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辩过程中,王安石并非一味空谈,而是援引典故,通过类推方式来证明“变法”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实施“变法”可能会遭到的责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商朝中后期,盘庚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将都城搬迁至殷地。在整个计划实施之前,就遭到了贵族阶级的一致反对。因为一旦迁都,贵族们将会失去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再也无法享受富贵生活。为此,部分贵族甚至煽动平民闹事,以反对盘庚的决定。但盘庚力排众议,坚持将都城迁至殷地,既打压了贵族势力,又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威望。盘庚身为一国之君,在行事之际都要受到如此多的阻挠,而自己只是一介臣子,与当年的盘庚相比,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只多不少。王安石以盤庚迁都为例,来比喻说明自己改革变法的困难。
据记载,王安石从主持变法开始,便受到士大夫们的诸多指责和谩骂。对于士大夫们的发难,他心知肚明,却不为所动,显示出刚强的一面,无视天下“物议”,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展现出身为政治家的铁腕与果决。王安石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也深知变法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退却,而是以一己之力面对各方诘难。这样的气度和胸襟,是历代文人难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