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关键,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尤为重要。从关注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课堂审美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与态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组织竞赛活动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关注学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探索高校美术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帮助学生在艺术领域取得更显著的进步与成就,为他们未来的艺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培养路径
一、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受力与洞察力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和洞察力。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学生对外界的独特感知,为其创作注入生命力和独特性。首先,审美教育通过多样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深刻体验,激发他们对外界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使得学生在面对周围事物时,充满热情和好奇,从而为创作提供持续的灵感。其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他们在审美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性,从而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周围环境的微妙之处[1]。这种敏感性不仅体现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还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直接可以促进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首先,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他们的欣赏水平能得到不断提升,对美的理解也随之深化。这为学生的想象力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能够在内心构建丰富多彩的美学世界。其次,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美的本质,追求卓越之美,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同时,审美教育通过赏析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对美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举例而言,在大自然的景色中,通过对色彩、形状的感知,学生能够形成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在创作时展现出更为独特和富有创意的一面。另外,在美术教育中,教师的引导也至关重要。通过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深入分析优秀的绘画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独特认知,引导他们建立独立的审美意识。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准确表达对美的感知,更能够展现出独具匠心的创作能力。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关注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关注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以及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下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具体措施:
第一,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高校美术教育应该营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介绍经典的艺术作品,还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艺术,包括传统艺术、现代艺术、民间艺术等。通过让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艺术展览等活动,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第二,鼓励个性化的审美表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审美观点和情感体验。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独特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审美情趣,让他们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审美偏好和看法[2]。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个人作品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第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生还应该有机会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例如绘画、雕塑、摄影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技巧,从而形成艺术感知和创作能力。
第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跨学科融合。高校美术教育不仅要注重技术的培养,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课堂讨论、研究论文等形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艺术作品的主题、风格、表现形式等,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此外,将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文学、历史、哲学等,可以帮助学生从多元的视角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升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第五,高校美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还要具备分析、评价和创作的能力。学生具有了批判性思维,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体会其中的内涵和价值;学生具有了创造性思维,就可以表達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为艺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总之,关注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鼓励个性化的审美表达、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引导深入思考和跨学科融合,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他们的艺术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审美氛围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创造良好的课堂审美氛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第一,营造艺术氛围至关重要。通过精心设计墙面装饰、摆放艺术品和恰到好处的照明设计,课堂环境被注入艺术的气息,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第二,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作品、图书、影像资料等,以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来自不同地区和时期的文化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审美观念。
第三,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个人见解等方式,课堂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第四,实践性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安排各种实践性活动,如绘画、雕塑等,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绘画技能。
第五,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参与艺术活动也是创造良好审美氛围的途径。真实的艺术现场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多样性[3]。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态度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为了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增设“名作欣赏”环节。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在“名作欣赏”环节中,教师精心挑选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将其展示给学生。通过展示作品,学生有机会全面了解作品的绘画技法、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信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经典美术作品《清明上河圖》的创作时间、作者身份以及创作动机,进而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文情感。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学生将逐渐形成从艺术角度去审视世界的思维模式,养成批判性思维和艺术敏感性。这样的“名作欣赏”环节不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通过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积极的审美态度。通过对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艺术技法的探究,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意识,从而提升其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因此,“名作欣赏”环节在高校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它通过深入的作品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态度,进而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实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实践性教学中应避免单调枯燥的技巧阐述和模仿式创作,而是引导学生融入实际创作中。通过实物体验,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单纯地传授技巧,而是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并通过想象力来创造美。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创作出更具个性和美感的作品。例如在基础绘画技法教学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写生活动,让他们根据个人爱好和观察角度进行创作。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入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之后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并阐述观察角度和创作原因[4]。这种分享和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促使他们在审美领域更好地理解和借鉴他人的观点,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创作。总体而言,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培养,并将其转化为创造能力,进而在美术领域得到成长。
(五)组织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学生已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教师的任务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首先,教师可以将美术课程的一部分作为美术作品赏析课。在这些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探索作品之美,并将赏析环节纳入考核范围。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评估,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审美训练,还将审美能力的培养纳入正式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其次,定期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美术比赛。这些比赛既可以设定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由美术教师和专业画家进行评审,评选出优胜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作积极性。在评审过程中,教师及专业画家要重点考量创作者的审美能力,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升个人的审美水平。通过这些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有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推动他们不断进步。作品审美课程和美术比赛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和比较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循序渐进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美术领域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六)关注学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关注学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至关重要。通过具体措施,学校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
第一,开设多样化的创意课程是关注学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些课程可以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设计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平台和实践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二,为学生提供艺术资源和工具支持是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应提供先进的艺术设施、材料、技术设备等,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第三,组织各种形式的创作活动和比赛是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参与比赛和展览,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表现能力。
第四,跨学科合作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学科的学生进行合作,如文学、音乐、舞蹈等,共同探索艺术的边界和可能性,可以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
第五,提供导师指导和评价反馈也是关注学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专业导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批评,帮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和表现能力。
总之,关注学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需要学校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包括开设多样化的创意课程、提供教学资源和工具支持、组织创作活动和比赛、推动跨学科合作以及提供导师指导和评价反馈等,这样才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艺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
三、结语
通过对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路径的综合探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提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更是要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在今后的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借助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并通过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培养,学生才能够在审美领域中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从而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关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构建优质高校美术教学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23(13):172-174.
[2]李丹.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探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4):77-79.
[3]黄珉.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思考[J].艺术大观,2021(28):115-116.
[4]王屹航.高校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分析:评《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思考》[J].热带作物学报,2021(9):2 793.
[5]杨桂琴.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浅谈[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11):47-49.
作者简介:
刘波,硕士,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美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