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4-06-03 09:40:09韩雪李佳妮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转型

韩雪 李佳妮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西藏地区小学教师发展的现实需求下,内地西藏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被赋予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对三所师范院校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结合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探讨了他们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转型;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1-0134-03

1 背景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新时代教师的能力被赋予了新的要求。从西藏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项目的实施,国家政策对西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对于西藏地区的基础教育而言,受地域、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了要发展“互联网+教育”,教育信息化已由原先注重硬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转向“应用”的转型。因此,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优秀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内地西藏师范生作为西藏地区未来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人物和实践者。因此,提升内地西藏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推动西藏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课题。

2 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现状

2.1 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素养情况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地民族师范院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内地西藏师范生的信息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受地理、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部分内地西藏师范生的信息素养仍然不高,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实施必要性理解不足,导致其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难以达到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1]。

2.2 研究项目及具体内容

2.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3所内地西藏师范生培养院校进行调研,旨在了解目前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进而分析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改进策略。

2.2.2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本次调研共涉及135名内地西藏师范生,所选专业包括小学教育、数学、语文等。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涵盖以下4个方面:学生对课堂教学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认知情况;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学生未主动应用信息化教学的原因;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使用信息化开展教学的重视程度等。

2.2.3 研究结果与情况分析

1) 学生基本情况。根据135份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调研涉及三个学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样本的多元化为开展研究并得出结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如表1所示。

2) 数据分析情况。问卷调查共包含13道题目,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①学生对于课堂教学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认知情况。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开展信息化教学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由于语言障碍和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同样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并认为只有在参加评比或竞赛时才需要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②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所需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学生基本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教学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在线资源下载等,但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软件和平台的使用则缺乏主动性。③学生对于如何实现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通道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指引,缺乏相应的引导。④关于校方管理者对学生使用信息化开展教学的重视情况的调查。大多数管理者对信息化教学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但也有13%的管理者对此持中立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⑤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未能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选择,主要集中在未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机操作水平不足、课程开设及信息化教学环境不能满足需求以及缺乏相应的推动和鼓励政策等方面,如表2所示。

3 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問题

1) 部分内地西藏师范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相对薄弱,操作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偏远藏区及农牧区,虽然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但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不强,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2]。一方面,他们的信息素养相对较低,普遍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已能满足基本教学要求,且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未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升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少,导致运用信息化设备的主动性不高,甚至对使用教学设备软件感到畏惧。这些认知和行动上的障碍都限制了他们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2) 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主要通过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来涵盖信息技术知识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3]。然而,这种课程设置方式相对单一,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知识、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知识等方面。这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西藏学生因客观原因导致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不高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内地西藏师范生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

3) 信息化教学环境存在局限性。教学实践是检验学生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要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硬件设施配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目前一些师范院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存在局限性。一方面,由于课程安排的限制,学生只能偶尔使用多媒体机房进行实践操作,这导致他们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另一方面,作为师范生,他们主要完成的是以“学生身份”进行的信息化活动任务,缺乏以“未来教师”身份进行的信息化设备使用和教学设计的实践机会。

4) 教学管理机制尚待完善。部分学校管理者对于内地西藏师范生的信息化能力培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4]。内地西藏师范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动态的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能力水平监测反馈机制和激励奖励机制,以促进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然而,目前这些机制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4 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4.1 树立良好的信息观,提升信息技术技能

内地西藏师范生作为内地高校专项培养的师范生,肩负着学成归家后对家乡基础教育支援建设的重任。发展民族教育仅凭硬件、软件是不够的,理念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可通过优质师范学校协同民族师范院校发展共同体机制,借助“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远程教育形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拓宽眼界,开拓思路,帮助内地西藏师范生树立良好的信息观念,提升信息技术技能。

4.2 扎实打牢基础,强化教学真本领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未来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还应具备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师范生应筑牢知识基础、操作技能基础,强化教学本领。

1) 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提升策略。一是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如在线知识点抢答、主题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二是开办汉藏混合班级教学,采用一个西藏学生对一个汉族学生或多个西藏学生对多个汉族学生组合的形式,结成学习小组,在语言、专业学习、操作实践等方面有效促进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提升。

2) 信息技术技能提升策略。一是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学科活动竞赛、教学实践等活动项目,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二是利用在线优质网络资源,使学生实现对数字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对教学情况的评价与反思[5]。

3)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再提升策略。一是通过在“学习通”等在线网络平台及时获取新网络课程资源,如常用软件中的Photoshop图形图像软件、GoldWave 音频处理软件、Focusky 课件制作软件等;二是针对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指导帮扶“未来教师”开发适合当地教学的教案库、课件库、素材库、试卷库等课程资源;三是借助多种在线平台,实现远程与新教师线上交流,提供在线咨询帮助,形成不间断学习链,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再提升,多形式助力上岗新教师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

4.3 重构内地西藏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新模式

师范院校除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外,还应借助教育技术及选修课程的学习,培养内地西藏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一是结合内地西藏生的学情,重构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课件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并考虑结合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实际需求,适当增设相关课程;二是调整信息技术相关的拓展课程,例如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等扩展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教学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和教学能力。

4.4 数字资源与数字化环境储备与构建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资源已逐渐取代传统教材的主导地位。学校应广泛汇集相关数字教学资源,并着重培养内地西藏师范生使用和开发数字资源的能力。为此,学校需紧跟国家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针对资金不足的院校,通过项目申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及资源,以完成数字资源与数字化环境的储备与构建,从而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4.5 建立师范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者应密切关注信息化教学在教育中不斷发展的态势,创新思维,加强考察、学习和引进工作。从学校层面进行规划设计,引领思维变革,从硬件、软件及政策层面构建机制,以满足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教学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进步的需求[6]。

1) 建立对学生的“三测三评”的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入学、中期、毕业前三个时段的测评反馈机制,即“三测三评”机制,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新生入校后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测试,以了解内地西藏生的信息素养情况,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阶段,在大二期间开展中期信息技术实操水平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为学校的因材施教提供数据支持;第三阶段,在内地西藏师范生就业前进行信息技术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类和实训类,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改革提供反馈数据。

2) 建立多形式、多种类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构建多形式、多种类的激励机制,推动内地西藏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内地西藏师范生在校期间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的学习,达到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后,可获得相关课程学分奖励(如免修直接申请学分);二是依据省市校等不同级别信息化教学能力竞赛的获奖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奖励机制;三是通过社会认可学习成果等手段,强化对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5 结束语

本调查报告针对内地西藏师范生现有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从树立观念、强化本领、课程改革、环境建设、构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培养西藏地区信息化人才是时代所需,此举将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着力提升内地西藏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我们期望能够培养他们对知识迁移和推广的能力,为其未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逐步推进西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东. 西藏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24-26.

[2] 王静,吴师伟,张菊红.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现状、问题及路径[J]. 公关世界,2022(12):76-77.

[3] 魏会廷. 高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14,29(20):41-44.

[4] 徐蕾.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J]. 信息技术,2007,31(8):162-164.

[5] 吴莹,刘柳.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6):82-87.

[6] 于兰印.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 知识窗(教师版),2022(7):3-5.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教育数字化转型
ChatGPT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与创新策略
新时代校长领导力提升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析
中小学管理(2023年3期)2023-04-07 23:50:09
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践研究
中国教师(2023年3期)2023-03-23 08:27:34
精准化·长程化·立体化:“互联网+”视域下的区域教研创新
基于“教育大脑”的智能治理
构建研究与实践共同体:以AIED研究联盟推进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和俄罗斯教育数字化转型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任重道远
在线学习(2022年5期)2022-06-14 00:06:04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