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6-03 00:47周桥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电子信息新工科

周桥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承担起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重任。为了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首先对新工科的内涵与特点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最后结合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工科;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前言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着很多挑战。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产业在人才上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人才综合素质与技能上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传统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与实际需求脱节,且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在此情况下,只有结合新工科背景,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才能向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二、新工科的内涵与特点

新工科是進入新时代以后,以工程教育为主体、创新驱动为核心、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国际化为背景、确保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的教育改革。新工科主要特点如下:第一,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新工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第二,强调实践教学。新工科倡导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在实验、实训、实习等教育模式下,确保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第三,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新工科关注产学合作,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让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第四,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够主动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动态,实现自身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三、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新工科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对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样才能满足产业发展给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满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从产业发展动态出发,对课程与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设置,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保证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确保每个学生都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二)提高教育质量

新工科要求高职院校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有针对性改进对学生的授课内容,保证教育教学满足预期的要求。对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提升,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1]。同时,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课堂,确保学生有更多实践的经验。高职院校也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让校内的专业教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促进效果。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聚集效应非常强,高职院校加强对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能与创新精神较强的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更多实习实训的机会,实现自身就业与创业能力的逐步提升。

(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对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在电子信息技术上有了更大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国防、航天、通信等领域,高职院校通过向社会输送一大批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能够保障国家战略需求得到满足,提供人才上的保障[2]。高职院校与国防、航天、通信等领域加强合作,也为学生带来大量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五)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通过对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帮助我国实现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培养的学生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一定的核心技术,同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世界前列奠定基础,提升国际竞争力。高职院校与国际进行交流与合作也能引入国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

四、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分析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以理论为主,实践性与针对性不强。如此一来,课程内容显得过于抽象,未能与实际工作场景有效结合,让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也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限制。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不注重课程设置的改革,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电子信息知识,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要想提高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就必须打造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师资队伍。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给学生学习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教师若实践经验不足,则在电子信息教学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3]。此外,教师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导致在教学时对复杂电子信息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入。为解决以上问题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在培养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将实践教学作为重点。但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上投入不够,很多实验设备比较老旧,实验项目也非常单一,实习基地建设较为缓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实验设备落后,造成学生无法有效进行实践操作,实验项目较为单一,学生很难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尤其是实习基地的缺乏导致学生很难得到实习的机会。

(四)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高职院校在培养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与企业实现深度合作。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上存在不足,包括缺乏明确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不够深入等,使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接触真实的产业环境,给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影响。很多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较为简单,仅仅有形式上的合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有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内容非常浅显,学生只是简单地参观企业,未能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之中。

五、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确立新工科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新工科注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与跨学科融合,高职院校在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先将培养目标确定下来,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个性化发展出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与特长合理选择学习的内容与方向[4]。基于此,高职院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一,学校要与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通过实习实训,学生才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锻炼自身技能,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二,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體方法是开设创新课程、组织创新竞赛等,要求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在实践中达到提升科研能力的目的。第三,学校要加强跨学科融合。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学科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对多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形成跨学科思维的能力。第四,学校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每个人的兴趣与特长都不一样,高职院校要了解学生的差异,让学生享受到个性化教育服务。例如,对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来说,可以设置一些选修课,结合兴趣点进行课程的选择,或者是实行导师制度,由导师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二)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要想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高职院校既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确保学生掌握丰富的电子信息基本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增加创新性与实践性课程,促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同时也要进行跨学科融合,让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一,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与技术要求出发,合理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与更新,让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理论知识。教师应该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确保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5]。第二,在实践性与创新性课程方面,高职院校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创造条件。高职院校还要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三,在跨学科融合方面,高职院校要鼓励多学科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创造条件。例如,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确保学生有机会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对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需要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如与企业合作开展校内合作项目等,确保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也可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实践的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高职院校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与企业加强合作。高职院校要与当地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一起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项目需要将电子信息领域各方面涵盖在内,具体包括软件开发、硬件设计、网络管理等,学生参与这些项目以后,才能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之中,也有助于自身实践能力得到提升[6]。第二,建立校内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增加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完成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模拟,让学生有实践操作的机会。通过建立电子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等,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能够亲自进行操作,对各种技能的掌握将更加牢固。第三,组织各种实践活动。高职院校要定期开展活动,包括科技竞赛、创新大赛等,确保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在实践中实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标。

(四)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后,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高职院校在电子信息运行人才培养中,需要将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形成创新精神。第一,高职院校要重视创新实验教学,结合电子信息专业实际情况,开设创新实验课程,为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能引入先进实验设备与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平台。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精神。第二,高职院校要开展各种创新竞赛活动,在参与创新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身创新能力进行检验,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电子信息相关的创业竞赛,包括电子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让学生有展示才华的舞台与机会。学校要给予优秀创新成果一定的奖励,将学生的创新热情激发出来。第三,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参与电子信息相关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对电子信息领域前沿动态有更加全面的掌握与了解,实现自身科研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提升[7]。高职院校要设置科研基金,为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奠定基础,也要邀请企业专家与学者担任导师,让学生获得科研指导。高职院校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让学生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第四,高职院校要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通过举办创新论坛、创新沙龙等活动,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高职院校要加强创新理念的宣传与推广,确保学生对创新的重要性有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要对创新教育提供政策支持,让创新教育的开展获得有力保障。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要想提升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就需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引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学术成果水平较高的教师,并定期开展教师的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促使教师教育水平与科研能力实现提升。第一,做好招聘工作。高职院校要引入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最新知识与技能,教师利用研究成果推动学科的发展。高职院校要与企业进行合作,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让学生获得实践上的指导。第二,要加强教师培训与学术交流。高职院校要定期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促使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培养不断提升。要鼓励电子信息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在与同行的深入交流与探讨中,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8]。第三,高职院校要实行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电子信息专业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与科研之中。可以设立优秀教师奖、优秀科研成果奖等,表彰与奖励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让教师获得成就感。

(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产教融合作为新工科教育的重要特征,应加强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联系与互动,高职院校在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必须对产教融合进行深化。第一,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产业发展需求的满足。在科技飞速发展中,电子信息产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在人才需求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产教融合进行深化,高职院校能够充分掌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新动态与需求,有针对性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第二,产教融合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企业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也有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让学生获得实践的机会,并进入到前沿的学习环境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享资源以及共同开发课程等,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从中掌握最新的电子信息相关知识实践,促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提升。第三,产教融合为校企双赢创造条件。对企业来说,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高职院校来说,与企业进行合作可以掌握更多实践资源与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六、结语

总之,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高职院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能够与实际需求更加贴近地培养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满足新工科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河清,刘文晶,周莉,等.电子信息类“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模型构建及培养路径研究[J].高等職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1,30(05):28-33.

[2]刘孝赵,吉安民,王海圳,等.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9):134-135.

[3]丁雷.“产学联动、分级培养”的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工程教育改革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1(19):145-147.

[4]贺阳.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1(17):123-124.

[5]王远飞.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21,5(03):22-25.

[6]卫静婷,陈利伟.新工科背景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8):95-96.

[7]曲莉娜,赵红梅.“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以机械专业技能实训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4):58-61.

[8]邱小群,刘玉洁,林嘉.“双创+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改革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2):189-190.

基金项目:2022年重庆市级教改一般项目“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Z223153)

作者单位: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王颖振、周航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电子信息新工科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