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博,陈香兰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将“加强实践性教学……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1]列为重点任务。高职邮政类专业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素质能力为主要目标,借助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网点规划布局和管理、处理中心管理、数字化运营、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技能技巧,把行业前沿知识与岗位操作技巧相结合,让学生所学进一步契合工作岗位的用人要求,使学生的能力进一步适应邮政类人才的职业发展。
实践教学评价是检验高职邮政类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通过构建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围绕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需求能力提升的中轴线,能从多个角度客观地评估实践教学的质量,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组织和管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另外,邮政类专业的教育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观念也需要不断探索、更新,实践教学过程迫切需要标准化、合理化,而针对高职邮政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评价,对院校开展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培养出邮政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扎实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速递物流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相应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顺应这一形势,高职院校邮政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践类课程的占比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模式不断被探索运用,高职院校对于实践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较多的评价方式倾向于通过学生的评教活动搜集反馈信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不断凸显。
高职邮政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成实操类、体验类、分析类三种。其中,实操类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在邮政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制订的过程中常见的选择,例如智慧快递操作实训、快递信息技术与运用实训等,在学分设置方面,这类实训课程所占的比重也相对较多。传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对象是学生,所以在设置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时也主要考虑的是这两个对象,忽视了社会和相关企业等对象的评价意见,没能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特点,而实习实训基地、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过程情况以及最终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要比学生的课程成绩更能体现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邮政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要求学生先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再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巩固知识并学习相关技能技巧。但是目前的实践教学过程,更多的是以陈旧的书本知识为基础,依赖授课教师的经验和对信息的敏感度来补充相应的内容,导致邮政行业中的新动向无法实时传递给学生。另外,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更多的是放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推门听课等形式进行把控。但是对于在实训基地开展的实践活动和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的实践锻炼,在质量控制和有效管理方面相对缺乏,影响了实践教学作用的发挥。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结果考核时,较多使用实习任务书、实习报告等书面形式,考核的结果则是实习指导教师结合书面报告呈现的内容及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对于学生实践学习的过程性指标,例如协作能力、专业素养、工作技巧、创新意识等有所忽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作为学生一门成绩的反馈。顶岗实习阶段是学生深入企业实际学习专业技能的有效环节,但实习指导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实时跟踪,而企业方面对学生的管理则是依据实习生的标准,较少有质量较高的工作评价,对于学生在实践环节是否掌握了专业技能以及掌握的程度无法给出准确的评判,对于后续指导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改进,效果微乎其微[2]。
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CIPP)评价模式围绕“评价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改进而不是证明”这一基本观点[3],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四个评价要素出发[4],立足于教学评价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馈最终起到提升或改进教学质量的作用,而不仅仅只关注目标达成度和学生的就业率。背景评价是从宏观层面对教学实施前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评定,以便于后续教学改进过程中对于教学的各个方面有清晰的把控;输入评价则是从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教学资金等方面进行可完成性的判别,从而帮助决策者作出客观决定,为后续的教学策略调整做好铺垫;过程评价围绕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并对实施过程涉及主体的情况进行持续反馈,以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果评价则是通过对比预先设立的目标和最终的实施成果,测评受教育者教学前后各方面的变化,以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形成教育方案的形成性评价。CIPP 模式下的教学循环过程如图1 所示。
图1 CIPP 模式下的教学循环过程
目前,高职邮政类专业通过项目实训、实践操作、现场参观、实习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课程,完成专业知识的整合与深化,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CIPP 模式特有的反馈作用,可以在实施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时,把该模式的四个评价要素贯穿实践教学评价的全过程,通过发现问题、反馈问题的方式,不断完善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实践能力获得过程的评价更趋于科学化[5]。高职邮政类专业采取实践教学的育人模式,通过学生参加邮政类企业实践学习、增加教师企业学习经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行业专家兼职授课等形式,实现提高实践育人质量的目的。而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探索,以CIPP 模式四要素作为程序性的评价手段,能够很好地契合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长期性实践过程。此外,高职实践教学强调能力为本,邮政类专业教学也不例外,将螺旋递进式的邮政类专业教学内容和CIPP 阶段性、形成性的评价形式相结合,并根据学生学情适时适度调整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等教学目标的达成。
高职邮政类专业的教学评价不仅要重视依据项目完成度的反馈进行教学改进,还要在现存的问题中找寻教学改革创新的通道,应用CIPP 评价体系,通过程序化的方式方法,形成实践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并循环改进,以契合高职邮政类专业教学目的长期性实现过程。结合高职邮政类专业的特色亮点,围绕CIPP 评价体系的四个评价要素,构建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如表1 所示。
表1 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维度
针对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训项目的背景条件,主要包括专业的发展定位和产学研基础两个指标,在夯实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将邮政行业的需求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从事快件收寄、分拣、派送环节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投入评价模块,包括师资、教学设施和资源,以及教学经费三个指标。为了弥补专任教师在专业实践方面的限制,可以通过聘请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及相关物流企业的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并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进行专业实践教学,专门的实践场地必不可少,通过建设校内实训场地、与校园快递驿站进行合作、与校外邮政类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模拟训练,借助校内快递驿站进行小范围业务实操,借助合作企业全方位掌握专业业务内容,以螺旋递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经费投入方面,则是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稳定开展的重要因素。
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评价模块,包括教学内容、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监管四个指标。围绕课堂教学逐步推进邮政营业收寄、分拣、封发与投递等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把邮政行业生产作业经验融入教学内容,并让学生通过模拟的实践情景、针对校园驿站开展校园业务实训和针对校企合作企业开展社会业务实战等形式拓展实训空间。教师借助相对开放的授课形式,结合快递教学资源库等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技术,围绕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特色化的教学。教学监控和反馈环节则通过检查、评价、反馈等环节,动态评价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以获取教学活动的实时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专业教学策略。
实践教学成果评价模块包含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认可度两个指标,邮政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成果和价值是该模块评价的主要内容。基于邮政类专业的特殊性,以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专业为例,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可以选择在快递驿站进行技能锻炼,结合快递业务处理与快递运营管理的具体情况,参照快递企业的评价来反向指导实践教学。
四个评价模块紧密联系,围绕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展开。高职邮政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从学校的发展定位到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情况,再到企业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转化的影响等方面,切实保障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同时,通过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参与,保障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借助成果评价的回溯作用,不断改进教学实施方案和活动,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