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祖华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文明 精神富有 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4)04-0012-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显著特征之一,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中,将其视为满足人民美好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强调增强全党全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兼重“物心两面改造”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回顾中共百余年党史,我们可以发现:党始终重视精神引领与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民精神富有、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持物质改造与精神改造相统一,坚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①坚持内聚民心与外展形象相统一,把精神富有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把“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动力,把“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道路。
一、精神富有: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关注“物心两面改造”、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兼顾“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之所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与本质要求,有着其内在的理论逻辑与清晰的历史脉络。以“物心两面改造”追求物质、精神的“两富有”,符合马克思主义有关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义,传承了中国先贤重视道义价值、重视人的精神境界的文化传统,贯穿于中共百余年党史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
1.兼顾“物心改造”体现了“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主张物质与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强调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又承认人们精神活动的能动作用,把两个“极大”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作为描绘共产主义远景目标的基本标志,把“两个改造”即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作为迈向更美好未来的基本活动。党在探索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注意运用唯物史观有关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辩证法,兼重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物质的改造与精神的改造、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党兼顾“物心改造”的传统,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论述高度契合。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整个过程,或者说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个过程,是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不断改造主观精神世界的过程,是不断创造物质文明同时不断创造精神文明的过程,是实现生产力大发展同时实现文化大发展的过程。
革命时期,党已认识到现代文明包括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故应兼顾“物心两面改造”。“精神文明”一词或近似提法在清末民初即已出现,梁启超于1899年以“哀时客”笔名在《清议报》发表的《国民十大元气论(一名文明之精神)》一文中指出:“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②五四时期有多人使用过“精神文明”。关注人民的“精神富有”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的初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与中共重要创始人李大钊在建党前夕就呼唤“由物质和精神两面改造而成的‘少年中国”,倡导“物心两面改造的运动”,强调“精神的改造,实在是要与物质的改造一致进行”。③瞿秋白在1923年11月发表于《东方杂志》的《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一文中12次提到“精神文明”,他批评东方文化派“尽着嚷东方的精神文明,要想和西方的物质文明相对抗”,强调“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副产”“物质文明始终统辖着精神文明”,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精神文明自然也能真正改善,以至于‘大同”,鉴于“二十世纪以来,物质文明发展到百敝丛生”,无产阶级面临着“创造新文明”即“无产阶级文明”的历史使命。④ 毛泽东阐释了强调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并重的“两个改造”论、“两个环子”论。他在1937年7月发表的《实践论》中提出“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⑤在1945年4月24日中共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指出“整风是前进的精神基础,生产是前进的物质基础”,“没有整风和生产这两个环子,革命的车轮就不能向前推进”;①在4月27日为《解放日报》所写社论中再次提到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分别地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着决定性作用,称“这两个环子如果不在适当的时机抓住它们,我们就无法抓住整个的革命链条,而我们的斗争也就不能继续前进”,正是抓住了精神生活方面的整风运动和物质生活的生产运动,才使“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有了把握。②
建设时期,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强调推进旨在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两个建设”,即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他们虽未使用“精神文明建设”一说,但屡屡言及“文化建设”并将其与“经济建设”并提,也使用了“精神”“文明”等词。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③新成立的中央政府将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④毛泽东在1949年10月致电延安军民,号召“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⑤在1950年建军节相关指示中称“国家的伟大的经济建设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开始”;⑥在1956年4月25日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讲话中强调以“两个建设”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包括“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⑦ 刘少奇、周恩来都谈到了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坚决搬掉“经济贫穷和文化落后”⑧两座大山。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阐释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个文明都要搞好的现代化战略。在改革开放启动之际,叶剑英、邓小平较早使用了“精神文明”提法,强调其要与物质文明一体推进。叶剑英在1979年9月29日的国庆讲话中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⑨ 10月30日,邓小平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⑩党的十二大报告阐述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十分密切的关系,称“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必须有的一个特征,指出“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⑾邓小平多次阐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针对广东追赶亚洲“四小龙”指出:“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⑿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要求汲取近些年“一手硬、一手软”的沉痛教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调“什么时候都必须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①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在全国第七次文代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需要先进的精神文明”。③ 胡锦涛在2008年12月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的讲话中把“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作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之一,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④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顺利向前推进”,⑤强调实现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⑥提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建党前后的“物心两面改造”、革命时期的“两个改造”或“两个环子”、建设时期的“两个建设”、改革以来的“两个文明”等论述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之一。
2.注重“精神富有”贯穿了百余年奋斗历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多次阐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其重要内容是提高人的精神生活水平。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主张推进“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既努力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同时,又重视精神食粮的生产,致力繁荣人民大众文化,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革命时期,党提出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以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毛泽东在1927年4月谈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意义时提出“再加三项”即“废除封建制”“发展中国工业”“提高文化”,⑦把文化建设纳入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整合系统;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发展“为全民族中百分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⑧在1944年3月的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改变“对军事、政治比较会,对经济、文化不大会”的状况,“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提出发展文化这个问题”,“群众艺术生活太贫乏了,我们做文艺工作的同志要从多方面努力”。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提出加强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1956年9月,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業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①意味着把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与满足人民物质需要视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与此相适应,周恩来在关于“二五”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既提出了改善职工、农民物质生活问题,也提出了“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问题”,指出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要求的增长”发展各项文化事业。② 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把“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③作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志。
改革开放时期,党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1979年10月,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祝词中号召文艺工作者肩负起“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的重要责任,“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④ 党的十三大报告作出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指出这一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从文化上来说要“努力建设精神文明”。⑤ 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及据此强调满足人民文化需要的思路,为后来的党代会报告所延续。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要求“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发展文化产业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⑦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使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求“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精神富有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要抓好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⑩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未来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指标,把“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2035年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
二、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先进理论、崇高精神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① 党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变精神”“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将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一道视为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一直高度重视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形成和建构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以其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和弘扬了包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谱系。
1.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致力于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大翻身、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伟业中,不仅注重物质条件、社会客观条件的把握与创造,而且重视精神力量、历史主动精神的振奋与发挥。
革命时期,以反帝反封建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有赖于激发全党全体人民坚决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精神。毛泽东抨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摧残个性”,“使中国人民不能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的身体也不能发展,精神也不能发展,都受到了摧残”。② 他号召打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中国人民精神的束缚。他认为争取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也不可忽视。他指出,我们在极端艰苦的情境中进行抗战,苏、英、美诸同盟国“是先进的工业国家,我们是落后的农业国家。但是我们仍然艰苦地进行了整整六年的抗战,超过任何国家的抗战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人民又是富于斗争的坚韧性的”。③ 他指出,要重视“政治、军事的力量”,也要重视“文化的力量”,“黄埔学生大部分是青年学生,这些青年有革命热情,又有知识,他们有了文化,其他军队就比不上”。④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有赖于激发全党全体人民勇于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艰苦创业精神。毛泽东1959年底和1960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中谈到“物质利益是一个重要原则,但总不是唯一的原则,总还有另外的原则,教科书中不也是常说‘精神鼓励原则吗?”⑤在1963年发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提出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思想,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强调了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⑥
新时期开启以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有赖于激发全党全体人民致力实现共同理想的改革创新精神。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建议》提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的精神武器”,尊重、保护和发扬“一切有利于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统一祖国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① 江泽民强调“要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②指出综合国力固然以物质力量为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③ 他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⑤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延续了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法,同时强调了“文化的力量”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求通过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⑥ 胡锦涛要求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因为它“蕴含着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和意志的精神力量”;⑦他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全民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⑨ 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⑾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⑿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赖于激发全党全体人民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⒀他把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并视其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他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讲话中首次使用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一提法: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① 同年11月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申了这一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使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除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论及的“精神力量”还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②又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提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3)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他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⑤(4)斗争精神。他在建党100周年讲话中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⑥ (5)历史主动精神。党的第三份历史决议指出:“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⑦此外,他还提到了载人航天精神“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⑧等。
2.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发澎湃动力
党在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上发挥了模范作用和先锋作用,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长期奋斗中培育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以其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使之成为现当代“中国精神”中最为耀眼的精神高地,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革命时期,毛泽东要求“我们人人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⑨号召共产党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⑾要求全党“学习愚公的精神”把日本帝国主义这个山挖掉等。⑩他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前夕,又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警示并要求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革命战争年代,培养起了邓小平所说的“五种革命精神”,形成和培育了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苏区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
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⑿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①强调党员干部要破除官气,“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称这是“一种高级趣味,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等。②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起了“自强自立、不依附人、不怕鬼、不信邪”③的精神,形成和培育了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伟大精神。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要求党员干部要有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首先要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带头”,④“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⑤等。江泽民要求“在全党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尊重科学、真抓实干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谦虚精神、崇尚先进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⑥全党要牢记毛泽东的“两个务必”思想,尤其高级干部“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⑦全党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⑧ 胡锦涛号召全党同志尤其是高级干部牢记毛泽东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等。瑏瑠新时期以来,培养起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和培育了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全党同志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做到“三个务必”,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庆祝中共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要求大力弘扬以其为“精神之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021年国庆节之际,中宣部公布了46种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3.铸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精神”
体现在中共党员身上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体现在全体人民身上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相辅相成、相融相通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同时又引领中华民族精神实现转化升华,两者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党既高度重视面向全党传承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又高度重视面向全社会培育与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革命与建设时期,唤起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觉醒。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共成立与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则使“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走向了复兴,“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①又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人的精神面貌改变了”。② 抗战期间,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③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表彰了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和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崇高气节。④ 新中国初期,他指出:近代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国人被奴役,“精神就受影响”,“过去中国人中有恐美病,要去掉它的影响”。⑤ 经过抗美援朝一战,国人的民族精神得以大大提振。
改革开放以来,传承和培育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邓小平指出:革命战争年代,依靠“五种革命精神”即“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勝利;实现四个现代化“要大大发扬这些精神”,“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⑥ 他尤其强调“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⑦ 江泽民提出“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和勇于奉献的精神”。⑧ 他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倡导“六十四字”新时期创业精神;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要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⑨ 胡锦涛要求“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⑩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因此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他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⑿他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些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⒀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他还针对特定群体提到了“弘扬企业家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等。
三、精神标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形象展示
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既重视精神文化资源的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激发活力功能,也重视其对外展示、塑造形象、提升话语的作用。为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建构中国话语、展现中国形象,包括全面向国际社会呈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需要提炼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建构、国际话语博弈的重要凭借。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既包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的“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也包括从红色文化中提炼的“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与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中国价值中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标识”,以及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提炼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这一“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革命时期,对外展示了根据地充满活力的圣地形象。通过对外宣传与国际交往,“红色中国”的形象、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红星照耀中国”“延安宝塔”等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延安到新中国“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①
建设时期,对外展示了新中国朝气蓬勃的国家形象。毛泽东希望并相信“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的国家。② 即使是在“文革”期间,毛泽东依然强调对外宣传要掌握好分寸,“注意不要强加于人”“我们应注意自己的宣传,不应吹得太多”“不要向外国人自吹自擂”。③
改革开放时期,对外展示了新时期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邓小平非常关注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际影响,针对国际上担心改革开放政策要变,他多次对外界表明,如1984年10月在中央顾问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中称“我们要向世界说明,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国际信誉高起来了,这是最大的事情”,“我们国家的形象变了,国内的人民看清了这一点,国际上也看清了这一点”。④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要求“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⑤ 胡锦涛要求“进一步展示和提升国家良好形象”“努力展示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⑥ 他们提出在对外传播时,要运用中华优秀文化独特优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了“强起来”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要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我国的文明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了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就要准确提炼中华古典文明的精神标识、红色文化的精神标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过“精神标识”有:(1)中华古典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① (2)中国革命精神——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3)改革開放精神——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② (4)团结奋斗——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③
四、推进路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无论实现人民精神富有、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还是对外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离不开文化建设、精神生产。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探索符合国情的中国式文化现代化之路。推进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除了前已述及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内聚民心与外展形象相统一,还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自强、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整体与个体等重要关系。
继承与创新。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实现传承。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提出清理古代文化即“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④在解放战争中提出“改造旧艺术,创造新艺术”,⑤在建设时期提出了“古为今用”的方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对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其中之一就是“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创新性,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⑥
借鉴与自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相统一,要坚持广泛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毛泽东提出了“洋为中用”,认为“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又主张“把学的东西中国化”,“学了外国的,就对中国的没有信心,那不好”。⑦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始了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同时强调“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⑧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但“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必须“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⑨ 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谈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其重要内涵就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内容与形式。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思想内容与呈现形式相统一,使文化产品做到思想精深、形式精美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文化定位为“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①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③
普及与提高。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要指导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要讲提高,但文化文艺必须面向人民大众,如果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脱离群众,那就无法发挥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作用,因此又必须重视普及。延安时期,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艺术要搞几样确实为老百姓所欢迎的东西。现在老百姓连好的春联都没有,我们还只是谈提高,这只能是空谈。现在边区的主要问题,还是一个普及问题。”④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努力在全民族范围扎扎实实地组织教育科学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努力提高精神产品质量以满足群众的广泛需要”。⑤ 中共领导人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提供更好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
整体与个体。中共领导人在倡导崇高精神时,坚持尊重个性解放与集体主义的统一,既反对漠视个体、忽视个人利益的倾向,又反对不关心国家、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言行。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谈到了集体与个人、个性与党性的关系,他主张发展“盲目性少,不随声符合”的“创造性的个性”,指出“不能设想每个人不能发展,而社会有发展”,同时批评了“带破坏性的、个人主义的、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破坏性的个性”。⑥ 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有矛盾個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⑧要把国家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要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整体取向与个体取向的有机统一。
从五四时期瞿秋白等提出“创造新文明”、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到当下习近平总书记阐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充分表明党对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是一以贯之的,且始终坚持了在传承中华文脉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的立场。在新的起点上、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将极大推动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必将激活中华民族古典文明的生命力、铸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力、扩大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版图中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黄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