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钟喆
近年来,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展现个性的重要传播平台。在此背景下,各类短视频平台对高校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同时应积极探索如何借助短视频平台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政教育。
1.短视频的流行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信息化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被海量信息持续性地稀释,思政教育的权威性被削弱。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受众复杂、信息多元,难免存在与主流思政教育相左的价值内容,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从而使思政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2.借助短视频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存在模式单一、内容机械复制的情况。
面对各类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仅依靠课堂开展思政教育已然无法满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更新教育观念与方法,顺应短视频平台传播特点,适时开展思政教育。在短视频平台视域下,传播者和受众的地位一致,传播不受时空限制,传播速度快,这就意味着思政工作者需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态,在学生刚浏览到短视频时,就要着手对其进行舆论引导。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这一点未能得到较好的实施。当前,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思政教育存在模式单一、内容机械复制等情况,未能将思政内容真正传输到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传播链中,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3.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短视频。
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大学生带来了海量信息资源,在此过程中必然存在多元文化碰撞的情况,这时刻影响着大学生三观的塑造。有的大学生甚至过度沉迷于短视频,丧失了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
1.主动设置教育节点,提升传播功效。
当大学生面对个别短视频中的错误思想时,由于其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甄别,有可能受到错误思想的腐蚀,进而出现思想偏离。因此,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主动设置传播节点,积极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例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高校可以在短视频平台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由大学生亲自讲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典型事例。在进行内容剪辑时,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紧紧把握思政工作特点、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主动回应当下舆论热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视频内容,保证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2.强化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
现今的短视频内容存在泛娱乐化的特点,质量良莠不齐。教育工作者产出的思政教育短视频容易被各种信息淹没。因此,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另一个侧重点要放在强化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这也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的核心所在。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通过课程教学使其能够更好地辨别不同的社会思潮,进而持续性地主动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大学生和错误思想作斗争的主动性,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3.精准投放,提升传播持久度。
思政工作者进行视频创作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借助短视频平台的大数据算法分析大学生的视频浏览习惯,使思政教育内容和学生喜欢的板块实现高度契合。同时,还要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此为出发点创作针对性更强的短视频内容,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精准投放。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还要有受众分析、视频创作、媒体运营等综合性技能。
4.灵活使用传统媒体,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我们应该积极探寻传统媒体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共融互通性,也就是把传统媒体当作基础,有效引入新媒体技术。传统媒体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短视频平台有众多的教育方式,所以寻求传统媒体与短视频平台间的高效互通,是催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質变的关键。我们应把短视频作为载体,把传统媒体内容作为源泉,借助短视频平台实现内容再造,力争做到短视频思政教育内容的持续供给,把传播功效进一步放大。大学生在短视频中潜移默化受到思政教育的感染,境界自然会得以提升。
5.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作为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应用时必须要强化自身的网络警惕性;要结合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短视频平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以此为出发点完成对大学生的引导和约束。思政工作者要全方位地掌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对思想出现偏差或传播不当内容的大学生要及时予以劝诫和纠正;对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大学生要及早发现,动员各方力量施以援手;对大学生个性化的思政学习需求要尽力满足。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功能,高校应特别重视对思政教师的培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一大批既具有扎实思政素养,又具备短视频运营、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6.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力度。
强化大学生的信息化适应能力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并在此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利用信息技术如微课、慕课、教育大数据等,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力度,教育他们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培养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正面宣传,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同时敢于向错误思潮亮剑,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在思政教育中,将显性教育(如课堂教学)与隐性教育(如校园文化熏陶)相结合,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利用数字信息优势进行主动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对思政教育效果进行精准评估,及时调节教育策略;国家和高校层面出台政策,支持思政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资助相关研究项目,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而思政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全过程。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主动作为,积极利用短视频平台,借助新型的传播媒介实施思政教育,这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全覆盖的必由之路。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作者单位: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石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