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峰
据调查了解得知:有些学生上小学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上初中后学习成绩每况愈下,退步较大;而有些学生上小学时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可上初中后成绩突飞猛进,进步很大。出现退步的原因是这些学生上小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进入初中,面对繁多的课程手足无措、顾此失彼,偏科或对学习失去信心现象严重。进步很大的原因是这部分学生有着较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起点,是孩子步入社会,真正认识世界的第一道门槛。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思辨,进而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少年期的孩子可塑性强,喜欢在模仿中学习,而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由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家长也经常会从学生的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老师是这样说的……”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做学生的榜样。例如:要求学生要守时、珍惜时间,老师就不能因为种种原因有迟到、早退的现象;要求学生读书、做作业时要认真,书写要规范,教师在讲课时就不能信手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要求学生不能乱丢纸屑,教师就应在粉笔断落在地时及时捡起;要求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各个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学生便能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地,作业写得工整、规范了;教室里的喧闹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琅琅的读书声;再也没有踏着铃声进校门的身影了;家长也不再为陪伴孩子做作业到深夜而埋怨、苦恼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仅凭教师的“管教”是不行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求知的内生力量。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就会发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质的转变。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就有了学习自觉性,他们就会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同时也会体察到一些不良习惯的消极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时引用一些实验、故事、谜语,主动与学生讨论,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长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并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巧妙地引入课堂。当学生联系课文“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便能深刻地体会到长城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艰难付出与底层劳动人民的无助,由衷地赞叹长城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该从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动作抓起,这是培养习惯的着力点。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关注,诸如课堂上学生的听讲表现,包括坐姿要端正、精神状态要饱满、回答问题要响亮;每天提醒孩子对新课要预习,让学生知道明天该学什么,并且对孩子预习的方法予以指导,预习的结果进行检查;培养学生及时整理和复习的习惯;教会学生专心做作业的好习惯,包括审题、动脑思考、正确的写姿、规范的书写、敢于提出疑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细节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学生一旦养成这些习惯,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呈现空前的繁荣:课堂更加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轻松了,教师不再为学生的“漠不關心”而急躁,学生也不会担心因考不好而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
习惯需要修炼,成人就是做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一个过程。有句话说得好:“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任何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持之以恒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而不能“见异思迁,朝三暮四”。面对每天的预习、复习、测试,单调而又枯燥无味,即使坚持一段时间,成绩也不见得会立竿见影。如果此时学生气馁、放弃,必然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就很难形成。教师就要在这时(学生最脆弱的时候)给予学生帮助,尤其是那些学有困难的孩子,要让他们不断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有持续的点滴成长。所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习惯,“不用扬鞭自奋蹄”了。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仅凭学校来完成的,是需要家庭教育参与配合的。只有充分调动起家庭的力量,统一好思想,找对合作方法,促进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创设环境,为孩子营造和谐氛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某些行为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尽力为孩子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和活动空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布置,确保孩子能有一个施展自我的空间,从而建立自信心。
明确方向,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孩子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都想去尝试、去体会,在行动中去思考、去观察,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新的天地。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有的父母却总喜欢去加以包办、横加干涉,殊不知这正是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一定要让他们自己想、自己做,大人从旁边观察,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即可,要鼓励孩子,凡事要试着自己处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将学习变成游戏,让孩子爱上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纪小、自制力差,在学习中容易受外界干扰,精神难以集中。学习兴趣对孩子的成功尤为重要。把学习变成游戏,能够消除孩子对学习的不良印象,让学习变得有趣。孩子喜欢游戏,因为这是孩子研究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每个小孩虽然性格不同,但轻松的、游戏方式的学习可以使孩子克服抗拒学习和怠于做作业的心态,而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就像对游戏一样兴趣十足了,家长也就不用担心孩子会产生厌学心理了。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修养;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孩子的生命里就多一个成功的机会。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奠基,在学生成长的旅途上助他们一臂之力。
(作者系盂县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石岳巍