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2024-06-04 11:52:13谢树芸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9期
关键词:护理对策危险因素食管癌

谢树芸

【摘要】 目的 调查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赣州市肿瘤医院2021年1—9月诊治食管癌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纳入观察组,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纳入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调查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结果 2组患者性别、饮酒史、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肺部病史、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肺部病史、开胸手术、中上段肿瘤、手术时间≥3 h和术后营养不良都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众多,高龄、手术时间长、有肺部病史等因素都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管理工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康复。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9-0016-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73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手术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肺部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2]。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主要是指由手术直接或间接引起,术后发生的终末气道、肺泡腔、肺间质的肺实质炎症反应[3]。临床实践中发现,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约10%,由此导致死亡的患者占食管癌死亡患者的30%左右。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十分必要。本研究选取8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对象,调查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9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诊的食管癌手术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本研究纳入的86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24例;年龄45~82岁,平均(62.91±6.36)岁;上段食管癌29例,中段食管癌43例,下段食管癌14例。

入选标准:术前经胃镜检查和活检病理确诊为食管癌;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既往有肺部手术史的患者;合并其他肿瘤和肺部其他疾病的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療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 资料收集

收集86例患者的如下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饮酒史、吸烟史、肺部病史、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围术期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营养状况。

1.3 肺部感染的诊断

术后3 d内出现以下5项中任意4项即可确诊肺部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5×109 /L;体温≥38.0 ℃;伴有咳嗽、咳痰症状或是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肺部听诊有啰音;X射线片显示肺部有浸润性病变。

1.4 分组方法

将86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成2组。对照组为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43例;观察组为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43例。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2组患者性别、饮酒史、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BMI、吸烟史、肺部病史、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肺部病史、开胸手术、中上段肿瘤、手术时间≥3 h和术后营养不良都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3.1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概述

食管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研究表明,食管癌起病较为隐匿,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伴有轻微的胸骨后烧灼、轻度异物感等,易被忽略。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显现,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吞咽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消瘦、恶病质等,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手术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肺部感染则是食管癌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4]。与普通肺炎患者相比,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情更严重,更易引起呼吸衰竭,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分析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对于临床医护人员加强对肺部感染的预防十分重要。

3.2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众多,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肺部病史、开胸手术、中上段肿瘤、手术时间≥3 h和术后营养不良都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1)年龄。老年人的呼吸系统解剖结构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存在明显的肺功能老化等问题,而食管癌根治术会导致肺部功能进一步受损,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2)吸烟史。长期吸烟患者吸入尼古丁、焦油等物质,使呼吸道黏液增加,影响肺功能和有害细菌排出,易诱发肺部感染[5]。(3)肺部病史。有肺部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出现鳞状上皮化生、纤毛变短等,抗感染能力下降。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减弱,术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4)开胸手术。传统的开胸手术切口大,患者术后疼痛明显,不利于术后咳痰,增加了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6]。(5)中上段食管癌。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在手术操作中需要游离位置较高的肿瘤,操作时会加重肺部损伤,使得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此类手术操作更难,易损伤迷走神经肺支、喉返神经等,导致术后咳痰反射减弱,影响术后痰液等分泌物的排出,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7]。(6)手术时间长。外科手术时间<2 h与手术时间≥3 h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食管癌患者手术时间一般超过3 h,时间越长,术中麻醉药用量也随之增加。全身麻醉是食管癌根治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会导致膈肌、胸廓松弛,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术后易引发肺部感染。(7)术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常见表现之一,可引起肺间质水肿,引发低氧血症等,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

3.3 预防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

3.3.1 术前干预措施

(1)全面评估和筛查。术前加强对患者肺功能的检测,对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部病史、长期吸烟的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严格戒烟。对术前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营养饮食干预,指导患者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服用能全力等营养素,改善机体营养状况。(2)肺功能训练。术前在床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肺功能训练,包括控制性深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以及全身骨骼肌训练。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肺功能和手术方案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术前肺功能训练方案,严格指导并监督患者训练。(3)预防性药物干预。对于术前有肺炎的患者,应先控制感染,待肺炎好转后方能手术。对于伴有黏液多且黏稠的患者,早期给予化痰药物治疗,促进呼吸道黏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功能[8]。对于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近2周有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3 d,进行常规痰培养,有利于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

3.3.2 术中预防措施

胸腔镜微创术式对患者的创伤小,有利于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因此在选择术式时应优先选择微创术式,并在手术操作中谨慎操作。对于无胸腔镜手术适应证、需行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操作中应尽量减轻对呼吸肌的损伤。在进行胃代食管时,尽量完成管状胃成型,从而减少胸腔胃引起的肺扩张受限问题,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在保证肿瘤完全切除的前提下,超胸顶吻合优于颈部吻合。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若手术时间超过3 h,则术中应再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3.3.3 术后预防措施

(1)ICU病房的人性化护理。术后患者送入ICU病房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制定人性化的探视制度,减轻患者术后的无助感。ICU护士以高度责任心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便早发现异常情况,做好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工作,鼓励患者将呼吸道分泌物咳出。对于无法自主咳嗽的患者,需及时给予辅助刺激咳嗽等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自述疼痛感强烈,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镇痛药物等,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非药物镇痛护理,比如指导患者深呼吸训练、冥想训练等,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症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病情转归。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允许时,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抬高床头30°~45°,预防胃内容物反吸引起的肺部感染。(2)呼吸道护理。食管癌患者术后多伴有肺部水腫、呼吸道痰液增多症状,且老年患者术后咳嗽无力,故术后需协助患者做好有效咳嗽和排痰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9]。术后通过背部叩拍、超声雾化吸入化痰药物、深呼吸咳嗽训练等方式辅助排痰。给患者吸氧15~20 min,保持呼吸道供氧,促进痰液的稀释,然后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以食指和中指按压患者的胸骨切迹上方的环状软骨以刺激咳嗽,促进排痰。若排痰效果不佳,可进行气管内吸痰,必要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气管切开吸痰。(3)口腔护理。从术后第1天开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护理,每日定时清洁口腔

4次,使用棉签蘸取漱口水或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擦拭口腔黏膜组织、牙间等,减少细菌的黏附,抑制口腔细菌定植和繁殖。指导患者使用漱口水含漱,保持口腔清洁。(4)营养支持。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增加。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由营养师结合患者的个体化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方案,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康复。(5)术后早期活动。术后鼓励患者尽早活动,麻醉苏醒后尽可能让患者取半卧位,以促进呼吸通畅和引流通畅。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降低低位肺的张力,减少功能残气量。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

依序进行床上坐起、床边坐立、扶床站立、床边活动、病房走廊活动等,逐步增加活动量,加大活动幅度。(6)加强病房环境护理。术后将病房的温度控制在18~20 ℃,湿度控制在50%~60%,抑制细菌繁殖。每日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 min。每日做好病房的空气消毒,每日定时湿式打扫2次。当病房内有患者排泄物时,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后清理,然后再次消毒。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护理操作前后需做好手卫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管理,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预防护理,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术后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郭庆伟,夏学阳.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肺功能改变的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9):1295-1296.

[2] 王留江,侯林虎,熊健,等.IL-35、HMGB1、PCT水平变化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中的价值探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2):333-335.

[3] 朱应超,李翠翠,尹波,等.胸腔镜根治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呼吸功能及炎症因子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4):3784-3787.

[4] 王玮,颜春燕,曹松梅.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集束化预防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医学,2021,50(14):2513-2517.

[5] 栗家平,陶新路,胡敏,等.198例食管癌腔镜McKeown术后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40(3):237-240.

[6] 付东宏,胡崇明,曹建伟,等.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调查研究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05-208.

[7] 王琼育,李标,李凡,等.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81-83.

[8] 宋清,孟新,崔丹,等.食管癌患者微创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9):3638-3643.

[9] 柯杨,罗东,柯有力.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5):606-609.

(编辑:许 琪)

猜你喜欢
护理对策危险因素食管癌
非正常拔管在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3:33
影响癌痛患者疼痛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34:49
儿童口腔溃疡病及护理对策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4:43
产科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2:34
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29:29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33:36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9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