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帆
初识《牡丹亭》,是在我幼小时候,约六七岁吧,正月时节,姥姥家的村里照例请戏班唱大戏。东北有童谣:“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 小外孙子也要去。今儿搭棚,明儿挂彩, 羊肉包子往上摆, 不吃不吃吃二百……”就是描绘去姥姥家看戏的情景。那时还没上小学,但我属于是早慧的孩子,能听得懂戏文,如黄梅戏《女驸马》、评剧《牧羊传》《茶瓶记》、京剧《铡美案》等农村常唱的曲目,很被长辈们赏识。记得那次因为二舅母的娘家人来走亲戚,姥姥一家人陪客迟到了,晚上七点半钟的光景才到场院的戏台。台上一个穿一袭白衣,头戴白花连脸色也画得惨白的小旦正咿咿呀呀地唱着,听腔调不是黄梅戏也不是评剧、京剧,听声音凄凄怨怨的,戏台正中挂着一个薄薄的纱帐,纱帐后烛火正明,一个书生抱着一幅美人画像伏在一张桌子上,似睡非睡,梦呓般痴痴地叫着:“俺的姐姐,俺的美人!”一连叫数次,每叫一次,帐外的白衣小旦便飘忽忽地转一下身,哀哀地唱着,声音逐渐哽咽。因为来得晚位置不好,离得远,又是露天戏台人声嘈杂,我听不清她唱的是什么词,只是觉得唱腔很感人,懵懵懂懂地看完了后面的整幕戏。只听村里人称老秀才的三姥爷对姥姥说,这出唱的是昆曲《牡丹亭》,是古往今来的戏中第一。从此,这《牡丹亭》就刻在了我的心坎上。
再识《牡丹亭》,是十年以后。中考后等待放榜的日子,借了表哥的一本《红楼梦》,如醉如痴地读着。忽然读到林黛玉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许多伤春之辞,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为数不多的几句戏文便勾起了黛玉对自己身世与处境的感伤。“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直到今天,许多人感时伤春时仍然喜欢这样轻叹一声,说的虽是戏中词,道的却是人间情愫。因此,不光是黛玉,我在书上看到这几句唱词,也被打动,《牡丹亭》竟是这么凄美的戏曲,于是便有了看一整出戏,或者读一遍原著的欲望。可那时是八十年代,还没有电脑,一时无法实现。幸好,表哥知道后,又让同学帮我弄到了一卷元曲《牡丹亭》。
…………
《牡丹亭》在舞台上经久不衰,一演四百年,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赚走了多少人同情的眼泪。四百年,可以使江山失色,滄海改变。不变的是,人们对它的热情依旧。因梦生情,为情而死,再为情而生。《牡丹亭》演绎了一曲爱情大戏,让人沉醉于舞台的角色和剧情之中,仿佛要离开这现实世界而去。在《牡丹亭》里,爱情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甚至可以超越生死。当有爱情驻扎的最好时光因为岁月的流逝、生死的屏障而被迫终了,我们用有轮回和缘分的信念来慰藉自己,来战胜自己,从而获得生生世世的永恒。
(摘编自“兴凯湖文化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