令诗词大赛、朗读者、名著阅读分享、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侨外学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带着书本读天下”活动,走进文化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学馆等,身临其境触摸历史、感知文化,让书本上的文字“活”起来,以此促进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熏陶人文、发育精神。
3.家长阅读课程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导师,其阅读习惯对孩子影响深远。为推动家长参与阅读、热爱阅读,侨外以“新父母学校”为载体,定期推送校长荐读、召开共生阅读家长培训,成立班级亲子讀书会、创建家长小种子阅读坊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文化建设,推进家校共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4.社区阅读课程
为营造阅读的良好环境,侨外与华乐街社区合作,聘请了一批热爱阅读、热心推广阅读的社会人士担任阅读点灯人,这些“点灯人”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开展书籍推荐、作家讲座、捐赠书籍等活动,搭建校、家、社育人共同体,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社区文化品味。
三、寻路径,书卷轻展润心田
1.项目式阅读
按照阅读者的现状以及能力培养的目标,各阅读团队构建有效的阅读项目,策划安排一系列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的阶梯式或连环式阅读任务,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引导阅读者运用各种方法组织资源,进行阅读,完成阶段性的阅读任务,以期达到所设定的阅读目标,最终作项目达成度的评估及展示。对阅读项目的设计着眼于全科阅读,一类书、多本书的阅读,以点带面,以项目任务驱动阅读者进行需求型阅读,能在广泛的阅读中思考项目解决、话题等,进而提升阅读的质量,培养高阶思维。
2.场景式阅读
通过舞台戏剧、深情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方式生动还原书中场景,情节情感鲜活呈现,兼具仪式与传播效果,实现阅听、阅图交融,提供沉浸式体验,使学生深入文本,产生共鸣。在场室中投放与场室相关的书籍,如学校饭堂可摆放关于饮食的书籍,科学室摆放科学类的书籍,外语课室可摆放双语绘本等,让学生自然地在场景中阅读、交流,留下阅读印记。
3.体验式阅读
体验式阅读引导阅读者将文本阅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多维度感知、解读文本,并形成相应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校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主动参与和探索。在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密切协作与内心感悟的过程中,阅读者能有效地搜集和处理信息,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获取新知,培养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4.亲子互动式阅读
亲子互动式阅读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活动,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育的传递和成长的陪伴。侨外定期推荐适合孩子年龄段阅读的书籍,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理解能力,选择适合的书籍一起阅读。阅读后,交流各自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和理解阅读材料。同时,家长也要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探索新知识,帮助孩子逐渐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四、建体系,评价引领育素养
在共生阅读理念下,学校设计了阅读评价体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及共生阅读目标,将评价标准分为九个级别,考核依据包括阅读计划、完成度、参与情况和输出情况等。学校每学期组织考级活动,必考内容全部过关的学生方可获证。同时,各科组结合新课程标准,将阅读素养纳入评价体系,制定阶梯要求,通过数字化评价体系,实现过程性監测和个性化反馈,提升师生阅读素养。此外,学校通过评选“书香教师”“书香家庭”和“最美家庭书房”等活动,推动教师、家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提升阅读能力,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和动力。
实践证明,共生阅读是师生家长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学视野中打量,它既是教育过程,也是教育结果;既是教育目标,也是教育手段;既是教育策略,也是教育动力。其丰富知识、滋养心灵、磨砺思维、升华情感的教育功能已经毋庸置疑。我校共生阅读的课程愿景是希冀阅读成为一个家、校、社多方参与、协调进步的生态系统,共生阅读课程的旨趣就在于为每一位师生家长铺好阅读育人的新赛道,让与学校关联的每一个人都能收获阅读的快乐,享受因阅读而成长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