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海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绝大多数都要求写成议论文,或者说,适宜写成议论文。鉴于此,掌握必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学会搭建议论文写作“支架”,尤其是熟悉议论文写作的“模板”非常重要。正所谓,唯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先说开头部分。核心任务:鲜明、正面、直接地亮出中心论点。为了凸显论点,写作时论点应另起一行单独成段。段落上可以是一句话,或是一段话,但字数最好是三十字左右,最多不超过一百字。
如2023年上海卷题为《浮生应知天地广》高考作文的开头:“人们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绝不仅仅是因为好奇。”这篇文章的开篇可谓言简意赅,要言不烦,不枝不蔓,一语中的。
由此可见,优质的开头都有以下特质:
要明。即一下子就能够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开篇知其旨意。如2023年全国甲卷题为《善用技术,做时间的主人》一文的开头:“我们要善用技术,做时间的主人。”就很好地做到了“明”的要求。
要简。就是说开篇要直奔主题。有的考生开头叙述抒情语言过长,有的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原封不动地引述材料,这些都是开头大忌。引述材料要高度概括。请看2023年上海卷题为《探索陌生的世界与好奇心》的开头:“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吗?其实不然。”该生就深谙“简”的要义。
要美。这是语言表达的要求,议论文的语言,或逻辑缜密,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简明扼要,或情趣盎然,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如2023年全国乙卷题为《和衷共济促发展,美美与共天下同》一文的开头:“习近平总书记说:‘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独木难支,众擎易举,和衷共济,才能走向繁荣。在任何时代,人类发展的潮流都应该是大合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有合作共赢,美美与共,方能迎来地球村繁荣昌盛的春天。”本文就符合“美”的原则。
再说正文部分。核心目标是:阐释、论证问题,使中心论点能够成立、以理服人,令人心悦诚服。分论点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类型。
请看2023年新课标I卷题为《以故事力量,绘盛世宏图》这篇优秀作文的三个分论点:
好的故事,不仅是人物、情节、主题的三元组合,更要能以其深长意味与个中哲理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好的故事,不仅能够在每个人儿时的心底播下一颗美好的种子,还能够孕育着一个华盖苍天的璀璨未来。……
好的故事,能够激励人心,催人进取,引领青年踔厉奋发,不负韶华,书写传奇,传扬社会与时代风尚。……
由上例可以看出,分论点的要求是:形式上是一个意思完整的判断句;各分论点的角度不同;按照由浅入深或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下面是北京2023年高考一篇题为《续航》优秀作文的三个分论点:
为青春续航,一续是梦想。……
为青春续航,再续是热情。……
为青春续航,三续是信念。……
看得出,三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在形式上整饬一致,层次井然,脉络分明,值得学习。
为了使分论点有说服力,必须用到事例论据。要求是:论据要典型、新颖;转述事例要简明;每个分论点至少需要一个事例论据或理论论据;转述事例论据后,应分析、析理,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融为一体。若没有分析,只能是事例的罗列和堆砌;段落上,每一个分论点设置一段;字数上,每个分论点最好230字左右。
请看2023年上海卷一篇题为《以好奇促发展,以责任担时代》的优秀作品的片段:
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
诚哉斯言,对于陌生事物,我们往往抱以好奇的心态去探索,好奇心是前提,在拥有了对外界的好奇心之后才会有更多的对于世界的情感,不可否认,好奇心引领的是一个人的兴趣方向,有兴趣了,自然就探索了。这样说来,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
…………
王开岭在书中写道:“为何远行?渴望颤栗。”双腿对山河水土的征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秀丽的风景线和辽阔的大陆海洋,更多的是在神圣的大自然面前对人类渺小而脆弱的感叹。世界纷繁复杂,有太多事情是我们不曾了解的。正是在一步步探索中,人類得以成长,创新迭代,从“我”到“我们”,从“我们”到后代,从个体到全人类。这种责任感推动我们在葆有对自然的敬畏的同时,依旧敢于探索陌生的世界。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是出于对自我认知的责任和对全民族复兴责任的承担。
这种探索,也是出于对世界的责任,正如《三体》中“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向尘世之外瞥一眼。”过去我们似乎理所应当地忽视了世界的存在,只关注于人类自身,而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它了。只有了解了世界,我们才能更加清楚该如何保护它,如何遵守它的生存规律。
这篇文章的作者,选用的素材多元,论证充分。文章撷取了卡尔·萨根、王开岭等名人名言作为理论论据,以及中国载人航天、《三体》等事实论据,对中心论点给予旁征博引的说理论证,充满了无可辩驳的力量,真正做到了上述主体部分论证的要求,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可圈可点,可资借鉴。
再看结尾部分。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文质兼美的高考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
从高考优秀作文来看,结尾部分是一段集中的论述,能够起到照应题目与开头,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进一步深化中心、强化论点的作用,因而,语言要精准、恰当,字数100字左右。写法不一而足,多种多样,如:呼应开头与题目,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点明题意,凸显文章观点;发出呼告,给读者以深省和启迪。语言表达上,铿锵有力,富有哲理,多用排比、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
请看2023年新课标Ⅱ卷题为《静心沉潜,修身立义》一文的结尾:“空间是根基,只为绚丽长久;沉淀是方向,只为生命高亢;成长是结果,只为飞腾高远。让我们跃马弯弓、搭箭蓄势,把握时机,一击必中,实现人生理想!”
这样的结尾,采用排比的修辞,气势充沛,感情真挚,语言有力,恰到好处,起到了为文章增光添彩的作用。
文章的结尾没有固定模式,也不必定于一种,只要能够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升华主旨,就是符合要求的写作。
让我们一起来看这篇2023年天津卷高分作文《吾辈当兴在五湖》的结尾:青年将为斯世主,与同道者谋,猛志自常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心栖梦归处,不负韶华年。请君听取百年事,“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吾辈当兴在五湖。
这个结尾,特色显豁:语言简明、洗练;扣合所给材料,引用恰到好处;自然照应文题;成功运用呼告手法,给读者以鼓舞、激励和启迪。
一言以蔽之,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既有巨大的开放性、自主性和自由度,但也有一定的约束、模板与“套路”,正因为这样,考生应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在有“规矩”的框架内成就“方圆”,跳出局限成功“突围”,从而赢得理想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